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302节
    克莱·米尔滑在巨石上,板底与巨石发出“沙沙”的摩擦声,动用全身的力量控制板的方向,往着正确的方向滑去。
    杭峰在巨石之下,幽灵般穿梭在狭窄的赛道中,前方出现一片嶙峋如刀锋朝天般的障碍,他将身体压低,蓄势待发。
    克莱·米尔看见了巨石的边际,前方的一块巨石正对他板头所在的方向。
    正确的路线。
    他将身体往下压去。
    杭峰还记得自己在资格赛上吃的亏,这一次同样不会降低自己的速度。
    反而要更快,才能飞过所有的石头。
    近了,近了。
    他猛地释放自己双腿积蓄的力量,向上跃起。
    如果这时候有一名摄像师蹲守在合适的角度,一定能拍到一张充满了张力和空间感的照片。
    杭峰蓝色的滑雪服与克莱·米尔黄色的滑雪服,明与暗的色彩强烈地碰撞的一起。
    两人的目光同时注视着前方,一个向下,企图以最小的角度飞过跳台,降低空中停留的时间。一个向上,企图蹦到最高,避开所有峡谷里的遍地荆棘。
    时空和速度交织在一起,呈现刹那间的竞技张力,犹如一张美妙无比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可惜,没有人能够看见。
    随后,接连两声声响,伴随着射出箭矢般的残影,向前继续飞驰。
    杭峰足足飞跃了两米,很顺利地通过了那处乱石,落地的瞬间,脚下传来绵软的脚感。
    速度不减,继续向前。
    克莱·米尔这一次发挥的依旧非常稳定。
    显然他不是第一次选择飞跃巨石,过去在这个赛场举办的两场比赛,不知道他滑过多少次,应对这座巨石有着极为充分的准备。
    就连落地时候压下的角度都精准刁钻,说是教科书般的跳跃也不为过。
    两人选择了不同难度的障碍,无声的较量在瞬息间结束,不分伯仲。
    杭峰在从峡谷滑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依旧和克莱·米尔差距一个多的板位。
    而前方不远,就要拐上那条直上直下的最后赛段。
    没有机会了。
    不,还有机会。
    杭峰很快意识到,机会不仅有,还有很多。
    第三赛段如果出现在常规赛场上,比上几次赛就会有工作人员迅速找平的赛道,这样直上直下的赛道再想超越前面的对手,恐怕不可能了。
    但这是野雪挑战赛,是极限运动。
    前方的赛道早就被选手们滑的“千疮百孔”,赛道两边堆积着厚厚的积雪,大大小小的雪包和雪坑防不胜防,在极限速度下,依旧是让人头大的挑战。
    这里才是看不见的最危险的赛场。
    过大的坡度和直线的赛道,以及临近终点线的位置,会让选手们选择完全放开速度去挑战。
    于是判断力和遇见障碍的应变技巧,需求就被放大到了极致。
    一旦一个反应不及,在极速下发生事故的可能,一定会被无限的加大。
    赛场很难。
    却是杭峰超越克莱·米尔的机会。
    即将滑进第三赛段的时候,杭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继而用嘴缓缓地吐了出来。
    冷空气灌进鼻腔,在肺部打着滚,甚至有种隐隐刺痛的感觉。
    本就高度凝聚的注意力再次提高。
    第141章 速度阈值
    杭峰压下身体, 就像一头狩猎的野兽, 盯紧在克莱·米尔背影上的目光移开,落在了赛道上。
    他的对手不是克莱·米尔,而是这条赛道。
    足有七八米宽的赛道,足够他和克莱·米尔各自滑在自己的路线上, 独自进行挑战。
    没有弯路, 也就不需要在乎左右,只要盯紧前方, 用最完美的判断出正确的技巧,就可以获得胜利。
    速度, 不能降。
    想要获胜,还要更快。
    压下的身体降低了风阻, 依稀间杭峰似乎又追上了克莱·米尔一点,但前方的第一个障碍也出现了。
    那是一处明显堆积过高的雪包, 挡住了前方的视野, 在经过了两天的比赛后,谁都不知道藏在雪包后面的究竟是一马平川, 还是一个深陷地下的雪坑。
    最好的办法就是绕过去。
    杭峰没有纠结自己必须要“趟平”前方所有一切,虽然这样看起来好像很牛。
    比赛容不得一点大意,有更加合适的选择,他必然会优先选择。
    迅速地判断出应对的方法, 然后果断执行。
    眼到脚到, 杭峰双腿猛地用力,单板在雪地上滑出一个弧线, 行云流水帮的绕过了雪包。
    视角的余光在这一刻看清了雪包后面的情形,平整的雪面,蓬松的雪就像云朵般铺开在脚下。
    这是没有人滑过的状态。
    看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突起的雪包,因为太多选手选择绕过,不知不觉间将雪包堆积成了一个大雪包,甚至到了遮挡视野的程度。
    其实,飞跃过去一定是更快的。
    再给杭峰一次机会,他会选择飞跃。
    可惜,这次已经过去了。
    过去的就不再去想,他将目光落在前方,不远处就是一个“明目张胆”的巨大雪坑。
    很大,拦在前方,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根本无法绕过去。
    如果杭峰一开始选择跳过刚刚的雪包,他是有机会绕过去的。
    现在,只能硬闯。
    在确认选择硬闯后,杭峰的牙根再度咬紧,身体蹲了下去。
    面对这样大型的雪坑,“障碍追逐”这个项目有着绝对的权威性。
    尽可能不要跳,身体弯曲如弓,双腿仿佛减震的弹簧,面对不断出现的“波浪区”,紧贴雪面滑行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跳跃会有空中飞行时间,而且在复杂的地形下,落地后的位置即便是最专业的滑雪运动员,都难以掌控。
    杭峰不是“障碍追逐”的选手,没有进行过最专业的训练。
    好在他知道应该怎么做。
    一头冲进雪坑,上半截的身体保持压低的平行姿态,持续压风,双腿契合起伏的地形,利用膝盖进行弹压。
    说不上是教科书的演绎,但依旧一个非常出色的处理方式。
    他做的很好。
    更是正确的判断力。
    惯性带着他从雪坑里冲出来,眼尖的裁判发现杭峰追上了克莱·米尔。
    “追上了。”
    “怎么追上的?”
    “我一直在看杭峰,你们谁看了克莱·米尔?”
    裁判室里没人说话,继而大家都尴尬的发现,他们的视线焦距全部都落在杭峰的身上。
    怎么说呢?
    是因为对杭峰过高的期待?还是他后来居上的反超?亦或者说杭峰身上有种非常强烈的协调感,就像有些人在舞台上永远是最闪亮的那一个,而杭峰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哪怕他全副武装到眼睛,光是看着他用无比协调的姿态,去解决一个个难题的时候,总会莫名的散发出独特的光辉。
    让人移不开眼睛。
    别说去看克莱·米尔的比赛,在座的裁判有一个算一个的,差点都忘记了这是比赛,莫名就成为了杭峰的个人表演赛。
    什么?亚历克斯?
    什么?还有那个滑在最后的选手,是谁来着?
    裁判们有点惭愧,陆陆续续的有人将目光从杭峰的身上移开,看向其他人。
    然而就像是吃了一口极致美味的食物,再去品尝其他食物的时候,全身都带着一种抗拒。
    好吧,看是看了,可是视角的余光为啥老是往杭峰那边偏啊?
    要不就看吧?反正其他人会看的,再不行不还有回放吗?
    这样想着的裁判,又光明正大将视线的焦距落在了杭峰身上,一个接一个,最后又是所有的裁判都看了过去。
    杭峰确实超过了克莱·米尔。
    好像距离还在拉开。
    这小子这么厉害的吗?
    为什么啊?不理解。
    不理解的还有克莱·米尔。
    杭峰一点点追上来的过程,全部都落在了克莱·米尔的眼中。
    他不明白,自己哪里没有做对,为什么会被杭峰追上来。
    该绕的都绕了啊,技巧都运用到了极致,一点失误都没有的自己,凭什么就输给杭峰了?
    不服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