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她也叫殷音,嫁了一个丈夫叫蒋建国,生了两个孩子,大女儿蒋招娣十三岁,即将小学毕业,小儿子蒋天阳,小名小宝,5岁,在镇子的双语幼儿园读书。
原主,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妈妈。
原主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16年前,与村里的比她大了一岁的蒋建国自由恋爱结了婚。
蒋建国父亲早早去世,是母亲把他和弟弟拉扯长大。
蒋建国为人老实憨厚,小学后辍学打工,什么事情只知道闷头苦干,吃了亏也不说。
弟弟蒋建军比他小4岁,从小游手好闲,却最得蒋家老太太的疼爱,读书成绩很差,经常逃学,与社会的混混在一起。
高三还没毕业,就让一个女混混怀孕,那时,蒋建国和原主还没结婚。
女混混家里人难缠,老太太又顾忌着这是她第一个孙子,当即让小儿子娶了女混混,也就是如今原主的妯娌刘苗苗。
蒋建军高三毕业后没再读书,性格散漫,游手好闲又没有什么手艺的他,待在家里啃老,靠母亲和哥哥养着。
刘苗苗生了儿子后,一家三口靠老太太和蒋建国养着。
不明情况,坠入情网的原主是在与蒋建国结婚后,才知道这件事。
可婚已经结了,再加上她喜欢蒋建国,蒋建国也确实喜欢她。
只是,随着第二年,第三年,刘苗苗陆续又生了一个儿子,而原主却一个孩子都没有时,老太太对原主的怨怼一下子就爆发了。
蒋老太太本就比较喜欢和自己长得像的小儿子,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又生了两个大胖孙子,她的心更是偏了。
一直被嘲笑是不会下蛋的母鸡的原主夜里总是独自哭泣,求神拜佛,吃了各种生子药方,终于在婚后第3年怀上了。
可这个她满心期待的儿子却是一个蒋老太太口中的丫头赔钱货。
原主再次伤心落泪,对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女儿也没什么爱。
她和蒋建国给女儿取名招娣,为的就是希望下一胎能是弟弟。
第2章 :重男轻女的妈妈(2)
越是盼望什么,越是什么都没有。
接下来几年,原主和蒋建国无论怎么努力,愣是一个孩子都怀不上。
原主不知道遭受了蒋老太太多少次白眼和冷嘲热讽,又生了一个儿子的刘苗苗明着安慰她,实际上嘲笑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乡下人,讲究要有儿子要继承家业。
结婚多年没有儿子的原主不知道遭受了多少异样的眼光,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矛盾的再一次爆发,是蒋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女孩住在家里。
刚开始,原主还疑惑,直到那女孩有意无意往蒋建国那里凑,献殷勤。
蒋老太太的目的也暴露出来。
他希望原主能和蒋建国离婚,让蒋建国娶了那个女孩,重新生一个儿子。
蒋建国并没有娶那个女孩的心思,即便他也想要一个儿子接香火,可他是喜欢原主的。
事情曝光了,原主再也忍不住,让蒋建国分家,不分家就离婚。
最后,分家了。
不愿意在村里待着的原主与蒋建国和女儿蒋招娣一起来到了隔壁S市白鹿镇的浮山村租了房子,定居下来。
大概是闹心的人终于不在身边,也大概是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在蒋招娣7岁的时候,原主时隔多年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欣喜若狂的两人给儿子取名蒋天阳,小名小宝。
由此,蒋招娣和蒋天阳截然不同的生活待遇开始了。
原主听说奶粉对孩子好,愣是在本就拮据的生活里,花了大价钱买了进口的奶粉给蒋小宝喝,一直喝到了三岁。
蒋小宝从小穿的都是从实体店里买的崭新成套的衣服。
蒋招娣的衣服一年到头穿的都是那两三套,她甚至曾经三年都没有买一件新衣服,大部分衣服都是隔壁邻居的女儿穿剩的。
蒋招娣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很羡慕,她对妈妈说,她也想要衣服。
原主就会骂她,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家里已经那么困难了,要养你,还要养你弟,租的房子,吃的东西哪样不要钱,你怎么那么自私,不为家里想想。
久而久之,蒋招娣明白,妈妈不会给她买新衣服了,她也再没有开口过。
从蒋小宝出生后,原主变得更加忙碌了,她的本职工作是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蒋建国常年在外地的餐饮店工作不在家,原主要在学校上课,照顾蒋小宝的事就落在当时也才七八岁的蒋招娣上。
她需要给弟弟喂奶粉,换尿布。
还要拿着背带,把弟弟绑在后背上,一边哄着他,一边做家务。
有时候妈妈实在太忙了,要照顾弟弟的蒋招娣根本没时间去上课,妈妈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聪明,少上几节课也没什么,照样成绩也会好。
可以说,从蒋小宝出生到现在6岁,照顾她最多的就是姐姐蒋招娣。
也就是在蒋招娣小学六年级那年,原主不愿意让她再读书,苦口婆心地卖惨,心软的蒋招娣辍学到内衣厂打工。
她得来了的钱全部交给了妈妈,甚至在得知妈妈快没用给弟弟上更好的小学时,晚上都熬夜到十一点,第二天五六点就起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