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1页
    “盖吴。”孩子简直惜字如金。
    邀雨觉得自己大约是八字与小孩儿不和,怎么她遇到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倨傲
    云道生笑着对盖吴道,“盖这个姓可不多见。你是胡人”
    盖吴不说话了。
    云道生又问,“你有家人在西秦”
    盖吴依旧不说话。
    云道生却不介意,“你同我们遇上,也是有缘。之后结伴同行,你若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
    邀雨可不信什么缘分,一整个商队的人都不相信云道生的话,偏偏这个小孩儿莫名其妙地跟了过来,其中要是没别的原因才怪。
    邀雨给墨曜打了个眼色,墨曜立刻心领神会。
    待邀雨等人走进村子,发现这里的人的确是靠打猎和采药为生的。他们一来,就被请到了里正家中。
    云道生说他们是从南边来北地传道的。一路走得实在累了,所以想在村中休息一日。明天再翻山去枹罕城。
    里正一听,便安排他们住在自己家中,还让自家儿媳给他们做些吃食。
    云道生谢过里正后,又拿出一小竹筒盐巴交给里正,当做借住的酬谢。
    盐巴在这种山村里是很金贵的东西,里正原本不想收,可云道生道,“还请老丈再煮些驱寒的姜汤,一会儿会有用处。”
    里正不解,不过既然云道生要,而且又给了盐巴,里正便开口又让儿媳煮了一锅姜汤。
    邀雨悄声问云道生,“他们很需要盐巴”
    云道生点头,同样小声地回道,“西秦、北凉等国都地处内陆,又没有盐井。所以盐巴的价格很昂贵。”
    他陪着寇谦之在中原传道多年,对各地的情况都有些了解。
    邀雨惋惜道,“早知道我就多背些盐了,带什么金叶子啊。诶我记得郡县志上写过,仇池好像是有盐井的。难不成那些盐都能卖钱”
    邀雨说到底,真没跟柴米油盐打过几日交道。盐价高低,她也并不清楚。
    无论是在建康还是后来在仇池,盐都不算稀罕物,所以她一直没意识到,仇池的盐井其实就像是个金矿。
    云道生道,“原来仇池有自己的盐井我此前还以为是因为通商便利的缘故,才使得仇池的盐价不高。怎么从未听说有商队去仇池购盐呢”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这也不奇怪。仇池一直偏安一隅,若是让他国知道,仇池境内还有盐井,怕只会引来更多的争夺。”
    邀雨觉得云道生说得没错。不过仇池盐井不敢外露那是在以前。如今仇池既然是檀邀雨当家做主了,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么赚钱的买卖。
    要知道,招兵买马耗费甚巨,邀雨是真的穷啊
    “墨曜,等我们到了枹罕城,你就立刻传信回去仇池,将盐井的事儿告知朱圆圆,让她去操办。”邀雨真是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有了盐井,又有朱圆圆帮忙,自己就要点盐成金了
    他们正聊着,就见外面的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就乌云压顶,紧接着瓢泼般的大雨倾斜而下
    雨势来得又急又猛,像是雨帘罩住整个世界,透过窗子,五步之外皆不可见。
    里长感叹道,“怎么突然下这么大的雨唉你们运气不错,提前进村休息,若是上了山,可就没地方避啦。”
    一行人都没吭声。他们就是提前来躲雨的啊
    云道生能算到暴雨,邀雨他们一点儿都不惊讶。只是盖吴看向云道生的眼神明显变了
    没一会儿,里长家的媳妇就为他们端上了饭食。几个人才刚用完饭,范把头就带着商队冲进村来。
    这群人被滑坡惊到了,下山时脚程加快,原本一个时辰的路程,他们不过用了大半个时辰就跑了回来。
    村民们起初还吓了一跳,以为是来了山匪呢后来问清是路过的商队,便赶紧将人分散到各家先避雨。范把头则被领到里长家中。
    范把头进门一见到云道生,便立刻下跪磕头,“多谢道长救我等一命此前多有冒犯之处,还望道长不要见怪。”
    第二百四十九章 、枹罕城
    范把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打开之后,露出里面一颗拇指节大小的珍珠。
    他将珍珠连带盒子奉给云道生,“小小谢礼,不成敬意,请道长收下。”
    云道生摆手,“救人危难,是天师道的教义。这本就是贫道应该做的,我不能因此收受你的馈赠。”
    邀雨此时已经不想再问云道生,为啥又不收礼了。反正云道生肯定又会找出新的理由。
    范把头感慨道,“枉我给佛祖烧了这么多年的香,到头来却是道长救我一命。”
    云道生笑着道,“佛道两教,皆为劝人向善。虽信奉不同,却是殊途同归。范把头无需太过介怀,须知善因结善果,您收留我们与商队同行,便注定我会助你化险为夷。”
    范把头郑重地又对云道生叩了三次头,“我范孔今日愿皈依道宗,供养老君,四时香火,绝不中断。”
    云道生含笑抚上范孔的头顶,口唱法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请老君保佑我教弟子,四时无灾,八节有庆。”
    范孔闻言再次叩首,算是正式成了天师道的信徒。
    村民们此时已经从商队之人的叙述中,得知云道生是如何神机妙算,救了他们一命的。
    待云道生让里正将煮好的姜汤分给商队诸人时,大家对云道生的神通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