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皇后的养成(重生) 作者:苏雪若
分卷阅读36
开脱。”老夫人板着脸,“小五娘跟不上进度启蒙晚还不是怪他自己,当初我就说过,让他早早将小五娘送回府,如果小五娘跟着其他姐妹一块启蒙,能是如今这样么。他都已经耽误了五娘一回,居然还想一再耽误,真是没长心!”
李崇福两口子因为不让李萱上学而被老夫人怒骂一事,仿佛长着翅膀一般,很快在府中传遍,府中上上下下都对此表示不可思议,难以理解李崇福两口子的脑回路。
见过惯孩子的,可却没见过这么惯孩子的。
这是要上天啊!
李珍听说这件事后,开心地大笑一场,一定是五娘不学无术,五叔和五婶未免出丑才不让她去上学的。
呵呵,真是丢人啊!
而李萱压根就没听说这件事,她每天都忙着呢,忙着睡觉,忙着偷偷练功,忙着吃好东西,忙着开心,哪有时间去听这些没意义的事呢。
至于李承珏?还在抄书呢,抄完了《华严经》,还有《法华经》,经书多得是。
让李萱不上学一事彻底宣告失败,李崇福冯氏俩口子一计不成,只能另辟蹊径,另想法子。
两口子相对而坐,想了不下于十种法子,最终定下一计。
他们决定给先生送礼,给先生送礼不是什么稀罕事,基本每个学生都要给先生送点东西,区别不过在于多少而已。
他们既然想通过送礼让先生对李萱另眼相待,这礼就得重,非常重。
可是……送什么呢?
金银珠宝?不行不行,先生不缺这些,而且她们自身就是高洁之人,肯定看不上。
古董书画?也不行,他们手头好东西不多,肯定比不过别人,不会出彩。
到底送什么好呢,俩口子犯了愁。
犯愁的两人决定把李萱叫过来,寻思能不能将太子送来的礼物分出一些送给先生们。
听说父母要给先生送礼,李萱的小脸立刻皱成一团,这件事其实不太好啊。
作为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她太了解这四位先生了,清高的清高,怪癖的怪癖,反正是没有一个正常人。
她们都是独身或者守寡的女子,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都是不爱的,何况她们也不缺,别的古玩器具也不喜欢。
像是洪娘子,一生沉迷于刺绣,除了刺绣别无她好。而且吧,她这个人还有点呆,可能是技术宅的缘故,除了在刺绣一道天赋绝高,在其他事情上面,特别懵懂。
曾就有人送她一串极为罕见的南珠,颗颗圆润,光彩迷人,这若是拿到外头可是无价之宝。
而洪娘子却用它来磨针,生生将一串贵重南珠磨得坑坑洼洼,失去光彩。
还有秦娘子,绝对的一个秦痴,每天抱着琴研究,将琴弦琴身研究个透彻,恨不得钻出个洞来,而且她这人还有个特点,特别喜欢将琴弦弄断,几乎每天都要弄断几根,特别无语。
至于华娘子,也是画痴一枚,除了画画,没有别的爱好。而且因为华娘子生得异常美貌,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头,是以特别讨厌别人送她金银珠宝,总觉得对方在窥探她的美色,有点被迫害妄想症。
平日里除了教众人画画,四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猫在房中。
孔先生算是四人之中最正常的了,但也是清高自诩,目下无尘,除了才学根本无法打动她。
想要给这四个人送礼,还要让她们满意,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萱懒得费心思,直接对父母道:“爹娘不用担心,送给先生的礼物,我自去准备。”其实就是不准备。
冯氏和李崇福对视一眼,表示怀疑,但是为了鼓励女儿,不想要女儿失望,伤害女儿脆弱的小心灵,二人仍是挤出一个笑容,卯足劲夸赞:“萱萱真棒,真厉害,我们萱萱最厉害,最棒了!萱萱真是天底下最贴心的小棉袄,居然还能给先生准备礼物,真能干,我们太骄傲太自豪了。”
闻言,华章默默往外挪了几步,她怕自己再听下去,会忍不住吐出来。
自打来到五夫人身边,简直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此宠爱女儿的父母。
无论五娘子做了什么事,甭管是好事坏事,大事小事,五夫人和五郎君都要夸赞一番。
五娘子吃了两碗饭,二人惊叹:“我们女儿吃饭的样子真好看,还吃了两碗,身体棒棒!”
五娘子嘴里还有最后一口饭没咽下去,可能是听见这样的夸赞,整个人都惊呆了,然后一不小心呛住,将嘴里的饭咳得到处都是。
五郎君和五夫人立刻惊叫:“天啊,我们的女儿连喷饭都喷得这么优美!”
闻言,五娘子的手下意识一颤,手里的碗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摔成两半。
这时候,二人齐声:“看,我们女儿的碗摔得多整齐,正好两半,是双数呢。”
五娘子可能受不了,觉得太肉麻,飞奔离去……之后的情况,华章就不太清楚了,不知道五郎君和五夫人有没有夸赞五娘子的背影独特,因为她已经出去吐了。
第25章 礼物
李萱回到自己房间,托着下巴寻思,要给先生送什么礼。不送呢不大好,有点不尊师重道的意思,送的贵重呢,先生又看不上,白费心思。
不如就送点心意。
制定好了大体方针,李萱就开始研究什么算是心意。
她开始翻箱倒柜,翻出来一堆零碎,有九娘给她擦脸的绣帕,保养肌肤的凝膏,袁娘子给她写的注释,以及她时常把玩的小石子。
绣帕送给洪娘子,虽然是一块旧帕子,还皱皱巴巴,但胜在上头绣的图画精致,而且她贴身带了很多年,很有感情的,算得上心意深重。
凝膏送给华娘子,华娘子长得美,就送她一盒凝膏,而且自己不过是个小女孩,想必华娘子不会忌讳。
袁先生为她写的论语注释就送给孔先生,虽说袁先生只是乡村先生不出名,但李萱觉得她教得特别好,见解也深刻独特。
英雄不问出处嘛,诸葛亮还是个村夫呢,谁说乡野间就没有出的人才了!
而且,李萱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她希望孔先生能通过这本注释注意到袁先生潜藏的才华,进而赏识她,为她扬名,这对袁先生十分有利。
分卷阅读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