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咸鱼林夫人 第163节
    江明越赶来请安。宁安华在马上笑说:“路上都乏了,没精神招待你,你且回去罢,明日等你的好消息。”
    她身后的马车挂着竹帘,看不清里面的人。
    婚期还剩不到两个月。而自从去年正月,林黛玉去西北,江明越留在京中备考,两人已足有一年多没见过面了。
    在东北的三年,因为有未婚夫妻名分,宁安华管得松,林如海也勉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江明越和林黛玉几乎日日都能见。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耕田,一起学骑射武艺,偶尔忙起来还会一处用饭,除了住的地方相隔甚远外,余下相处和婚后夫妻都差不多了。
    是以这一年的分离,对两人来说竟似婚后远别一般。
    只是究竟还未成婚,自己家里,信得过的人围着就罢了,分隔两地,书信有遗失的风险,他们并不能如真夫妻一般借信抒发相思,偶有通信,不过说些合乎规矩的客气话,连诗都不敢多写一句。
    明知心爱的女子就在车里,却不能得见,江明越再心性沉稳,也不免生出几分急切。
    宁安华早和林黛玉商议好,婚前不让她和江明越见面了。在江明越下定决心开口求她前,宁安华笑问:“回来一年,都是举人老爷了,怎么不见长进,反而浮躁起来了?”
    现在正是她拿一拿岳母的款儿,替林如海教训他两句的时候。他虽也习武,到底不比弓九结实耐打,打坏了就不好了。
    江明越心神一凛,忙垂首恭敬道:“郡主教训得是。”
    宁安华命副典卫:“送江二爷回去罢。”
    没能见面,遗憾的当然不止江明越一个。
    但林黛玉在下车前就调整好了:
    以后和他能年年见,月月见,日日见,在家的日子却没多少了。
    晚饭后,宁安华催孩子们早些回去歇着,睡前自己翻了翻帖子。
    大皇子、二皇子在去年大婚,侧妃们也陆续入了宫,已有人怀上了皇孙,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婚期也都已定了。这一年京中暗流涌动,很是热闹,从这些帖子里便可窥见一二。
    比如大理寺闫少卿——即二皇子侧妃闫氏的父亲——家,原本与宁家、林家从无往来,这次却给宁安华送了拜帖。
    可作为第一次交流,这封贴子又写得毫无亲近之意,仿佛只是例行问候,没想真的来拜会。
    按理说,江纯岚和闫侧妃一正一侧,其实存在竞争关系。可二皇子储君名分还没定,她们同为二皇子的妻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利益共同体,江家和闫家现在应为同盟。清熙郡主府和林家与江家关系厚密,闫家正是因此,主动给宁安华送拜帖。
    只是不知是为了避免误会,表明闫家没想和江家“抢人”,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闫家选择了恭敬但毫不亲热的态度。
    闫家都这么表态了,宁安华便把这封帖子放在一边,就当没接。
    再比如,近些年,年年都送帖子来的吴家——即吴贵妃的娘家,这次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可能是见林家终于要正式和江家结亲了,没希望了?
    还有,自从贾雨村攀上王家和贾家调任回京,就算他教过宁安硕、林黛玉一年,林家对他的态度也几年如一日客气冷淡。
    最开始的两年,贾雨村还尝试过和林家拉进关系,后来,他在河南灾情大案中立功,从此得了皇上的青眼,节节高升,也不再执着于林家,只是每次年节例行问候。
    两家这么不远不近有五六年了,这次贾雨村却以他夫人的名义送了拜帖和一堆礼物。帖子里的意思可以总结成:
    贾雨村和他夫人想来参加林黛玉的婚礼。
    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为都察院实际的长官,品级和手中职权都可与六部尚书等同。都察院监察百官,各地总督、巡抚多加都察院御史官衔,以示督抚与都察院的隶属关系——东北总督暂且例外。都察院左都御史非皇上信重之人不可任。而贾雨村任此职已有三年整了。[注]
    宁安华把这封帖子重新看了一遍,问方少史:“贾化贾大人家里共有几个孩子?都多大年纪?”
    方少史虽不明白宁安华为什么问这个,还是迅速回答:“贾总宪共有子女四人。长女为元配夫人所出,九年前许给开封何家为妻,难产一子已故。余下两子一女,皆为继室夫人所出。长子贾文许,今年十五岁,次女十一岁,幼子不知姓名,方五岁。”
    松儿也正是十一岁。
    宁安华一哂。
    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说亲了。
    贾雨村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是想来参加教过的学生的婚仪,实则是想趁机推出他的小女儿。
    可惜,他女儿再好,这些年他的官声再清白,她也不想让松儿有他这位老丈人。他也别想借她或林家攀上江家。
    或许他曾经还想过做一位好官,但从他依附上贾家、王家,替薛蟠断了糊涂官司开始,他就做不成了。
    他和罗焰一样,都是皇上手中的刀。区别在于,罗焰比他更没退路,也比他的底线要高。
    现在,他想用儿女亲事给自己找退路,也要看她宁安华愿不愿意当这个“退路”。
    宁安华把贾雨村的帖子和闫家的放在一起,打算不作理会。
    方少史察言观色,明白了几分宁安华的意思,便趁机问:“郡主,五月初二大姑娘的好日子,请不请荣国府的人来?”
    这个问题,宁安华早已和林如海商量过:“请。毕竟是玉儿的亲外祖家。只请荣国公夫人和王熙凤,有她们两位也够了。”
    一个亲外祖母,一个当家的长房表嫂,谁也不能说她忽视、怠慢贾家了。
    方少史忙把她提前写好的宾客名单拿出来,拿笔记下这两个人,一齐呈给宁安华。
    宁安华接了:“我明日看,咱们再斟酌。”
    再把几个她会亲自回帖,或会直接请人来,直接上门拜访的帖子拿出来,宁安华准备安歇前,忽想起一事,问方少史:“上回说有人挑拨妙玉和温夫人、温澄,怎么样了?”
    妙玉对外恢复了俗家姓名“韩乐康”,但宁安华、林黛玉等亲近的人私下还是会叫她“妙玉”,就比如林黛玉、松儿和蓁蓁都起了学名,家里平常还是叫他们的小名一样。
    方少史忙笑道:“这事是我不好,白让郡主担心了。温夫人心里都明白,稳得住,对外几次夸妙玉,江家的口声也都一致,姑爷千辛万苦求来的亲事,更听不得人说妙玉不好。那些人见挑唆不动也就罢了。咱们妙玉行得正走得正,也没那么多话好挑。”
    去年乡试,温澄也中了顺天府第二十九名。他虽不姓江,但在别家眼中,确实和江家的亲子侄也差不多了。
    江公府一门有皇后、二皇子妃,却不是全靠女人,还有尚书、巡抚,都深得圣心,几乎荣耀已极。如今又一下可能会出两个年轻的新科进士,后继有人,更令人羡慕不已。
    江小国舅早便定下了林太傅家的长女,人人皆知,大周也没有几家女儿能比得过林家的姑娘。
    但温澄在乡试之前娶了个双亲皆亡,几无依侍的孤女,便让有些人不忿不解了。
    这般的好人选定一个少一个。林家没挑中的人也舍不得放出来,非要让自家的女师父还俗了嫁过去?
    一个郡主府少史的义妹,又不是清熙郡主的妹妹,能比得过在朝实权官员的女儿?
    温夫人娘家就剩这一个侄孙,怎么就这般草率结了亲事?
    于是便有人暗中谣诼,无非是说温夫人待温澄并非真心,故意不给他挑好人家的女儿等语。
    但宁安华往深里想,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这桩婚事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妙玉的身世清白可查,有人挑唆时,婚事已成了大半年,妙玉已身怀有孕,便是搅得她和温澄、温夫人、江家离心,别家女儿再嫁进去也不划算了,还会得罪江家,有什么好处?
    而且,流言最不可控。既已起了头,为什么没有继续发散下去,言及江家和林家,和清熙郡主府之间是否暗生龃龉,林家是故意把女师父许给温澄,甚至更难听的话?
    所以,这件事背后,很可能有人控制。
    也可以说,是有人小小试探了一下江家是否上下一心。
    被派到她身边之前,方少史在宫中二十余年,官至七品。在这其中的道理,她真的不明白吗?
    宁安华叹一声:“只怕以后类似的事还会有。”
    方少史神色微凝:“郡主?”
    宁安华没再说什么,只道:“咱们行得正,走得正,来多少次都不怕。”
    她笑笑:“天晚了,你也去睡罢。”
    方少史恭敬告退。
    檀衣服侍宁安华歇下:“郡主,她——”
    宁安华轻轻摇头:“不必管。”
    不管她和刘掌正真的是江皇后挑的,还是皇上暗中安排的,暂时都不会有什么危险性。
    大皇子年已二十有三,大婚近一年了,连四皇子都已十八。皇上再想拖也拖不了多久了,早晚要让皇子们出宫开府。
    一旦皇子开府领差,有了属官,就更能放开手脚,想投效的人也更方便了。
    还有这么多皇子妃、侧妃的娘家,就算都是皇上精挑细选过没太大权势的,既已和皇家沾亲带故,又如何能长久不对权势富贵生出欲望?
    或许皇子们和他们的母妃现在不想争,可有下面的人鼓动着,同样的话听多了,离天下最尊贵的位置又只有一步之遥,会有毫不心动的人吗?
    有两桩婚事做纽带,宁家、林家和江家几乎是一条藤上的蚂蚱。江皇后嫡出有三位皇子,只要是其中一位登基,三家便可保得平安富贵。但若不是,成王败寇,他们的下场不一定会比穆、甄、贾三家好多少——哪怕他们没犯过什么叛国谋反大罪。
    可对林家来说,比起十年前,现在的形势又岂止乐观了十倍。
    别家或许会急,他们只需稳住。
    ——只要皇上不走到和江皇后夫妻相疑,和二皇子父子相忌的地步。
    方少史是一位优秀的女官,她忠于谁,宁安华暂时不想管,只要她能完成本职工作就好。
    二百个亲卫、一百个家奴、属官、女官,加起来三百多人,目前都有谁会向上汇报消息,宁安华心里有数。
    ……
    会试放榜日,宁安华清晨才起,方少史已早早派人去盯着了。
    这关系到林黛玉成婚时新郎是什么身份,林宅上下齐心等着,终于等到人报信回来:“江二爷中了第五十四位!”
    虽说会试后还要复试,还有殿试,但会试得中,就代表着殿试只要不犯下大错,至少会有一个三甲出身。
    而今科会试共取二百四十一员,江明越的名次算靠前,他又年轻,很大可能会被取中庶吉士。
    满屋的人都去恭贺林黛玉。
    宁安华也笑:“这可好了!还不快和进士夫人要赏钱?”
    笑过闹过,得知温澄排在第二百一十六,宁安华令属官亲去给江家送去两份贺仪。
    属官回来时,带了昨日便来请过安的江明越一起来了。
    江明越进来便拜下叩首:“晚辈多得郡主和大人垂爱教导才有今日。家严家慈特命晚辈前来拜谢。”
    他结结实实磕了六个响头。
    等他磕完,宁安华扶他起来:“大人不在,这三个头我先替他受了。”
    看他额头红了一片,都有些肿了,她忙命:“快拿药油给江二爷揉上。”
    别人的真心假意,她一眼就能看穿。
    这孩子和“憨厚”二字绝对不沾边,有些时候——比如现在——却心实得让人心疼。
    松儿的小厮秋池给江明越揉上药。
    宁安华笑道:“明日就是复试,过两日就是殿试,你回去多上几次药,别真花着脸面圣。”
    江明越起身领了。
    宁安华从袖中拿出两封信给他,便撵他走:“这是大人写的,若你们会试中了就给,没中就算了。回去看罢。”
    这次,江明越也明知林黛玉就在屏风后,却硬是忍住冲动,只多看了几眼屏风,便行礼告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