厍狄氏接过密报,轻笑道:“臣请太后明日微服出城,听一听农户们的话。”
“哦?”武后忽然来了兴致,“为何你说不得?”
“事关司农卿武大人,臣不敢多言。”厍狄氏实话实说。
武后眉心微蹙,“武懿宗?”
“正是。”厍狄氏惜字如金,有时候上告朝臣,说得越少越好。
武后沉眸,“也好,哀家便出城瞧瞧。”
第二日早朝之后,武后便换上了常服,由裴氏与厍狄氏跟着微服出了宫。在紫微城待了太久,武后已经许久不曾踏出那道宫门。
马车之外,不时传来坊市间的吆喝声,这样的烟火气远离了武后很多年。
她也曾经年少过,也曾趁着上元佳节穿坊过市,拉着当年相好的姐妹,享受都城的繁华与热闹。
武后会心轻笑,掀起车帘,望向车外。
这些百姓都是她的子民,这座神都是她治下的帝国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神都将会成为万邦来朝的天下第一大都。
只要这样随便想想,武后就觉得心中那团火烧得更炽热了。
李唐王孙还差几个没有收拾干净的,祥瑞之事也还欠那么一两出戏,她还要耐心地等上一阵子,才能等到这个顺理成章。
马车缓缓驶出神都城门,极目之处,远山青翠,良田千亩,不少农户正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忙得不可开交。
民以食为天,这数年来,百姓们经历了数次灾荒,是以武后对农事也很是看重。工部的差事烦杂,她将工部交给太平,其实也有考验之意。
若是连工部都打理不好,如何治理天下?即便她这个阿娘尽力将她扶入东宫,只怕也难服天下臣民。
“太后,你瞧那边——”
裴氏眼尖,瞧见了老远处的太平,低声提醒。
武后沿着裴氏的提醒,望了过去,只见太平与婉儿身上都系着襻膊,并肩站在田埂之上,认真聆听着农妇们讲话。
半月不见,太平的面色确实好多了,甚至还被晒黑了不少。
武后好奇这个女儿到底这几日做了些什么,当即放下了车帘,肃声道:“过去瞧瞧。”
第139章 纵马
“殿下请看, 今年雨水不错,这稻穗比去年沉了不少。”农妇们牵过一株麦穗,高兴地给公主讲着农事,“今年定会是个大收之年。”
现下已近八月, 很快便要入秋了。千顷稻田极目望去, 或青或黄,太平已经可以想象这些稻谷收成时候将是怎样的金黄。
“雨水看天时, 神都近地利。”太平喃喃自语, 似是在思忖什么。
马车缓缓驶过这片农田,武后命车夫不必停留, 沿路直行,一直走出约莫百余步,方才命人停了下来。
武后打发车夫去寻个农妇过来,在惊动太平之前, 她必须先问问, 太平这几日在这里都做了些什么。
车夫很快便领了农妇过来。
农妇好奇地不住张望马车, 只见马车掀起半张帘子,里面坐着的贵人便已开了口,“说说, 公主这些日子都做了些什么?”
农妇犹豫, “这……”
“尽管放心说。”裴氏从里面递出一串铜板, 交给车夫递给农妇, “我家夫人重重有赏。”
农妇目光大亮,急忙接过这串铜板,这可是她一个月都存不下来的财帛。
“殿下每日都来田间问询农事。”
“哦?”
农妇不敢有隐瞒,她想这些事就算说了,应当也不会对殿下造成什么影响, “嗯!从种苗到除虫,从栽培到嫁接,殿下什么都问,还亲手植了一颗桃树,就在那边。”说着,她指向了洛水河边。
洛水贯穿整座神都,城外分出好些条支流,灌溉着沿岸的农田。
“桃树?”武后好奇极了,那么多果树可栽,为何偏偏是桃树。
农妇如实答道:“沿河那片都是武大人的私田,殿下前几日带人把那片私田收了,全部都改种了桃树。”
“司农卿武大人家的私田?”武后眸光沉下,太平怎会平白无故地把武懿宗的私田给收了?
农妇点头,“洛水是黄河支流,若是黄河泛滥成灾,洛水水位必定暴涨。那片地方土质松软,虽说最适合种稻谷,可若是遇上洛水暴涨,必定会被洛水吞没。”农妇说到危险处,语气都变得严肃了许多,“河水湍急,若将泥沙一并冲入神都,轻则河道淤积,重则酿成内涝。”
“如此,公主为何不让武大人改种果树,稳固水土?”武后再问。
农妇左右瞧了瞧,往马车边凑了凑。
左右常服卫士骤然抽剑,将农妇拦下。
农妇不敢再僭越,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本就是这样做的,可武大人就是不准,还把太后都搬出来了,公主一怒之下,便带人踏平了私田中的稻草。”
“胡闹。”武后叹息。
农妇以为武后说的是殿下,连忙解释,“殿下原想补偿武大人损失,让他按田契所定的私田范围估个价,哪知……”
“嘘!三娘你小心被武大人报复!”另一个农妇扛着锄头经过马车,听见这农妇说到那日之事,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角。
农妇自忖是说多了,连忙对着马车一拜,“夫人,民妇只能说这些了,我还有活要干,就先退下了。”说完,她便跟着另外的农妇快步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