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310
    之后,很快就把钱志新一家介绍给了姜荷莲子。得知钱志新居然擅长正骨,姜荷莲子对这个游方郎中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立刻让她叔叔将钱家人安排进了附近的客栈,并将开医馆的事情搬上了日程。

    很久之前姜荷莲子就萌生了开医馆的想法,不光场地早已找好,就连药材的进货渠道也都打听清楚了,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一个合适的坐堂大夫。

    姜荷莲子找的场地就在南城外的码头附近,离这儿不远,但比这儿热闹多了,是个做生意的好去处。可看到宋家搬到了这儿后,她决定放弃原先的选址不用,改将医馆设在宋家隔壁。

    姜荷莲子之所以改变想法,有两个原因。

    一则是,姜荷莲子要开的医馆主要面向穷苦百姓,是以先前打算把医馆设在码头附近,方便救治最底层的搬货工人。可她今天发现这里距南门并不太远,附近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路过,其中不乏衣衫褴褛者,把医馆设在此处,只要宣传得当,同样能够吸引一些穷苦百姓来看病。而且相比起位置,医馆更靠口碑。姜荷莲子相信,只要认真经营,医馆把口碑打出去,就是在陋巷里也会有人找上门来看病。因而,纵然一开始这儿吸引的人远不如码头上的多,以后也会慢慢多起来的,在这儿开铺子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则是,这一大片就只有宋家一个住户,虽然距此不远处也零星分布了几户人家,可宋家住得靠里,要是出了点儿什么事大声呼救都未必有人能够听得见,姜荷莲子想想就觉得不放心。于是,她就让钱家人住过来,开医馆的同时顺便和宋家人做个伴儿,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姜荷莲子要租房子,赵永忠夫妇自然没有不应的。外人不知道,他们还不清楚,这里面可有三成是姜荷莲子的呢!因此,不要说是租了,就是直接白拿,他们也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刚才如果不是宋老爷子一直在念叨着“无功不受禄”,对不收房租一事大感过意不去,看在姜荷莲子的面子上,他们甚至想把房子白送给宋家人。

    现在听说姜荷莲子还要给租金,赵永忠夫妇连说使不得,很坚定地拒绝了。

    姜荷莲子就解释说,她手持这份产业的三成干股是一回事儿,租用里面的产业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可任凭姜荷莲子说破了嘴皮,认死理的赵永忠夫妇就是不肯收她的租金。后来还是一旁的赵三娘站着听了半天,好像有点儿明白姜荷莲子的意思,才开口劝说她爹娘收下。

    赵永忠夫妇都是没有主见的,赵四娘在时,一切全听赵四娘的。如今赵四娘不在,大事小事就全靠赵三娘拿主意了。

    听了赵三娘的劝说后,夫妇二人心有灵犀,皆想:姜荷莲子家可不是拮据的宋家,她家那春华堂办的有声有色,这点儿租金对她家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既然三娘让收,那就收了吧。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始招租

    尽管大夫们都说宋氏身体康健,孩子也很结实,可姜荷莲子还是怕她娘和孩子出什么差错。这些天来,姜荷莲子一直留在家里守着宋氏,哪怕是她娘顺利生产后,她也没离开家半步,根本没心思打听赵四娘走了之后她家的生意在怎么做。

    可从这件事情上她算是看出来了,往后生意上的事儿就别和赵永忠夫妇谈了,有事直接找赵三娘就成。

    于是姜荷莲子就直接对赵三娘说,这一片可以开始招租了。

    赵三娘疑惑道:“招租?会不会太早了点?我记得四娘说过,城外的产业除了作坊外,其他的盖好之后都放着别动,得等到时机成熟才能招租。”

    先前赵四娘在家时,赵三娘只负责城里的吃食生意,基本上不会去过问其他生意。后来赵四娘不声不响就走了,家里所有生意一下子就都压到了赵三娘手里,这让毫无准备的赵三娘一下子慌了手脚。她摸索了近两个月,才把家里那些千头万绪的生意稍稍理清了。可纵使赵三娘再能干,她也只能把城内的生意管好,就顾不太上城外那些产业了。

    一直以来,她只是按部就班地指派人手按照画好的图纸在城外搞建设。至于建完了该怎么处理,赵三娘整天忙得要死,可没那闲工夫去细想,就记得赵四娘以前说过“放着别动”,那就按她说的办好了。于是,那么多盖好的铺子、宅子和仓库等等就白白放在那儿积灰。

    姜荷莲子道:“城外的产业一直是我和四娘商量着办的,她的意思我清楚。她说的‘放着别动’是指东城外那一块,其他地方既然建好了,那就直接租出去。”

    赵三娘以前是无暇顾及,这会儿听姜荷莲子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么多产业白白放着不是个事儿,便立刻着手进行招商。

    招商的过程中,赵三娘听从姜荷莲子的意见,全是签的两年以下的短期租约。

    由于租约短、位置偏,尽管那些产业都是难得的好房子,出租率还是很不理想。远的不说,就说宋家所在的那一片,只租出去了不到一成。

    不过赵三娘一点儿都不着急。因为姜荷莲子说了,最多再过两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大家会争着抢着租自家的房子。

    赵三娘很相信姜荷莲子,一如她很相信自家小妹。

    匆匆数月,转瞬即逝。

    在没有赵四娘的日子里,赵四娘家的生意并没有变得萧条。通过姜荷莲子的帮助下,赵三娘不但撑起了这片家业,还有渐渐有了欣欣向荣之势。

    这月初二,赵三娘坐在赵家铺总号里对账。

    自家生意越做越大,账也越来越复杂,每到这个时候,赵三娘就感觉焦头烂额。这两天她总在想,要不花钱请个账房先生回来,要不就从自家伙计里选几个可靠的出来,总之,这么多账务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肯定要找帮手才行。

    就在赵三娘苦思解决之道时,忽然赵三郎冒了出来,只听他主动请缨道:“二姐,还有哪些账本没看完,我都替你看了吧!”

    如今赵三郎和赵四郎一起进了幽州最负盛名的陶山书院读书,每天都跟真的一样背着个书袋按时上学。这学上得怎么样,他们家最有文化的赵四娘不在,其他人无从得知。不过正式读书之后,赵三郎的算学本领更加精进,赵三娘要看上老半天的账本,他一炷香的功夫就能看完。

    只是赵三郎算账本事虽高,却很少施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