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李萍被这老两口雷到了,她完全不懂这两位是怎么想的,只
真把佳音嫁后,史老爷子就公开的给儿子们分了家。分得全按着律法来的,老爷子虽说当时还没有告老,但当时在京中也“风光”了一把。
儿子们全被扫地出门,史家老宅就只有他们老夫妇相依为命。等着安家退了,史老爷子其实也早就不想干了,直接退出,也带着史太太出门游历,说白了,就是不想看那些蠢货儿孙们的脸。但不得不说,就算是这样,老两口还是摆脱不了晚景凄凉。独自离京,除了曾凡夫妻,也就没人来送。那会儿,豪哥儿带着佳音早到地方任职,根本不在京中。
所以这五年,曾凡从从五品,到正二品,其实全靠的都是自己。说他是因为安相成功的人,心里自己都亏心。从七品到从五品说难是难,但说易也易。但是从从五品到正二品,绝对是能让大部分人走一生,而且还达不到的。
曾凡用十年时间,走了别人一生也达不到的目的地,由此也能看出曾凡的不凡来。只是这个不凡,在家里却没人有什么更多的感动,他们习惯了。连小溪儿听说爹又升官了,她的反应还不如说娘又骂安海来得激动。
这十年,能让曾凡夫妇感到痛苦的,也就只有安海了。现在他们终于知道,比起自己不省心的那两个熊孩子,这种懒孩子更让人痛苦。李萍被安海折磨得,已经不觉得勤快过头的儿女是问题了。
安相他们去南方后,安海留下了。理由很简单,他要读书。安海有时跟小溪儿偷偷的说,就算他不念书,估计祖父和父亲也没打算让他回南方去。他们就是让他放任自流了,回头他不成器,也跟他们无关,那是先生教导无方。
曾凡夫妇对安海如此有自知之明,表示了深深的气馁,曾凡倒是问过安海,明明知道自己再怎么懒,家人都不在意,为什么不努把力,让家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安海则十分傻傻的看着曾凡,虽说没回话,不过让曾凡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他若是在意家人的看法,也不会混成这样了。
在这个家里,白天在书院里读,晚上,曾凡还会再教一次,结果这样,这个小子还能读得七零八落。有自尊心的孩子,会这样?让曾凡时时有自己是不是跟这个小子有仇了。
曾凡没法了,于是让李萍上。李萍也跟安海谈过,她当年对小猴子也没多少要求,所以安海读书能读成什么样,她还真不在意。
而李萍气馁在,她不在意这小子是不是能读书,而是在意的是,这个小子能不能学点什么,别文不成武不就!实在不成,学点经营也好。结果是,他连经营都不如小猴子和小溪儿时,李萍就想死了。他们家还没有养过这么没用的大傻子呢。这可怎么办,养都养了,还能退不成。
跟安太太写信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您这孙子五行缺‘勤’,您还是给他多留点银子,再找个好媳妇比较重要。
不过想到找媳妇,李萍又郁闷了,他的儿女们也到了该定亲的时候了,这些年,李萍是最优雅的主妇,也认识了不少名门贵妇,务家的孩子们倒是看了不少。现在觉得,其实佳音也不错了。现在谁家给她个像佳音那个的女孩,她立刻就替儿子定下来。只可惜,没有。更重要的是,李萍还没找到更何适的女婿人选。
李萍现在觉得比小时更讨厌的是长大的熊孩子。
leidewen说
第一章,就过十年,大家还敢说我节奏慢不?
第2章 你爹要回了!
第二更
李萍放下笔,她今天的五十个字写完了,她此时又重新修回了柳体,看着自己的字,她还是挺满意的,曾凡生日时,她给他绣了一幅《岳阳楼记》,用的就是自己的字体,曾凡挂在了他书房里,虽说不能说那是她的字体,但就是单从绣艺就没人不夸。现在她是字绣双绝,绣坛地位无人能撼动。
小溪儿也放下笔,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不过这里除了安海,都是至亲,而安海在他们家时间太久了,都忘记了他基本上也外男这一事实。他们还是五个孩子坐在下面的书桌上,跟着曾凡念书。
小溪儿也已经十五进十六了,她猛的看,像李萍,但是往细了看,眉毛眼睛和曾凡一模一样,任谁也不会认错,这就是曾家的女儿。
她的字也与李萍一样,因为持之以恒,倒是越来越有看像了。她看了自己的字一眼后,确定自己的字没有写错后,赶忙看向了自己的的身后的安海。
他还没写完,不过安海的字也不错,谁这么练十年,也得不错。问题是,就是哪哪都让人看不顺眼。
“为什么字还是那个字,句子还是那个句子,我就看着不顺眼呢?”小溪儿瞪着安海的字,表示自己的无奈。
“那是你看少了,看得多了之后就能习惯了。”安海觉得自己写得不错。他也写完了最后一个字,还欣赏了一下,满意点点头。起身拿了自己和小溪的笔去门口的大缸里去洗。而小溪儿帮安海盖上墨盒。再看看自己两个表哥和亲大哥。
他们还在写,她不禁把头撑在安家的桌上看着他们,明明他们四人都是自己爹的亲传弟子,为什么其它三个都这样,就安海这么让人担心呢?
“看什么?”安海把毛笔挂好,看小溪儿在看李守他们写字,拍了她一下。
“我哥他们三个都考中举人多少年了,你说,你除了跟他们一块考中了秀才之后,就再无寸进。我真不担心你,我就是可怜我爹。你说,因为你,我爹原本可以说‘门下皆才子’的,现在只能勉强说,‘门下无白丁’。算是我爹门下最不成器的吧?多少面子都被你丢光了。”小溪儿从小跟安海一块学管家、学经营,相反,她与安海的这些年反而把感情建立得比跟其它人更深一些。
“妹妹,我是没去考,并不是没考上。”安海纠正了一下,他十三岁时,和大家一块考的秀才,到十五时,他们又要考举人,安海觉得自己火候不够,没跟着去。结果他们三个竟然都考上了。于是十八时,曾凡让他去考举人,他也没去。当然,李守他们也没参加会试,曾凡不喜欢他们太出挑,让他们过了二十岁再去考。这些年,他们三个在京中少年中,才子之名日盛,除了是因为曾凡的官位越来越高,也是因为他们真的读得极好。
“唉!”这回叹气的是曾凡,女儿的话都说进他的心坎里了,他其实这些年还是在学里兼着,只要有空,他就在学里待着,他喜欢跟这些学子们在一起。他不敢说自己桃李天下,可是门下众多,皆有才这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