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难。
姐姐作为一朵花都能动情,何况原本是人的她。
她也喜欢他赏花时的温柔,喜欢他看书时的认真,喜欢他品茶时的闲逸。
只是,她明白她和他不可能。她和他不仅不是一个世界,而且不是同类。
她对他理智地按下了心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姐姐喜欢公子,想要和公子在一起,必须尽快修炼成人形。
姐姐为了早化人形,想出办法,央求她将灵气传给她,好让她尽快修成人形,能与公子在一起。
她想了想,觉得自己毕竟只是做梦,化不化人身,是生是死,都无甚影响,便答应了。
自那后,她每日将自己吸收到的精华灵气渡给姐姐。姐姐花开越来越盛,她却越来越蔫,且有闭合之势。
她越来越蔫,反而惹得公子越来越关注她。
公子又是为她施肥洒药,又是为她遮阳挡雨,还抚琴给她听……
狂风暴雨时,公子都会过来陪她,为她打伞,和她说话,关心安慰她……
公子对她越来越好,姐姐却越来越沉默,甚至都不大理她了。
两年后,姐姐终于化作人形。
而她也瞬间枯萎,只留灵魂意识寄身之地的花蕊。
姐姐化作人形,飘立公子船头,说要报恩。
公子问姐姐他对她有何恩?
姐姐怔了一会后,道:“莲儿因病枯萎,公子每日关心照顾,才让莲儿有幸存活……莲儿化作人形在公子面前现身,就是想报答公子救命关心之恩……”
“不必!”公子冷冷拒绝后,便要划舟而去。
姐姐立在船头却不走。
公子语气更冷几分:“若真心想报答,就不要缠着我,让我困扰,请姑娘离开。”
姐姐难堪之下,终于在船头消失,回了自己的莲身之中。
公子平日温润如玉,她从未见过公子如此冰冷。
她想,也许她从未真正了解过他,姐姐亦是。
未真正了解,她们姐妹俩便对一个人动了情。
几日后,姐姐突然发狠将她的莲身折断。
她无栖身之处,灵魂便在空中飘飘荡荡。
飘荡之时,她看到姐姐以栖身之处被毁,无处栖身为由,想赖着公子,住在公子房间。又被公子拒绝。
公子来到她被毁的莲身处,淡淡问姐姐:“并蒂之莲,为何一朵盛放,一朵枯萎?”
“那朵盛放的得了莲儿的养分与天地灵气……所以莲儿才……”
“你为何不与她争夺?”
“那朵与我并蒂同生,是我的妹妹,我又如何忍心与她抢夺?”
“她那样伤害你,不若我帮你把她毁了。”公子说着就要毁姐姐莲身。
姐姐急道:“不要!公子不要!莫伤害我的……我的妹妹……求公子了!”
“我还是为你报仇吧!”公子执意要辣手摧花,被姐姐施法术挡住。
“公子怎如此残忍无情?莲儿看错公子了。”
“此花身其实是你的罢?那朵枯萎被折,莫不是姑娘的杰作?”
“公子您怎可乱说?”
“哼!你以为小小法术便可以挡住我?不管花身是谁的,我想折便折。”公子似有防妖法之物,手不受姐姐法力阻挡,还是折了上去。
“不要!我说实话!这是我的花身,不是我妹妹的。公子莫折,折了不出三日,莲儿便会魂飞魄散,公子心善,放过莲儿吧!”
“你妹妹呢?没有花身,她会如何?”
“不出一日,便会魂飞魄散。”
“让她栖身你的花中,我便放过你。
“……好!”
后来,她栖身姐姐花中,灵气滋养,两年后,亦化作人形。
化作人形后,刚在公子面前现身,公子便将她招在面前,主动找她索恩:“过来报恩!”
“公子,您不是不喜欢别人报恩吗?怎么如今……”
公子眼淡淡一瞟,她立刻改口,“公子要君儿如何报恩?”
“救命之恩,当……以身……嗯,什么来着?”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公子。”
“好!你说的,就以身相许。我同意了!”
“……”公子怎么如此无赖?
“公子,君儿想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问!”
“公子当初如何识破姐姐的谎言?”
“喔!直觉……”
“……”公子这么相信自己的直觉,是好还是不好呢?不过公子不愧为公子,直觉真是准!
公子要和她成亲,姐姐愤愤地诅咒:“你们就等着雷劈之刑吧!”
人妖相恋,天打雷劈!
成亲之日,他们果然遭了雷劈!
他本来护着她,为她挡雷,她却在雷劈下的最后一瞬间反身为他挡了雷。
消失之前,她在他耳边轻轻道:“公子莫要伤心,莫担心君儿,君儿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君儿在这个世界消失,在另一个世界会好好活着……公子等我!”
从梦中醒来,她回到现实。
抚着并蒂莲花的绣图,她试着在莲池边绣了一个自己。
当夜,她又幸运地回到梦里。
她出现在莲池边时,公子正立在池边望着池中莲花。
她走到公子身后,从后轻轻抱住公子,温柔道:“公子,我回来了!这次我是人,真正的人,我们再成亲,也不会被雷劈了。公子,我们再成一次亲,好不好?”
公子回身紧紧抱住她:“好!”
☆、百佛图
刺绣记之百佛图
她是楼凌国蜀中绣城四大绣坊之一顾绣坊坊主之女顾纨,小字纨儿。
她自小对佛菩萨感兴趣,喜欢绣佛图。
二八年华时,她绣了一幅佛图。那佛图乃百佛图,是她以前所有绣的佛图中,觉得最好的,最喜欢的。
绣好百佛图的当夜,她做了一个梦。
梦中,她进入百佛图中。佛境中,有一接引佛将她接引至佛池中一莲花旁,让她坐上莲花,聆听佛音。
她刚入莲花座,她眼前的世界却已变化。
眼前的世界不再是佛境,她的肉身也不再是她。
眼前的世界正闹饥荒,她是一位落难的富家小姐,身边还跟着一个丫鬟。
她们跟着难民,正在一座寺庙前。难民们大多都在向庙中僧人乞讨求救。
寺庙却大门紧闭,并不开门施饭救济难民。
难民乞求良久,不见开门,有的便开始辱骂佛家僧人。可是,寺庙依然紧闭大门。
她看有些难民骂得凶,便对那些难民说:“咱们难民太多,人多粥少,庙里师父必定也是有难处,才不开门救济。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说不定,庙中师父们也在挨饿。”
她说完,将自己仅存的粮钱分给了一些难民。
难民不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