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太平的第一胎,吩咐太医,给朕照料好了。”武皇无疑是高兴的,当即下了命令。从小到大, 太平从未让她失望过, 即便一时不能让这个孩儿当皇太孙,可事情也并非没有转圜余地。
只要她能多活几年, 再办些青史永记的大事, 将那些李唐旧臣一个一个地替代了。等皇孙长大,羽翼渐丰, 她再提立储一事,那时候阻力应当没现下这般大了。
“还有驸马!让他每日回去陪着!”武皇是过来人,她知道陪伴对于一个有孕之人有多重要,“还有……还有……”武皇忽然想到了婉儿, 她看向了一旁静默不语的婉儿, “你逢休沐, 便去公主府看看太平。”
太平向来与婉儿交情深厚,多个人陪伴,想来她心里也会高兴许多。
“诺。”婉儿领命。
正当这时, 殿外响起了内侍声音, “陛下, 殿下来了。”
“这个时候不好好养着, 跑来这里作甚!”武皇微恼,不等她下令,婉儿已先一步赶至殿门前。
婉儿伸出手去,恭声道:“殿下小心些!”
太平牵住她的手,顺势给她递来一个踏实的笑容, “别怕,本宫稳着呢。”
婉儿紧了紧太平的手,这个时候来觐见武皇,武皇定会顺势命太医诊脉,虽说婉儿知道公主一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说半点不担心那都是假话。
“真没事。”太平笑吟吟望向武皇时,低声再安抚了婉儿一句。
婉儿心跳忐忑,只得搀扶着太平小心走近武皇。她打了一百二十分的注意力,若是太平一时应付不得,她便帮着太平一起搪塞武皇。
太平隔着衣裳都能感受到婉儿的紧张,她微笑着覆上她的手背,轻轻地拍了三下,打趣道:“不就是有喜了么,怎的婉儿比驸马都紧张。”
武皇大笑道:“应当紧张,谁要是伺候不好你,朕便摘了他的脑袋!”说着,她免去了太平的行礼,命裴氏抬来椅子,让太平坐下。
“这是今年春官春试的安排,还请母皇御览。”太平拿出奏疏,递向了一旁的裴氏。
裴氏接过奏疏,呈给了武皇。
武皇蹙眉,“朕不是允了你在府中休息么?怎的还在忙这些公务?”
“臣尚是春官尚书,便不可尸位素餐,给他们任何中伤女子的理由。”太平说得认真,“否则,今后那群朝臣便会以女子生产耽误公务为由,力阻女子参政的改革。这是臣一直的心愿,母皇是知道的。”
武皇自然知道,只是这一步还远着,以天下大势来看,急不得。不过太平能够看那么远,武皇是十分欣慰的。
她匆匆扫了一眼太平的奏疏,有关春试的安排一桩一件都写得清清楚楚。武皇心头暗喜,太平如今在政务上是越发地得心应手了。
“此事。”武皇看向婉儿,“便交由婉儿来办,如此,太平应当放心了。”
太平笑道:“婉儿来接手今年春试,再合适不过。”说着,她微微昂头,“别以为本宫静养府中,就不会过问今年进士的名单。”
“诺。”婉儿知道这是太平借机给她差事,好让她有理由经常往公主府跑。
武皇深望一眼裴氏,裴氏知趣地退出了大殿。
“公事办完了,也该谈谈私事了。”武皇的目光灼烈地盯上了太平的小腹。
太平不好意思地捂住小腹,撒娇道:“母皇你盯着臣的肚子做什么!”
“是真的长大了,也要当母亲了。”武皇感慨地说着,脑海中浮现起太平出生那一日的情景。
太平无疑是大唐的福气公主,她降生那日,诸事顺遂,所以高宗李治才唤她作太平。
“会……很疼么?”太平明知故问。
武皇忍笑,“会,却也是幸福的。”后半句仅限于太平,女儿的出生对她而言是莫大的幸福,所以她才会对太平一宠再宠。
“别怕。”武皇温声安抚,“阿娘会陪着太平,平平安安地将皇孙诞下。”
太平听见这话,心中却是不安的。今日来此,一来是让武皇心安,主动把太医这一关过了,二来是想探探母亲的口风,瞧瞧她后面会做些什么安排。
果然,太平若是传出阵痛欲生的消息,武皇定会赶来陪伴,这李代桃僵之事便难办了。
没过一会儿,裴氏便领着太医进来。
婉儿压抑心底涌动的紧张,紧紧盯着太医对着武皇行礼后,走近太平,跪在了太平身前。
“下官给殿下请平安脉。”
“有劳太医了。”
太平坦荡地伸出手去,让太医探上腕脉。
砰砰!砰砰!
婉儿的心跳得一声比一声响,她瞧见太医眉心皱了皱,急忙问道:“殿下如何?”
“殿下先前有寒症,虽说调理得当,已经好了许多,可这……”太医琢磨了片刻,如实答道,“脉象偏弱,殿下不宜劳累,应当多在府中静养,可保胎儿无恙,殿下安康。”
婉儿听见太医坐实了太平的孕事,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可很快地,她又悬起心来——要瞒过太医请脉,殿下一定服用了什么药物,若有机会,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武皇不悦,“听见了么?以后不必入宫觐见朕,好好在府中养胎,莫要动了胎气。”
太平娇声道:“若是臣想母皇了呢?”
武皇被她这句窝心话暖了心房,“你可以让驸马来告诉朕,朕会去瞧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