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5页
    两人寒喧了几句,就开始挑人了。
    牙人拿了名册,虞幼窈对照了名册一个一个地瞧,碰到感兴趣的,牙人也识趣,把这人再从头到脚,重新介绍一遍,虞幼窈觉得合适了,就会询问王氏的意见。
    虞幼窈执笔蘸墨,将自己瞧中的人名圈定,拿给了许姑姑。
    许姑姑看了人之后,心中已有属意人选,又对照了虞幼窈圈定的人选,最后敲定挑了十个人,十个小丫鬟,都在九、十岁左右。
    接下来两天,虞幼窈忙着归置院里的事。
    等一切安都安顿好了,虞幼窈进府也有三天了。
    这天一大清早,谢府就敞开了大门,准备迎客。
    时至隅中,殷怀玺一袭黑蟒袍,踩着高靴进了谢府,因为殷怀玺的身份不好声张,谢府也只以“虞府来的周表少爷”的身份招待他。
    殷怀玺也从善如流,一一拜见了谢府的长辈。
    之后谢老太爷带殷怀玺去了书房:“武穆王请上座。”
    殷怀玺哪儿敢,连忙道:“老太爷折煞我了,我今儿是以晚辈的名义来拜见长辈,怎好受此礼数,还是您请上座。”
    谢老太爷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他有虞老夫人临终前交托的信物,谢府已然限入了被动。
    殷怀玺没有登门之后再表明身份,而是直接以武穆定北王的身份下拜帖,已经给了谢府一个下马威。
    谢老太爷没有推辞。
    他的心思,想必谢景流已经尽数传送给了谢老太爷,殷怀玺也不多说:“冒昧前来叨扰,是为了商谈我和窈窈的亲事,”他取出来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恭敬地呈给了谢老太爷:“有信物作为凭证,还请老太爷过目。”
    第754章 王族后裔
    谢老太爷接过盒子,取出来信物轻轻地摩挲,神情十分复杂:“谢府这一支是越国遗民,后来越国覆灭,我们这一支辗转到了泉州定居,并改了谢姓,从此隐姓埋名,此信物就是我们身为姒氏后人的凭证。”
    殷怀玺吃惊不小。
    越国国君姓姒,而姒是舜赐于禹的姓氏,越王勾践迁都琅邪以后,为了称霸中原跻身于大国之列,标榜“越为禹后”,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与当时的周天子和中原各侯和平共处,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统治。
    这是越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一次融合。
    后来楚灭越,越不尽灭,降于秦,越国正式灭亡。
    越国遗民,又与天下诸侯一起反灭了秦,归于汉治。
    后封了闽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不受汉人统治。
    直到汉武帝时期,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治,民众迁徙到了江淮一带居住。
    越国是从夏朝,就一直活跃在历史上的诸侯。
    如此看来,谢氏来头还真不小,难怪祖上会留下“世不为官”的遗训。
    越国王族后裔这一身份,这一底蕴,确实足够与武穆定北王一较高低,谢老太爷将这一隐秘告之于他,是试探,也是威慑。
    江淮一带位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广及中南大部分地区,闽越人甚多。
    身为闽越“王族”的谢府,即便祖上荣光不在,但姒这个姓氏,在中南地区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庞大。
    江淮一带自古就是产粮、商贸之重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他借了叶寒渊之手,巧取东南沿海一带,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谢府在粮食、商贸上,就能扼住他的咽喉。
    这是谢府傲骨和底蕴。
    殷怀玺谨慎道:“谢府来历不凡,失敬之处还请见谅。”
    谢太老爷摇摇头:“谢府既隐姓埋名,已是背祖忘宗,自不配再承先人之德,让武穆王见笑了。”
    淡淡一句话,实则饱含了深意。
    闽汉历经数朝数代,已经达成了人文融合,然越国王族后裔的身份,并不能为人称道,谢府改姓氏,是为图子孙后计,为后代子子孙孙求一个安稳。
    越国自夏朝至汉代,都是一方诸侯列强,所谓的先人之德,更是诛心灭顶。
    自称背祖忘宗,不配承先人之德,也是表明了立场,已无光复先人之德的野心。
    谢老太爷是个明白人,谢府已经上了武穆定北王的船,为了外孙女儿自曝家门,是在示弱,也是在图强。
    将弱点主动送于他手,是为了投诚。
    同时也将庞大的筹码摆到明面,有价值才有谈判的资格。
    殷怀玺颔首:“百善孝为先,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谢府传承先人遗脉,兼济天下,乃大善纯孝之举。”
    谢老太爷没再多说,就转了话:“按道理说,你和小窈儿的亲事,是虞老夫人临终时亲自订下,也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妥当不过了,谢府自然没有异议。”
    殷怀玺一听这话,眼皮子就重重一跳,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然!
    谢老太爷话锋一转,明知故问:“你和小窈儿的亲事,小窈儿的父亲可知道?”
    殷怀玺硬着头皮道:“并不知道。”
    “这就是了,”谢老太爷面色一松,就露了笑容:“虞老夫人临终前留下了,让小窈儿归谢府的遗命,给出的信物,也是谢府当年送给窈窈娘的传家之物,想来这亲事也没有订死,也有让谢府插手的意思。”
    只差没有明着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