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真千金重生日常 第113节
    云遥把苏云婉刚刚说她的话原话奉还。
    苏云婉脸上的神色精彩得很。
    跟湘王府来往的人基本上都是闲散宗室,亦或者不站位的中立派,像凌氏那种极少。她们压根儿不会帮苏云婉,只会坐在一旁看戏。
    苏云婉孤立无援,灰溜溜走了。
    云遥觉得甚是可惜,她还没来得及向苏云婉炫耀自己的郡主之位呢。这种事情只有在最在乎的人面前才有效果啊。
    武安侯府中,谢彦逍跟幕僚议完事,看着秋武递过来的两张画像,整个人都陷入了低沉的情绪中。至于调查来的信息,他不用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苏云婉小时候的模样他是见过的,没想到跟梅寡妇年轻时这般像。后来她渐渐长开了,才和苏驸马相像。不过,细看的话,眉眼之间仍然有梅寡妇的影子。
    等到秋武说完整件事情,谢彦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不想利用此事给琳琅长公主添堵了,他在想,这件事情,他该如何跟云遥讲……
    明日可就是除夕夜了,团圆夜。
    若她知晓当年换她之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不知心中会作何想。
    第76章 云涌
    一直到晚上睡觉前, 谢彦逍都没有开口跟云遥说起这件事情,只是他偶尔会用复杂的眼神看向云遥。
    云遥渐渐也察觉了这一点。
    今日她累得不轻,没工夫也没心情搭理他。
    过年之际, 因内宅需要人手较多,梅心终于如愿从外院到了内院之中, 也借机摆脱了王管事。因为懂苏云婉的心思, 所以仅一个年节她便在苏云婉身侧当上了管事。
    苏云婉跟梅心私下没少接触,所以如今才能快速上位, 可旁人并不知晓这一点。梅心当了管事自然会挤了别人的位置。
    比如, 原本是苏云婉身侧二管事的蔡嬷嬷就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梅心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寡妇,日日在外院做些杂活, 即便是在王管事的庇护下不用做太多活, 日子也没多好过。如今来到了女儿身边, 她吃得好穿得好,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她竟然大变样了, 整个人有了精气神不说, 样貌也比从前好看了些。
    正月十六那天, 苏云婉要回长公主府。她本不想带着梅心的, 因为她相貌气度并不太好, 带出去有些丢脸。只是梅心一直求她,而且养了一个月,梅心样子也变了,她便决定带着她回长公主府。
    这下苏云婉身边的蔡嬷嬷可气炸了, 琢磨着等梅心从长公主府回来定要她好看!
    苏云婉回公主府时, 琳琅长公主身侧的玉嬷嬷亲自站在二门处迎接。
    远远瞧着苏云婉走过来, 玉嬷嬷脸上挤满了笑容。只是, 在看到苏云婉身侧的管事嬷嬷时,顿时面露诧异。
    这婆子好生眼生,并非长公主给婉姑娘的陪嫁,但又觉得似是在哪里见过似的。而且,跟婉姑娘站在一处竟有说不出来的相像。
    到了近处,玉嬷嬷仔细打量了二人几眼,又觉得不像了。心想,可能是自己眼花,看错了。这婆子的长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婉姑娘会让旁人当了她的心腹。
    “见过瑾王妃。”玉嬷嬷行礼。
    苏云婉抬了抬手,道:“嬷嬷客气了,快快请起。”
    玉嬷嬷心里又不舒服了一下。往日她若是给婉姑娘行礼,婉姑娘必定不会让她行全礼,如今竟然让她行了全礼不说,也没伸手扶她。
    就连瑾王都对她恭恭敬敬的,没想到婉姑娘如今成了瑾王妃却与往日不同了。
    玉嬷嬷面上不露分毫,满面笑容,说道:“王妃客气了。”
    说着,站直了身子。
    她刚刚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番婉姑娘身后的婆子和丫鬟,在她行礼时,那些丫鬟婆子全都朝着她行礼,没敢受她的礼,只除了婉姑娘身边这个眼生的婆子。
    这婆子架子好大!
    她在长公主身边伺候了一辈子,主子们都很少受她全礼,她竟然敢受她全礼。
    去见长公主的路上,玉嬷嬷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恕我眼拙,不知这位嬷嬷是……”
    苏云婉听出来玉嬷嬷的试探,笑着解释:“这位是梅嬷嬷,原也是咱们府上的人,在外院干些洒扫的活。几个月前王府中设宴缺人手,我从府中借了些人过去。结果发现她人读过书,做事颇为周全,干事也很麻利。”
    虽然玉嬷嬷没想起来梅心是谁,也不喜她刚刚那般做派。但听到是长公主府出去的,她忐忑不安的心倒是平静了一些。
    只要是公主府的人就好,就怕婉姑娘觉得自己如今身份变了,翅膀硬了,敢不听长公主的命令。
    从前琳琅长公主信誓旦旦地跟养女保证能让她被皇上封为郡主,如今此事泡了汤,她又换了一套说辞。
    “你已经是瑾王妃了,是否有郡主爵位也没那么重要。有的话固然好,没有也不必为此事烦忧。毕竟郡主爵位要比王妃的爵位低,这于你而言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苏云婉本是垂头听话,闻言,她抬眸看向了梅心。恰好梅心也看了过来,两人眼神在空中交汇,很快又移开了。
    琳琅长公主垂眸饮茶,并未注意到这个细节。
    玉嬷嬷因对梅心心存怀疑,故而一直盯着她看,自然也瞧见了这一幕。
    她越发觉得哪里怪怪的。
    琳琅长公主又说了几句话,大意便是这郡主爵位不重要。
    “云遥虽然脾气不太好,对你也不太尊重,但她终归是你的妹妹,有这一层关系在,武安侯府绝对不会倒向太子那边。她得了郡主爵位对你而言也不算坏事。”
    苏云婉一直乖顺地听着,当听到琳琅长公主提及苏云遥时,心里对琳琅长公主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母亲果然会为自己找补,她的话竟然与梅嬷嬷事先说的差不多。
    苏云婉抿了抿唇。
    果然,在母亲心中苏云遥那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比她重要。
    虽心里如此想,但面上还是恭顺地道:“母亲说的是,女儿心中并未有任何不满。”
    “嗯,你懂事我便放心了。”
    自打苏云婉出嫁后,她每次来长公主府都要待上整整一日,天快黑时才离开。今日刚刚吃过午饭,便借口瑾王府有事离开了。
    琳琅长公主也未曾怀疑。
    等到过完十五,云遥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个年可算是过完了。
    她却不知,外面如今对她的风评极好,夸她会管家,夸她有能力。
    因为简国公府违规扩建宅院的事情,后续又咬出来一些人,那些没来得及拆除、割分的府邸多少都受到了皇上的责罚。
    因此这个年大多数人都没过好。
    这其中也包括了最上位的皇上,简国公府三万兵力归属成了最大的问题。太子想要,瑾王想要,被皇上安插到镇北将军那边的康王也想要。
    德成帝一时没想好要给谁,直到后来不知是谁提到了睿王府的廉郡王。越看廉郡王他越觉得合适。
    最终,年后开朝,德成帝宣布了这件事情。
    几位皇子虽然心有不甘,但好歹这美差没落到其他兄弟手中,倒也算是一件不好不坏的事情。
    不过,太子在得知许二姑娘跟自己的四弟好上时心里就不淡定了。若是镇北将军因此投靠了四弟,他这个太子之位可还能坐得安稳?
    “舅舅说的可是真的?”太子仍旧有所怀疑。
    钱国舅在得知此事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在去年镇北将军杀了李家大郎时,他便知道镇北将军不可能会支持太子了。如今发现镇北将军和四皇子可能会联盟,他也没有多么意外。毕竟整个朝中除了太子最有希望的就是四皇子,他们二人结合是早晚的事情。
    只有太子还心存幻想。
    如今发生了此事,也足够太子死心去对付镇北将军。
    “自然是真的。前几日瑾王殿下和许二姑娘在阳春路的私宅中私会,被我的人看到了。”
    太子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
    过了片刻,他停了下来,道:“你说将军若知晓此事会不会想打死四弟?”
    就像打死李大郎一般。
    越说,太子越觉得有点可能。
    “李大郎不过是摸了一下许二姑娘的手,四弟可是跟她发生了关系,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他死得更惨?”
    钱国舅:……
    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顿了顿,方道:“太子殿下,李大郎是伯爵府的公子,镇北将军才敢如此行事。您的四弟可是瑾王殿下,是圣上的亲子,您觉得他敢打死他吗?”
    若镇北将军真敢打死瑾王殿下,事情反倒是简单了,就怕他不敢!
    太子也知晓自己刚刚说出来的话非常愚蠢,他只是抱有一丝希望罢了。
    “嗯,自然,自然是不敢的。”
    既然不可能打死四弟,那就只可能把自己的女儿嫁入瑾王府了。
    可惜几年前他求娶许大姑娘为侧妃时被镇北将军拒绝了!
    若许二姑娘真的嫁给四弟为侧妃,四弟的筹码可就多了,不,绝对不行!
    “舅舅,咱们该怎么办?”
    终于问到点子上了,钱国舅松了一口气。
    “我听闻镇北将军平乱时曾杀了良民充当叛军,如今已经查到了一些证据!”
    太子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德成帝潜心炼丹,但宗室朝臣之间的暗流涌动他还是感觉到了。尤其是整个新年中,底下的人似乎更加畏惧他了。
    德成帝在后宫转了一圈,回到了太极殿,看着烟雾缭绕的炼丹室,道:“你说朕真的太狠心了吗?”
    言天师表面上坐在那里炼丹,实则已经睡着了,听到这话机灵一下清醒过来。
    “您是贫道见过的最仁慈的君主!若您真的下了什么旨意,那也定是底下的人的问题。”言天师熟练地拍着马屁。
    跟言天师聊了一会儿,德成帝心里舒服多了,那一点子对简国公的愧疚也荡然无存。
    对,不是他的错,都是旁人的错。即便是他错了,那也是状告简国公府的那些官员的错。
    从炼丹室出来后,德成帝回了前殿,顾勉把整理好的折子递给了李公公。
    李公公放在了龙案上。
    最上面一个折子是宗室的福郡王参了自己妻子郡王妃一本,说郡王妃给久病在榻的婆母饭菜里下了蒙汗药,让婆母日日睡着。不孝婆母,犯了七出,他想要休妻。
    这郡王妃的父亲是平南将军,也是跟随先帝打天下的功臣,德成帝看完颇为头痛,思索片刻,批了两行字:平南将军乃大历功臣,他已逝多年,只留有这一个女儿,望堂弟忍之、耐之、教之。
    第二个折子是参吏部侍郎把宅子往旁边多扩了一尺。
    年前和年后这种折子颇多,一尺已经是德成帝见过的最小的了,他批了几个字:责令改建,罚俸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