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去前头修补堤坝?
韩昭昭站在一处稍微高点的地方,问道。
水溢出来,已经在往下流,在这里还不显,等到了平原上、洼地里,才能显出它们巨大的破坏力来。
话音落后,没有人应答,哪怕给出了高额的赏金,也是没有人应答。
水势越来越大,去前头修补堤坝的那一批人,必然是先被波及的一批,谁都不愿意做这种舍生取义的事情。
没有人修?一个人也没有?一会儿雨大了,水也大了,破了大片堤坝,那就任由洪水涌下去,流到平原,冲击良田去吗?这平原上住着的,是你们的家人,洪水无情,水流下去、冲下去,你们都难以免于难。
人群中已经有了动摇的声音,但是仍然没有人站出来,还在犹豫。
韩昭昭已经缓缓走下高台,河水涌出来,沾湿了她的裙角,没过了她的脚踝,沾染了一片泥泞,水还在不断往外涌着,正巧聚在了一处洼地,越来越深。
她的身形瘦削,衣袖宽大,被烈风吹得疯狂舞动,费力地扛起来一袋沙土,往河边挪去。
这一袋的沙土太重,她扛起来后,身子摇摇晃晃,扛着走了这么几步,眼冒金星,几乎是把力气全都使到了胳膊处,跌跌撞撞地扛着沙石往前走,地上有水,有泥泞,这走了几步,更显艰难。
她扛着沙土,走过人群当中,人群一阵寂静。
片刻后,喧嚣起来。
你们瞧瞧,这位夫人是陈大人的妻子,这么瘦弱的身子板,也背着土去堵大坝。
是啊,要说这河发了水,往下淹,淹的也是我们的土地,也是我们的家人,咱们不去,反倒让一位夫人承担起这重担来,像个什么样子!
是啊,我去!
我也去!
几个年轻的汉子看不下去,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目有愧意,更有痛哭流涕的,有一个人赶上前一步,一手接过了韩昭昭手中的沙土,扛起来。
他踩着深水,一步一步向堤坝处走去,比起韩昭昭来,稳重了许多,胳膊使劲,抛出了一大袋沙土,这算是为堤坝填了一袋土。
不一会儿,便陆陆续续站出来好几十个人,都说自己愿意去,纷纷学着他们的样子,往堤坝处丢土,甚至有人已经冒着涌来的水,大着胆子,去修补堤坝中央松动的部分。
扛了一袋沙子过去,韩昭昭的手酸痛得要命,甚至有眩晕之感,不过,看着大批百姓自发去修筑堤坝,心里不由涌上一丝欣慰之情。
只是,官员那边仍是不好办,若说河水决堤,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的牵挂大多是家里的田地、家人、今年的收成。
而官员则不同,中山郡的官员都知道此处河水经常泛滥,因此,把官邸以及自己的府邸都修建在了高处,水冲下去,于他们的害处并不是那么大,手中握着权与财产,生活于他们来讲,有太多可以享受的地方,他们哪如百姓那样容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韩昭昭疲倦的眼神扫过了这一溜的官员,果然无一人出列。
也是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是其中只有百姓,没有懂水利的当地官员指挥,定然是不行的,只有她一个人也是不够。
她在琢磨着用什么办法来劝导这些官员,正在这时,一个老人站出来。
陈夫人,我去吧,在工部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我还是有经验的。
老人年岁不小了,看样子身子骨也不太硬朗,韩昭昭有些忧心。
无事,一把老骨头了,怕什么,吃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办事,也是应该的。
老人摆了摆手,便要往下头走,他这个年纪,有的官员已经带着大半辈子在任上积攒的财富,回家安享晚年去了,而他,却步履蹒跚地走向水边。
对于这位官员,韩昭昭还是有几分印象的,他是工部的官员,自从入仕之后,便一直在工部,一步步从小吏攀升到了侍郎的位置。
您这么大年纪了
不妨事的,做到了这个位置,就该尽到责任,当年,我刚踏入仕途的时候,陈司空就嘱托过我,心怀社稷便要心怀百姓,在京城里呆了大半辈子,自诩一生平凡,无功无过,还是不太有颜面去见故人。
他口中的陈司空便是陈子惠的祖父陈乐康,猛地听到这么一个名字,韩昭昭实在是一愣。
而他口中的平凡、无功无过,便是在工部兢兢业业,按照前人所给的方法指导各处工程的建造。
赵大人,您这么大年纪了,下去会受不住的,还是我下去吧。这堤坝怎么堵,您比我们知道的多,您在上面指导我们怎么做,我们在下面做就好。
说话的是一个圆脸的年轻人,衣襟被雨水打湿,紧紧地贴在一处,官帽戴在头上,压得低低的,湿了一大片。
可是韩昭昭仍然是认出来他,他就是不久前还同她反驳要分流河道的那个人,他是楚王一党的人,同她吵得很激烈,不可开交。
他在专注地望着赵大人,很快,便得来了一句许可,以及后生可畏。
这个时候,是楚王一党还是支持皇帝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个破毁的大坝。
他扛起一袋沙石便往下头走,路过韩昭昭站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