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250
    班子合作过,几家排戏时都挺尊重他们,搞特效搞得一丝不苟。估计拍新戏时认真跟他们说说,演员们也不会到台上乱改戏词的。

    李东阳应了一声“自然”,他又问:“学生是第一回 写戏,不知这里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没有?譬如说写朝廷御史、皇上敕王三娘为贞女这种……”

    李东阳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只要不写明了是本朝就行,这等忠孝节义剧里常有天子赐恩的。不过国朝以来,甚少有写锦衣卫的剧,只怕锦衣卫名声不好,看的人少。你要不改了那谢千户的身份,换个府尹、相公之类?”

    那不好,我们就要洗白锦衣卫!我们就要吹捧谢千户!

    崔燮固执地说:“这是当下的时事,外头百姓们都这么传,咱们是据实而作,何必硬换身份?”

    “外头百姓果然是这么传的?”李东阳笑看向他:“我倒也在外头酒家听过一个锦衣卫智擒黑衣盗的故事,里面那个弹琵琶的王三娘可不是什么贞节烈女吧?我倒不知你这义烈女子故事是哪儿听来的?”

    崔燮理直气壮地说:“用这王三娘为主,不就是为了蹭一蹭《赵五娘琵琶记》的名儿?先生若觉得不好,咱们这戏就改叫《王窈娘琵琶记》,把王三娘的名字改了,别人用的也都是化名,别人就没的议论咱们了。”

    戏里他也没给谢千户起名谢瑛,直接就叫的谢千户。这天底下还不许有几个同姓谢的锦衣卫千户了?

    他讲得如此理直气壮,李东阳无话可说,索性叫他去写了底本来给自己看——他去找找相识的才子写曲子词,总比教坊中那些只会抄套路的乐人强。

    崔燮这算是给自己找了桩活儿干,可他心里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一点都不嫌辛苦。回到家里他就叫人准备了结实的厚纸笺,削好一排铅笔,开始画分镜头脚本。

    也不是什么正经脚本,就是像给高百户排戏时那回似的,设计好背景和转场节奏。

    他头一次写脚本,生怕做得不好,就对着崔梁栋搬来的那几摞院本相比较,先画了不同场面的背景图。画好布景后,再对照着别人的字数估算演出时间,按场景分配时间,设计上场角色,写出宾白的中心内容、在对白里还要预留出曲词的空间。

    写到最后的穿关处,因一般的戏里民女就只有那么几套袄裙,前人的戏里也没有锦衣卫的穿关,他索性就推翻一切,打开硬盘自己强行搞起。

    大女主戏嘛,女主从头到尾就那么几套衣服像什么样?男二号谢千户是灵魂人物,上一次场肯定也得换套衣裳。就连没什么用的男主角也得有套约会的衣裳,不然就真淹没进锦衣卫的背景里了!

    反正他现在有钱,那钱留在手里还得担心崔参议找茬花用,索性就当卖衣料的广告投入了,投!

    他写脚本时都没花多少工夫,给主角们设计衣裳才真全情投入了。大女主王窈娘总得备着十来身衣裳换,头面全要铜包金的,光孝服就要两套!一套是父母刚死时穿的麻质重孝,一套是弹琵琶进京时穿着素白裙,照扒小龙女打扮,不仙就得换主演!

    锦衣卫们大体就穿正当红的改良曳撒。男主和背景板锦衣卫穿丹红,戴乌纱帽,脚踏薄底靴,谢千户有几场需要照显官身的戏,要按品级穿碧绿曳撒,配锦边白斗篷或弹墨斗篷。演到不穿官服的戏份时,男主就换一身风流(便宜)的白衣,谢千户作上官的要穿得端庄些,都穿正红正青的曳撒或贴里。

    不过,为了符合人物原形,剧中谢某千户靴子得做一番改造,叫鞋匠暗加个增高鞋根在里面。

    这个底本他足足搞了一个来月,大纲没写几千字,光画设计图了。李老师连会写曲子的年轻仕子都找着了,就等着他的大纲底本交稿,却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每次问都说还差一点没弄好。

    这一点一点地拖着,李老师联系的风流才子们都接别的戏本子去了,他也等不住了,催问崔燮:“你究竟写了多少,不是说就写个底本,还等人添改么?看你这劲头,简直是要写成小说了!我看你索性也别排什么戏,你文笔又不差,写出来找个地方印了,倒还比你这苦呵呵的写故事,出的院本又不能算自己写的更强。”

    要说如今也挺流行传奇小说的,他们致荣书斋出个言情小说,至今还有盗印盗卖的呢。不过他从穿越前到穿越后,多少几年都是写议论文的,写小说怕专业不对口。

    再说这戏歌颂的是军民鱼水情,光叫大佬看有什么用,就得叫普通老百姓爱看,叫他们看见缇骑就想到那位秉公执法,爱民如子的谢千户!

    崔燮安慰大佬:“真的快好了,弟子就是想再琢磨琢磨人物。”

    “你是怕人写得不好?”李东阳失笑道:“这怕什么,你先把写的本子拿过来教人写,有不安处我替你改易就是了!”

    然而他……改不动。

    李大佬拿到崔燮的脚本大纲之后才知道,他琢磨的不是人物对话,而是人物肖像。厚厚一本底稿里仅有十来页大纲,剩下的都是各种图,脚本边缘只用线浅浅装订上几针,还可以随时拆了往里加图。

    图案都是用石墨笔画的,并未上色,只在旁边拉出细线指定哪一部分用什么颜色。但即便是这么简单的线稿,画上的人物面庞还是栩栩如生,衣着样式别出心裁,布景精细秀致,看得人叹为观止。

    人物粗看有点像那等学崔美人儿的薄俗画风,但细看就觉着容色更生动。戏中女子虽穿着不同衣裳,梳着各异的发型,也能看出是同一个人;而上场的锦衣卫们虽然皆是一式服色,脸容也微有区别;至如天子、御史这样未必出场的人物,他也细心画了图,配了衣裳。

    画得最好的是却那个谢千户,可真是跟他见过的那个,请了旨巡察京师奸恶之徒的谢千户一模一样!

    李大人不禁再一次怀疑,演这出戏时,戏班里的正末该唱谁。

    崔燮看他不错眼珠地盯着谢瑛的人设图,便上去问道:“是弟子画得不像么?弟子是怕戏台上不合适出现朝廷官服,所以大略改了形制,不然我再拿回去改改?”

    “这是你画的图?不是叫画匠画的?”李东阳蓦地看了他一眼:“早不曾听说,你竟还会作画?”

    早……不是叫人传了个“崔美人”,不洗干净了不敢暴露么。

    崔燮低下头答道:“弟子觉着画画只是小技,不值一提,故而不曾说过。弟子少年时便跟着陆先生学画没骨荷花,后来也只在读书疲倦时作为消遣,偶尔画上几笔,画得并不算好。”

    这若画得不算好,崔美人就该羞死了!

    李大佬把他的本子一合,重重地说:“画得好!连这底本也增色了!你用心做这些日子也不亏,这样的底本,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