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节
    王芸禾叩拜应下。
    执事又唱四拜,王芸禾再次四拜父亲,然后在两名丫鬟的搀扶下向外走去,一同前往刘衍家中。
    两名丫头各捧着一支红烛在前领路,朝着万福油坊的大门走去,迎亲的队伍此刻已经变为送亲队伍,已经等在门外了。
    王芸禾来到万福油坊的门口,留下来负责护送新娘子的陈勋上前施礼,高声说道:“恭迎夫人,恭贺夫人新喜安康。”
    旁边的汪博和张义也是齐声说道:“请夫人入迎亲之驾。”
    许铭带着一百数十名骑兵哨墩军在马上行礼,齐声说道:“见过夫人。”
    王芸禾此时大大方方,并无半分怯场,对着陈勋、汪博、张义、许铭几人款款施礼,说道:“有劳几位来接。”
    接着,王芸禾又对着一百数十名骑兵哨墩军将士施礼,说道:“有劳众位辛劳护送。”
    说完之后,王芸禾便在两名丫头的搀扶下坐上迎亲马车,车队在乐曲声中前往百户官厅。
    一路上,围观百姓欢呼震天,王芸禾的心也仿佛在欢呼声中飞向了前面不远处的百户官厅,飞到了自己心上人的身边,这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一般。此时王芸禾还能清楚的记得,当初刘衍在万福油坊门口为自己解围的场景,心中不免一阵感动。
    不多时,送亲队伍便来到了百户官厅大门外。
    大门外,两名赞者早已等候在此,见新娘已到便来到马车前请新娘子降舆(下车)。
    随行的两名丫头将王芸禾搀扶下马车,凤冠霞帔在身的王芸禾光彩夺目,仿若天宫的仙子一般,一出场便引得围观百姓一阵惊呼。
    “天啊,这简直是九天娘娘啊。”
    “王掌柜的千金是仙女下凡啊,原先也没注意王姑娘如此美貌啊。”
    “果然是美人配英雄啊。”
    王芸禾听到周围的赞叹声顿时脸颊发红,好像喝醉了一般,两位赞者笑着上前左右搀扶新人进入刘衍家中。
    众人进府后便见刘衍早已经等在了院中,总旗官岳明和执事赵民一左一右站在后面。
    此时,刘衍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新娘,竟然看得有些呆了,愣愣的这在原地看着王芸禾。
    周围的下人、宾客见到刘衍的模样也是纷纷笑了起来,宋功明还在一旁笑着自言自语道:“哈哈!古人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人诚不欺我也。”
    总旗官岳明见状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捅了捅新郎官,刘衍一下子便清醒了过来,意识到了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径直走到新娘面前,与王芸禾互相施礼后,一同进府来到正堂。
    此时下人已经在正堂布置好了婚席,新郎在东侧面西而坐,新娘在西侧面东而坐,执事带着二人入席,东西相向而坐。
    而后,执事高声唱道:“凤凰相遇,同心而渔。兴拜,兴拜。”
    二人互拜两次,以示从今以后相敬如宾。
    礼毕,岳明上前捧着食案放到刘衍面前,并为其斟酒,刘衍受盏喝酒,与此同时赵民捧着食案放到王芸禾的面前,并为其斟酒,王芸禾同样受盏喝酒。
    之后,岳明和赵民将二人的食案合在一起,并摆上食物。刘衍与王芸禾共牢而食,自此婚礼礼成。
    见此情形,旁边的陈勋、王越、汪博、张义、许铭、苗绍、沈拓等人大声欢呼着,一拥上前向新人索要喜赏(红包钱),周围的宾朋也是纷纷起哄,就连戴璟彬也是大笑着一同上前。
    刘衍见状大笑着给众人发喜赏,在满堂宾客的祝福下,挽着王芸禾进入了洞房。
    当天晚上,刘衍家中大摆宴席,刘衍带着王芸禾一起为众宾客敬酒感谢,陈勋、王越、汪博、张义、许铭、苗绍、沈拓七人紧跟在刘衍的身后,不断为刘衍挡酒。
    今天是刘衍大喜的日子,要是让新郎官喝醉了,那可就闹出大笑话了。
    于是陈勋几人使出了浑身解数,才算是保下了刘衍,没有让刘衍被热情的宾客给灌醉了。
    “刘百户,咱们再喝一杯?”
    刘衍看着端着酒杯过来的戴璟彬,笑着说道:“好,干杯!”
    二人一饮而尽,随后戴璟彬说道:“我要是早知道刘百户如此豪爽,咱们二人早就应该成为朋友了。只是当初被小人耽误,现在想起了,真是悔之不及啊。”
    刘衍笑着说道:“呵呵,戴百户这是什么话,现在咱们成为朋友也不迟啊。”
    “哈哈,对,刘百户所言甚是!”
    戴璟彬拿起旁边桌子上的酒壶,又给刘衍和自己满上,说道:“来,咱们再饮一杯。”
    话音刚落,酒宴的热烈气氛便被一阵号炮声打断,此时所有人都惊愕的看向北面的夜空。
    刘衍也是眉头紧锁,挥了挥手,身后的许铭直接冲了出去,陈勋等人则是招呼错愕的宾客。
    王炆镇和宋功明走了过来,与刘衍、戴璟彬站在一起,王芸禾则是颇为识趣的先回房间了。
    王炆镇眉头紧锁的说道:“一声号炮,两道火箭,这是夏河寨前千户所那边发来的紧急军情啊。”
    宋功明有些紧张的说道:“会不会是匪情?”
    戴璟彬摇了摇头,说道:“我看不会,没听说灵山卫哪里有匪患啊?”
    随后三人都看向了刘衍,此时刘衍心中也有些紧张:“难不成是建奴大军提前南下山东了?”
    就在这时,许铭快步跑了回来,小声对刘衍、王炆镇、戴璟彬、宋功明四人说道:“夏河寨前千户所急报。”
    说完,许铭便将一份书信递了过来,刘衍打开之后只见上面写道:“山东北部出现蝗灾,大批流民已经南下,各地贼寇猖獗,甚至已经开始攻略各地城池。目前已经有数股贼寇进入灵山卫各处,命各处百户所严加戒备……”
    刘衍几人看完之后,脸色都很难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蝗灾
    五月底,兖州城外。
    随着一阵“嗡嗡”声的到来与离开,兖州城周边田间所有的绿色都化为尘埃。遮天蔽日的蝗虫在天空中肆意飞舞着,犹如一片片乌云,不断在兖州城上面盘旋着,似乎在寻找着任何可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
    这就是蝗灾,眼下这场蝗灾已经席卷了南北两京、山东、浙江、河南,所到之地,皆成荒野,各处百姓食不果腹。
    蝗灾的席卷让百姓们颗粒无收,蝗虫吃了人能吃的一切食物,之后便又引发的饥荒。
    聚集在兖州城外的灾民的理智已经被饥饿消磨殆尽,随即数万灾民便被贼寇裹挟着,开始围攻兖州城,偌大的城池顿时变成了血肉战场。
    兖州城被灾民围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灵山卫,灵山卫上下顿时紧张了起来。兖州城的战事就好像干柴堆里面的火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引发燎原大火。
    于是灵山卫立即给各处千户所、百户所发下了命令:立即对辖区内的贼寇进行清剿,并且驱散聚集起来的灾民!
    王家庄百户所内,刘衍看着手中的命令,不由失望的摇了摇头。在那些上官的眼里,灾民是否会暴动,已经是现在最大的问题了,甚至已经超过山东各地数十万、上百万灾民的生死!
    “局势已经开始失控了!”
    刘衍感叹一声,自己还记得史书上还有这场蝗灾的记载:“崇祯十一年五月间,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
    而这场蝗灾的最终结果,则是各地“野无青草,十室九空”。
    刘衍感叹之后,便将王家庄内的一众部下召集起来,苗绍、许铭、岳明等几个总旗官纷纷赶来,谭晓大、徐乐、赵民三个主事也先后赶来。
    刘衍看着众人,自己娶亲的时候,谭晓大、徐乐几个主事都是前来贺喜了,可是负责医官的主事鲍学镇忙于研究军中用药,而没有前来,只是托谭晓大送来的贺议。
    “怎么不见鲍主事?”
    刘衍疑惑的问道:“难道鲍主事还在医馆?”
    谭晓大说道:“启禀大人,鲍主事的确还在医馆,已经十几天了,属下听说鲍主事在配制行军散和消暑丸,药方还有些欠妥,所以始终脱不开身。”
    刘衍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看来我没有选错人,鲍主事还真是学究,如此我便放心了。”
    随后刘衍便进入主题,直接对众人说起正事来。
    “……诸位都知道了吧?现在咱们灵山卫已经有几处贼寇闹事了,各地的灾民也不断涌进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夏河寨前千户所送来的命令看,咱们千户所境内的贼寇也是蠢蠢欲动。”
    苗绍兴奋的说道:“大人下令吧,咱们何时出兵剿匪?”
    许铭更是直接,抱拳说道;“属下愿为先锋,先行率部探查各处贼寇情形,为大人在前探路。”
    刘衍笑着让二人先坐下,说道:“剿匪是肯定的,不过此番出兵还是其次,安置过境的灾民才是重中之重。”
    众人面色凌然,岳明抱拳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属下记得早年徐光启大夫就曾说过: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这蝗灾在各种灾祸之中,可以说是最为凶险的。而那些灾民此时已经身无长物,甚至时间一长,各地的灾民恐怕都要易子而食了!”
    刘衍对此甚是忧虑,蝗灾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并不是说仅仅因为蝗灾本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很大,而是说在发生蝗灾之前还会有场旱灾,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久旱必蝗”。
    其实华夏先民已经与蝗虫进行斗争了几千年,到了此时,大明百姓也彰显了强大的智慧,从生产中汲取经验。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精通农学,编撰的《农政全书》和《除蝗疏》中记载了大量抵抗蝗虫的方法。
    后世在治理蝗灾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便是汲取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比如说通过挖沟渠来消灭蝗虫,一般是在田地里用布或者木板,当蝗虫掉到沟里时,赶紧上去掩埋或扑杀。这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有记载:“蝻子跳跃行动,便须开沟捕打,其法视蝻到处,预掘长沟,深广各二尺,沟中相距丈许即作一坑,以便掩埋。”
    还有天敌防治法,《除蝗记》中这样记载:“(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鸭子军”,这一点在后世仍然沿用。
    但是用鸭子来抵御蝗虫只能应用于区域性的蝗灾,同时在对已经成聚飞状的蝗虫群效果甚微。但这种方法既也有利于提升农民收入,对于古代许多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徐光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从根源上治理蝗虫,彻底消灭蝗虫滋生的舒适环境,他在《除蝗疏》中写道:“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其中的“涸泽”就是因为干旱少雨而干涸的湖泊。
    同时,大明百姓还了解到了蝗虫的趋光性。在晚上的时候张网进行捕捉。一些地方官还给出了重赏,一斤蝗虫甚至能换到一斤米、一斤面粉。
    尽管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蝗灾的搏斗中想出了各种办法,可无奈到了明末时期,各地的生产力水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明南北的局势也愈发糜烂,在大规模蝗灾面前,任何办法都无法推行下去,各地百姓看着满天的蝗虫,也只能徒呼奈何,眼睁睁的看着辛勤耕作的土地骤然变得草木皆尽,百姓的心也骤然像土地一样荒凉,随后便在各地贼寇的裹挟之下,走上暴力反抗朝廷的道路。
    刘衍说道:“眼下咱们王家庄的人口虽然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认为却依然不够,还要继续招募灾民,这件事情我会通知各处火路墩和屯堡:凡是途径路过的灾民,便要尽可能的赈济一番,然后就地转为军户,以充实各处的人口。”
    对于招募流民的事情,谭晓大和徐乐自然没有意见,赵民和岳明却几乎同时站了起来。
    赵民正色说道:“大人心系百姓,属下佩服之至,请大人受属下一拜!”
    说完,赵民竟直接跪拜在地,刘衍急忙上前将赵民扶了起来,正要说话,一旁的岳明却说道:“大人,属下以为招募灾民之事不妥。”
    “哦?”
    刘衍先拦住正要开口反驳的赵民,然后笑着说道:“此事有何不妥?”
    “属下以为,大人此事的不妥之处有二。”
    “请讲。”
    “其一:大人只是王家庄百户所的管队官,要是放在北方边境上,大人治下的人口也不过上千,兵力也不过过百而已。可是如今大人治下的人口、兵力有多少?”
    “现在王家庄的人口本来就多,而且夏河寨前千户所的防守章大人又要倚重大人的武力,所以对于大人扩兵之事不予理睬,可是别的上官怎么看此事?”
    岳明担忧的说着:“大人,眼下虽然天下动荡,可是朝廷毕竟是朝廷,自有法度在的,属下担心大人大肆招募人口、扩兵兵马的事情被人揪住不放,是要出大事的!”
    “其二:招募灾民的事情一旦开始,这次蝗灾过去之前,一定会有很多灾民陆续赶来,到时候安置他们就需要开垦大量的荒地,需要购置农具、耕牛、种子,需要在各处火路墩、屯堡修筑房屋,需要购买口粮、御寒衣物等等,这些需要花费多少钱粮?”
    “虽然现在咱们王家庄百户所已经有了数万两银子的储备,可是这些银子花在数千、甚至是数万灾民的身上,就像是石子落入大海之中,根本激不起什么水花的!”
    众人听了岳明的话,脸色都变得非常的难看,显然岳明提出的两个理由,已经让众人的心中担忧起来。
    刘衍看着众人的表情,忽然笑了起来,说道:“岳总旗一片心意,我知道了。而且岳总旗说的这两点,我也都想到了,只是即便如此,事情还是要做的。”
    岳明诧异的说道:“大人,这是为何?”
    刘衍自然不能跟岳明等人明说,总不能告诉众人今年建奴会冲进山东来,自己要提前做准备,提前积蓄人口和兵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