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19节
    他其实想看看有没有姑娘愿意出来指证徐小健, 结果出乎意料,都不愿意。有的结婚了,有的有对象了, 反正啊,都不愿意出面去派出所。
    之后梁松就没再继续查了。
    徐小建的事就过去了。
    “你今天几点的火车票?”沈夏问梁松,“东西准备好了吗?”
    “买的下午三点的票, 就几件换洗的衣服,都带上了。”梁松请了三天假, 算上周末, 一共五天。
    今天必须回去了。
    沈夏有些舍不得。
    中午吴桂英下的厨, 让沈夏带梁松去她家吃饭,满满的一桌菜, 其实就他们三个人吃, 两个儿子要上班, 方如凤在家照顾孩子, 说不过来。
    乔月昨天被领导叫去了,说要准备元旦的排舞,这次她的腿好了,上回国庆就没上台,这次必须去。而且领导说了,他们是奔着一等奖去的。
    所以啊,这中午吃饭的就四个人,沈夏跟她父母再加上梁松。
    吴桂英一个劲的跟梁松夹菜,用的是公筷,这是沈夏提出来的,这样一来,卫生多了。
    吴桂英问梁松,“你跟夏夏的事,你家里人是什么想法。”
    梁松放下筷子,说:“阿姨,您忘了,夏夏还是我大同哥介绍的,我妈见过你们的。”
    “看我,糊涂了。”吴桂英又问,“那你爸呢?知道这事吗?”
    梁松说:“我还没跟我爸说,不过,我爷爷已经知道了,他挺喜欢夏夏的。”
    吴桂英松了口气。
    她想起来了,当初大同介绍的时候就说过,梁松父亲是吃公家饭的,家里条件不错。
    沈大国看吴桂英说半点说不到点上,急了,自个说,“你们这认识也有一阵了,这结婚的事你们想过吗?准备定在什么时候?”
    梁松27,沈夏快25了,都不小了。
    现在关系都定下来了,该把婚事办一办了。
    沈夏说:“爸,二哥的婚事还没办呢,等他办完再说。”
    现在就结婚,太早了吧。
    “你二哥年底办,”沈大国直接定下来了,“那你们就明年办吧,到时候跟亲家见个面,商量一下,定个好日子。”
    这两家离得远,那就男方在他们那边办一场,女方在这边办一场。
    该去老家办。
    说到老家,沈大国想起来一件事,有人给夏夏寄信,好几封了,还是老家的人让沈大军给带来的。
    之前因为成东的事,大军一直没顾上,现在成才出来了,大军这才想起来这信的事,就给送来了。
    沈大国站起来,去屋里拿信。
    “妈,不早了,他下午三点的火车,得提前过去,现在得走了。”沈夏一看墙上的挂钟,都一点了。
    赶紧催梁松起来走。
    这挂钟是吴桂英自己买的,原本二哥想买着送过来,吴桂英不同意,谁会送钟啊,不吉利,还是自己买的好。
    “等会,我有东西给你!”吴桂英站起来,赶紧去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是托人从养蜂人地买来的新鲜蜂蜜。
    装了足足三罐子,正宗的蜂蜜。
    一共买了五罐,剩下的两罐给夏夏泡水喝。
    本来吴桂英还想去商场供销社那买些东西,让梁松带回去的,沈夏没同意,京市什么都有,东西比这里多多了,哪用得着在这买。
    坐火车带过去,多费劲啊。
    “妈,两家还没正式见面呢,缓缓,缓缓行吗。”沈夏把蜂蜜往梁松手里一塞,“我们走吧。”她去送送梁松。
    得赶紧走,不然还不知道她妈又要拿出什么东西呢。
    刚出门,吴桂英又提着个袋子追上来了,“还有野味呢,腌好的,还有晒干菌菇,你们带上啊!”好不容易买的呢!
    硬是给塞到梁松手里去了,“拿着,别听夏夏的。”
    她还说呢,“里头我还装了一些饼干,路上吃。”
    沈大国拿了信出来时,沈夏已经不见了。
    “夏夏人呢?”他问吴桂英。
    “送梁松去了。”吴桂英看到沈大国手里的信了,“哪来的这么多信啊?”谁寄来的。
    “二弟拿来的,说是有人寄给夏夏的,寄到老家去了。”沈大国一封一封的看,上面的寄信的地址写得很模糊,只写了一个省名,更别提寄件人的名字了。
    他数了一下,足足有六封信呢。
    信都是糊好的,还没拆封。
    “夏夏等会送完人就回来了,给她放着吧。”吴桂英说。
    沈大国又给放回去了。
    另一边。
    沈夏把梁松送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二点半了,今天是工作日,没什么人坐火车,沈夏跟梁松找了个空长椅,坐了下来。
    梁松看着沈夏,“要不你回我一块回去吧。”他有些不放心。
    沈夏问他:“怎么这么想?”
    不是说了吗,过一阵再回去。
    “你一个人住在筒子楼那边,我不放心。”梁松担忧。
    他听吴桂英说了,沈夏以前有不少人追,像以前棉纺厂的男同志,还有隔壁村的大学生,还有……反正,挺多的。
    梁松一想到自己有这么多情敌,就担心。
    “筒子楼都住了人,隔壁邻居也近,有事喊一声他们就能听到。”沈夏笑,“等过一阵我妈那边弄好了,我就搬过去跟他们一块住。”如果在安市的话。
    要是到京市,她就住自己的四合院。
    没聊一会,就听到火车站播报员说车还有五分钟到站,让他们做好准备。
    “火车快到了,去排队。”沈夏还想帮梁松提行李。
    行李其实不多,就是吴桂英送来的那一袋东西重。
    “我来。”梁松自己提,一手一个。
    梁松上了火车。
    沈夏在火车窗户下面,梁松探出头,“有事给我打电话。”他们把法院宿舍楼的电话告诉了沈夏。
    “好!”
    火车出发了。
    沈夏挥着手,直到火车变成了一个小点,看不见了,她才把手放下来。
    从火车站出来,原本想回家的,忽然想到公园那安装好的滑滑梯她还没去看呢,之前可是答应游主任,要去看看的。
    去了公交站,看了一会站牌,发现没直达公园的车,到了济民路之后,还得走两站,才能到。
    到了公园。
    沈夏走了进去,本来还想找找滑滑梯装在哪了,结果发现压根就不用找,最热闹的那块地方就是。
    滑滑梯得安在空地上,占地不小,而且,这顶挺高,鲜艳的配色,进公园一眼就能看到。
    滑滑梯那边的人可真多啊。
    沈夏都走不进去。
    最里头的是玩滑滑梯的小朋友,外层是看孩子的家长。
    尽管滑滑梯有三个滑道,可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根本就不够分的。玩滑滑梯最多的就是四五岁的孩子,七八岁的上学去了,更小的一点,家长不敢让孩子玩。
    再大一点的孩子,还是上学去了。
    滑滑梯那边,欢笑声不断,偶尔夹杂着几个哭闹声。
    人太多了。
    要是周末,孩子会更多的。
    沈夏先是在外头看了一圈,之后挤了进去,试了试滑滑梯的稳固性,摇不动,很稳。可是来这玩的孩子太多了,从她进来开始,就没停过。
    得提醒一下游主任,最好是一周一检修,不然怕有风险啊。
    回去的路上,沈夏直接对塑料厂的游主任打了电话。
    游主任听到是沈夏的声音,特别高兴的跟她说:“民生报的记者找到咱们厂了,说要做个采访!为的就是滑滑梯的事!”这可是上报露脸的机会啊,有了名声,还了功绩,这厂长也果可以想一想的。
    要是再往深的想,以后调到省里单位也是有可能的。
    游主任想到这样的美事,眼睛都笑眯了。
    “那恭喜了,游主任。”沈夏等游主任分享完喜悦,说起了另一件事,“我去公园看过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滑滑梯。”话头一转,“正因为太喜欢了,这玩的孩子特别多,游主任,我觉得得抓一抓检修的工作,最好每周都检修一次。”
    以孩子们提供娱乐设施是好事,可万一是要出了什么事,那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游主任神色一紧:“这事我会注意的。”
    孩子安全问题,那是最要紧的事。
    沈夏提醒完,挂断电话,回家去了。
    吴桂英在家,她在洗菜,看到沈夏,问,“怎么才回来?”不是三点的火车吗,送完人弄得再晚四点也该到家了,看看现在,都五点了。
    沈夏说,“我去了趟公园。”
    吴桂英擦擦手,想起来,“有你的信。”回屋去拿信了。
    沈大国刚才出门了。
    很快,吴桂英就把信拿了出来,一共六封,都递给了沈夏,“不知道谁寄的,也没写名字。”
    沈夏也没想明白,谁会给她寄信呢。
    折开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