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冷笑,指着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大师兄:这是我大师兄,本次殿试状元。
余子谦只道:侥幸,侥幸。
找茬的人:他似乎真的踢到铁板了。
学生指尖一转:这是我二师兄,二甲传胪。
季让拱了拱手:不才,不才。
找茬的人:
这到底是什么鬼书院?
方才反击的学生再次质问:我等都是夫子教出来的,他既然能教出这么多进士,还需被旁人质疑那等没所谓的事儿?自个儿考不上罢了,别以己度人,没得看轻了别人。
话不好听,可却没人敢反驳了。
这一场争锋,致远书院立马扬名京城,眼下谁都知道,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竟然还有一个这样厉害的书院!就连他们京城里头的大书院也比不得呢。
萧瑾身处宫中都听到了动静。
彼时他正交代韩仲文好好完善科举各项流程,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只是那些明清的科举流程往上套就是了,考的内容不一样,但制度可以是一样的。
萧瑾只是动动最皮子,最后受累的都是韩仲文。
等听说了致远书院这件事后,萧瑾只是觉得谷城县这地儿好像有点耳熟,自己也仿佛去过,但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儿了。
不过这里头有这么一个书院,接下来的几年里都会极热闹的。
一热闹,人就多了。
萧瑾忽然问道:谷城县文风如何?
韩仲文刚好也打听了这些,道:听说文风鼎盛。
萧瑾走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可以在谷城县这边办一个茶会,借此推广夏国的茶文化,顺便拉动一下经济,还能让南北两地的百姓都热闹一场!
稳赚不赔的买卖!
第153章 天真 ◇
◎又是一群天真的进士们◎
传胪大典时, 萧瑾终于见到了所有的进士。
其实为了从简,之前的皇榜已经发了,如今再唱一遍名次, 只是为了让进士们上前谢恩, 亲眼瞧瞧夏国皇帝与朝中百官。
官员只是其次,众人最想看的还是圣上。
一看之下,都有些惊奇。萧瑾的相貌跟他们想象中的出入大大, 原以为是不苟言笑,让人望而生畏的模样, 不曾想见了面之后,反而是个平易近人且瞧着比他们年岁还要小的青年。长相却是出奇的好,气质温和, 见了进士行礼后会笑着让他们起身,碰到感兴趣的还会问两句家常话, 态度随和得过分。
夏国的进士们惊讶归惊讶,却也没多想,原先出身齐国的一部分人,有如刘夫子之类的, 却是许久不曾回过神了。齐国毕竟被夏国所灭, 他们本以为夏国都是盛气凌人之辈, 如今来了之后才发现,这朝堂可算得上是一派祥和, 无论是君还是臣, 俱是一副正气凛然的做派, 让人很有好感。
刘夫子在默默感慨, 齐国真是输的不冤。
想起当初齐国朝廷那些乌烟瘴气的事, 连刘夫子都觉得幸好齐国没了, 若是再继续下去,苦的只能是普通百姓。如今国破了,家却未亡,只是上头换了一个主子。西边归了燕国,他们东边儿的便都成了夏国人。
想到一年之前,燕京一带还有不少人因为茶叶卖得太贵,对夏国人指指点点,意见大着呢,如今自己也变成了夏国人,世上之事就是这么巧。
萧瑾远远地见过诸位进士之后,想到外头的传言,又特意叫致远书院的进士们到自己跟前来。
余子谦季让等十一人这才有幸走到御座前,近距离地与萧瑾见了一番。
近看时,更显得圣上可亲至极。
萧瑾仔细瞧了一眼这次的状元跟传胪,刚才一眼看着没什么特殊,如今细看,发现两人都是眉眼清明的端正之人,看来这个致远书院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他道:朕虽未曾出宫,却也听说了你们书院的事。想不到小小的谷城县,竟然能出吴山长这样的有学之士,能出你们这样的栋梁之才。此番科举,致远学院才是当中第一人,若是夏国的书院都如致远书院一般,那朕又何必为选贤而发愁?
余子谦不卑不亢地回了句:圣上广开科举,新建学校,教化百姓,让贫民百姓人人读得起书,识得了字。此乃前所未有之智举,民间莫不感念圣上恩德,便是贫苦人家亦一心向学,只愿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假以时日,天下处处都是致远学院。
冯慨之眼睛一亮,看着后生的目光都透露着赞许。
这个新科状元郎瞧着普普通通的,没想到口才倒挺好,拍的马屁跟他也不相上下。
后生可畏啊。
萧瑾听了果然高兴,毕竟谁喜欢听好听的话呢,他是个俗人,自然不能免俗:你们山长还真是给朕送来了好大一份惊喜。
一句感慨还表达不了萧瑾对致远书院的满意,他甚至开了私库,赏了不少宝贝给吴良学。
其实萧瑾还想直接赏东西给他们的,但是考虑到这一届的进士有不少,往后几月他们还要在一起共事,当众赏赐未免太扎眼,惹人嫉妒就不好了。赏吴良学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反正对方也不是进士,更不用做官。
余子谦跟季让等立即上前谢恩,心中感慨他们山长总算是熬出头了。致远书院自今日起也能名扬四海,再不会被人轻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