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第229节
    “阿舅,你看看我找到什么了。”顾念献宝似的把那本书递到秦染面前。
    秦染开始还有些不明所以,等到看清封面上《枕流方》三个字,不禁呆住了。
    “谢谢!”秦染激动得伸出手臂,仿照平时顾念开心时候的模样,主动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阿舅喜欢就好。”顾念也笑眯眯地回抱住秦染,阿舅的腰细细瘦瘦的,抱起来手感特别好。除了年深,他最喜欢抱的就是秦染。
    顾言看看扎在胳膊上的针头,又看看紧抱在一起的顾念和秦染,大声咳嗽了两声。
    “哎呀,差点忘了。”秦染这才想起旁边的顾言,连忙松开顾念帮顾言拔针头。
    秦染得了顾念赢回去的那本《枕流方》开心极了,整日除了照顾伤兵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研究那本书,连用顾言‘练针’都没兴趣了。
    契丹这边暂时没顾言的用武之地,无所事事的‘工具人’顾言跟年深一商量,两人便结伴带兵揍方曜星去了。
    四月底,顾念收到了徐恺传回来的消息,他带人在左右鹤童死的地方找到了衣物和面具的残片,但现场还有数具白骨,实在无法辨别是不是他们本人。
    不过徐恺并没有死心,沿着可能如果他们活着可能离开的路线追查了一番,在一条河边渡口的几个渔夫口中打探到了一点疑似左右鹤童的踪迹,据那两个渔夫说,徐恺所说的那个时间前后,他们确实见过两个身高身材差不多的汉人。
    因为那里甚少有汉人经过,所以渔夫们记得还算清楚。
    至于样貌,根据渔夫所述,其中一个大约二十出头,一个三十来岁,都长得斯斯文文的,没什么特别之处。
    如果那两人真的是左右鹤童,估计三十来岁的那个,就是真正的鹤圣人了。
    可惜,消息到这里,也就断了,顾念虽然遗憾,却也只能暂时作罢。
    春耕开始,农户们自然也忙起了种植的事情,正巧去找鹤圣人扑了个空的吴鸣也回来了,顾念便抓着他陪自己下乡,一方面他对种植的事情完全不熟,想着借此机会多了解下农户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另一方面也可以顺便发放《防病安全手册》,对产婆们宣导培训相关事宜。
    此时北地的农户们用的农具很是纷杂,有的用的是直辕犁,有的则已经有人用上了江东传过来的曲辕犁。顾念不懂种植,但曲辕犁毕竟在后世大名鼎鼎,他还是见过图片的。
    只是那东西虽说有十一个部件,但构造真的不算复杂,对于完全没有种过东西的顾念来说,甚至不太明白它‘优秀’在哪里。
    请教了田边几个擦汗休息的农户之后,才明白它省力轻巧方便容易掉头等诸多好处。
    “既然曲辕犁好,那大家为什么不换?”顾念不解。
    先前给顾念解释曲辕犁好处的那人被顾念问得怔了怔,看不下去的吴鸣抬手拍了下顾念的脑后的幞头,这还能为什么,税负重,收成又不好,之前又遇到天花,手头紧暂时没钱换呗!
    顾念被拍了之后也反应过来自己问了个傻问题,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除了犁,地多牛少也是个大问题,很多小村子就那么两三头牛,一般都是两头牛拉犁,全村农户只能轮流排队。实在等不及或者花不起钱租的,就只能用人力扛犁。
    原本镇北军之前也会养些牛租给农户们使用,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数量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大家渐渐就不去租了。
    两个人跟两头牛的力气自然没办法比,劳累程度可想而知。顾念下去试了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犁拽动,走了十来丈,就累得他几乎脱力。
    “这活儿根本不是人干的!”顾念回到田边,气喘吁吁地跟吴鸣抱怨。
    “也没人让你干啊?”吴鸣搞不懂他为什么偏要自己吃这个苦,连忙递过布帕给他擦脸。
    “实践出真知。”顾念抹了把脸道。
    吴鸣皱了皱眉,“珍枝是什么枝?”
    顾念:…………
    顾念摸出身边的笔,详细画出了曲辕犁的构造,递给后面跟着的亲兵,“拿回去给莫寒礼,让他立刻找人赶工造一批出来,按照造价的百分之一租给农户们使用,还有牛,也请他比照村里租牛的普通价格,把接收的那些牛开放租给农户,顺便也通知其他城。”
    等那个兵卒骑上马走了,顾念看着远处那些犁地的农户身影,突然想起来,等等,没有牛的话,能不能考虑其它动力?
    他揉了揉胳膊,立刻又摸出张纸,迅速勾勒出一张草图思考起来,做成车的样式,前面再安个斯特林发动机做动力可不可以?
    等他兴冲冲地勾草图勾到一半,天边突然响起惊雷。吴鸣连忙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画了,要下雨了,咱们也该回去吃饭了。”
    两人回到借住的那家农户,雨点已经落下了,却见那家人正开心的围在院子角落的一堆木桩旁边
    “怎么了?”顾念跟吴鸣都凑了过去。
    “没事,就是求菇神借着这场雷雨多给点蘑菇。”户主的那个农汉笑眯眯地道。
    他也算是心思活络的,见这几年庄稼不好种,便琢磨了种蘑菇的法子,前两年的收获也还算不错,补了不少地里的‘损失’。
    顾念原本还没觉得累,吃过晚饭还琢磨了会儿犁车的事情,等到晚上跟吴鸣躺在炕上,才觉得胳膊和腿都沉得要命,第二天早晨更是像被人揍过似的,酸疼得要命,浑身仿佛碎成了百八十片,拼都拼不起来。
    等他好不容易爬起来,就看到户主一家忧心忡忡的围在昨晚的那堆木桩前,正在唉声叹气。
    顾念捂着腰凑过去,就见前一晚被户主一家寄予厚望的那堆木桩,此刻依旧光秃秃的。
    “到底怎么回事,去年明明好好的,今年怎么就不长了呢?”那个中年农汉愁眉苦脸地道。
    顾念看着眼前的情形,突然想起件以前听人说过的趣事,他抬手拍了拍农汉的肩膀,“我以前听人说过个种蘑菇的方法,要不要试试?”
    农汉不禁两眼光,“小郎君请讲。”
    顾念微微翘起唇角,“揍它。”
    农汉:???
    作者有话说:
    备注:1、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它是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第189章
    顾念话一出口,农户一家人都愣住了。
    “揍谁?”刚进院的吴鸣听到最后两个字,随口问道。
    他右手提溜着两根柳条,上面串着几条巴掌宽的肥鱼,活蹦乱跳噼里啪啦地甩着尾巴,水珠四溅,明显是刚从旁边那条河里抓上来的。
    “它。”顾念指了指众人面前的那些木桩。
    农户一家:……
    “你没睡醒?”吴鸣诧异地用空着的左手在顾念眼前晃了晃,揍木桩?在说梦话吗?
    “放心,我清醒得很,” 顾念拂开他的手,对着旁边的农汉道,“菇木不出菇的时候,用锤子或者斧子敲劈,揍它一顿,就会容易出了。”
    这个方法叫做击木惊蕈(xun),还是顾念小时候听爷爷奶奶隔壁家那个老教授讲的。
    那个时候很多家庭还非常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认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听话,就必须得揍才行。
    有天顾念循例去老教授家里吃糖果蹭故事听,楼上突然传来气急败坏的咒骂声,其间还夹杂着类似皮带抽打到皮肉上的响亮声音,随后便是一个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喊。
    老房子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响亮的‘啪啪’声仿佛直接抽在顾念脑门上似的,吓得他幻疼似地捂住了自己的脑袋。
    顾家信奉的是‘兴趣’教育,所以顾念从小到大,别说挨打,挨骂的时候都很少,乍然听到这种现场版的暴力教育,三观差点被震碎。
    老教授连忙把顾念抱到怀里安抚,那天顾念听到的故事,就是以‘暴力’为主题的,老教授告诉他,世间只有一种暴力自己是赞同的,那就是‘击木惊蕈’。
    于是,顾念便听到了被后世尊为香菇祖师爷的吴三公,在培养香菇的过程中发现惊蕈术的故事。
    故事也并不复杂,吴三公原本就生活在山里,常年与林木打交道。他无意中发现,那些被斧头砍过的木头,更容易长出香菇,而且砍得越多,香菇就出得越多,长势大好,吴三公也使用这种方式开始种植香菇。后来这种通过砍木头来‘激发’香菇的方法,被称为‘砍花’。
    几年之后,吴三公又遇到了瓶颈,原本长势良好的菇木突然不出菇了,他在沮丧懊恼之下,拿起用来砍花的斧子对着菇木连敲数下发泄情绪,没想到,那根被斧子敲打过的菇木之后竟然意外大出新菇。自此之后,惊蕈术便作为养菇的‘神术’在菇民里广为流传,并被记载在许多史料之中。
    究其原因,大致就是通过震动菇木刺激里面的菌丝细胞,使它们重新活跃。
    那天下午,楼上孩子断断续续的啜泣声和香菇这种特殊的‘习性’,都给顾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眼前农户一家所遇到的状况,与故事里吴三公遇到的瓶颈几乎一模一样,顾念便无意中想起了这个方法。
    农户一家其实对这个办法是不太信的,顾念这种出门还带着随护的,看起来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身富贵的小郎君,连田都没下过,还会懂种香菇吗?
    但顾念他们出手非常大方,给的宿资异常丰厚不说,昨天还主动自己出钱让村里的木匠帮忙给大家打造曲辕犁,农汉不想得罪这位‘财神爷’,便将信将疑的配合着敲了几根菇木,反正已经没出菇了,敲两下也不会损失更大。
    等到第三天,顾念站在田垄边拽着农汉认真跟他请教野草和麦苗的区别时,农汉就已经死心,对香菇的事情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而,几天之后,他刚吃好早饭,打算去田里干活儿的时候,小儿子突然开心地跑到门口,拍着门板口齿不清地道,“阿耶,出了,出了!”
    “出什么?”农汉把儿子抱到怀里,用力亲了一口。这几天忙着垦种,农汉早就把菇木的事情忘在脑后。
    “菇!菇!”小孩儿回身指了指院子里的那堆菇木。
    农汉怔了怔,猛然想起之前的事情,连忙抱着儿子几步跨到那堆菇木旁边,惊喜地发现靠东边的七八根木头都层层叠叠地冒出了香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其它菇木‘悄无声息’的模样。
    农汉震惊地瞪大了眼睛,那几根木头,正是他当日为了敷衍顾念随手敲过的!
    这个法子居然真的有用!
    农汉立刻跑到西屋去找自己的母亲,面色慎重地叮嘱道,“阿娘,小郎君说的那个什么产钳的事情,你可得好好学啊!”
    顾念会选择投宿在他们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汉的母亲是远近数村里最为‘资深’,技术最好的稳婆,所以顾念想先让她学好使用方法,再帮忙召集附近的稳婆过来,弄个什么‘培训’。
    但顾念赶到本村时,正是春耕最忙的节骨眼,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在为耕种忙和,根本不可能有心思参加那个什么‘培训’,一行人这才决定住些日子,等大家有空了,弄完那个‘培训’再走。
    既然这位小郎君随口帮他支的种菇招数都这么管用,那他极为看重的‘培训’,必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知道了,还用你说。”炕上的赵阿婆瞪了自家儿子一眼。
    这几日晚上的时候,她有空在琢磨小郎君带过来的那个产钳,按照他说的方法,一遍遍的借着以往的经验模拟使用,想找出有没有什么问题,却越想越觉得这个东西可行。
    自己花钱帮她们这些产婆做工具,还分文不收,只希望她们能多保住两个产妇和孩子的性命,能有这般菩萨心肠的人肯定是大好人,依她来看,这位顾小郎君的身份肯定也大有来头。
    这样的人交托自己的事情,她怎么可能怠慢?
    “小郎君,你起了吗?” 叮嘱完自家阿娘,农汉又兴冲冲地跑去敲顾念和吴鸣所住的偏屋的木门。
    不大一会儿,顾念便披着外袍打开了门,打着哈欠道,“有事?”
    “小郎君你说的那个砍花和惊蕈术的法子,我可以告诉其它种香菇的农户吗?” 农汉见自己似乎扰了顾念的睡眠,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当然可以,知道的人越多越好。”顾念点了点头,能帮大家赚点钱改善生活的话,再好不过。
    “小郎君你真是太好了!”农汉开心地拍了顾念的肩膀一把,喜得面上放出红光。
    在借住赵家的这些日子里,顾念也设计了好几版升级曲辕犁的车头,利用斯特林发动机的、靠人力踩的都有,他当然也想到了‘一头’多用的问题,说白了,这种机械动力的车头,替代的就是牛,真弄出来了,用来拉马车送货之类的也未尝不可,尤其等以后水泥路修起来,就更方便了。
    至于从成本和性价比来说到底是直接用牛划算还是用‘车头’,这就得经过墨青的‘专业评估’才知道了。
    顾念也想过鼓捣蒸汽机,但目前仅靠燕山上的那个小矿实在是不够用,光是供他们日常做玻璃、炼铁铜之类的,已经有些吃紧。不然他们设计榨油机的时候也就不会考虑用水力或者太阳能的问题了。
    按照当初拿到的那份矿脉图,最大的两个露天石炭矿都在方曜星的地盘上,等到拿下那两个煤矿,到时候不愁能源,就真的可以考虑蒸汽机的事情了。
    半个月后,赵阿婆终于帮忙把附近十几个村子的稳婆都聚到了一起,细致的讲解了产钳的使用方法,以及接生前洗手消毒的重要性。
    稳婆们拿着那个新到手的工具,个个啧啧称奇。
    见‘培训’结束,稳婆们已经纷纷离开,躲到院子外面的顾念和吴鸣才回去,顾念毕竟是男人,鉴于稳婆们工作的特殊性,他虽然有私下教赵阿婆产钳的使用方法,却没有直接参加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