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治理吐蕃
    李旦此番前来,就是要说这事儿,他还没有说,武则天就先说出来了,他不得不惊讶。 章节更新最快

    “如此明显的事儿,我怎会猜不出来?”武则天摇摇头,道:“吐蕃拥有高山密林,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即使以大唐之强,以太宗皇上之英明,也是奈何不得吐蕃。若是能灭掉吐蕃,就是铲除一大祸患。三郎这么久没有动静,就是在谋划,想要给吐蕃一个狠的。”

    说到这里,略有些气喘,歇口气,接着道:“五十八万大军,必然是吐蕃的倾国之兵,被三郎全歼了,吐蕃必然空虚,如同不设防。而三郎又生擒了赞普,这可是天赐良机呀,三郎完全可以让赞普来劝降,积石山即使险要,险关要隘不少,也是难挡三郎的步伐。”

    “……”李旦惊得目瞪口呆,下巴都掉到地上了,一脸的难以置信。

    武则天所说,和李隆基的行动完全一致,这也太惊人了。

    武则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果然了得,见微知著,这么快就判断出吐蕃被李隆基灭了。

    “陛下,是不是呀?”李显也是难以置信,忙问李旦。

    “娘,孩儿佩服,佩服。”李旦是心悦诚服。

    李旦他们接到捷报,个个不信,还斥李隆基谎报军情。武则天没有任何怀疑,立时就把李隆基的行动说出来了,他不得不服气。

    “你呀,还愣着做甚?赶紧派宋璟去吐蕃。”武则天没好气的白了李旦一眼。

    对这个儿子,武则天还真是没怎么放在心上。李旦的才华和她比起来差远了

    “宋璟?派他去做甚?”李旦有些糊涂了。

    “还能做甚?当然是治理吐蕃呀。”武则天有些无奈。

    李旦这么一点才华。竟然能当上皇帝。要不是他有李隆基这样一个好儿子的话,他莫想当皇帝。

    “治理吐蕃?不是有三郎和张说么?”李旦还没有明白过来。

    “三郎灭了吐蕃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动静,他会灭天竺。”武则天只得提点一句,道:“以往,灭天竺是没机会,如今机会来了,三郎肯定不会错失这一天赐良机。”

    “娘。这不可能吧?天竺太过偏远,灭了天竺能有甚好?”李显插嘴道。

    “你呀。”武则天把李显瞧瞧,再把李旦瞧瞧,这两个儿子一般货色,没有过人的才华,连如此明显的事儿都看不明白。

    “大唐与大食早晚必有一战,大唐要尽快准备。这准备嘛,除了军械粮草,还有要地的占领,天竺就是一块很好的要地。得到天竺。好处太多了。”武则天提点一句,道:“想想那王玄策。借兵一万,就能横扫半个天竺,如今的三郎,手握数十万雄兵,他能不灭天竺?先派宋璟过去,就是早日把吐蕃之事理顺,三郎好早日出兵天竺。”

    王玄策借兵一万,就横推半个印度阿三,就发生在前不久,这是唐朝的一个传奇故事,一提起这事儿,李旦精神一振,道:“谢娘提点,我这就去做。”

    李旦告别武则天,来到朝堂上,召集狄仁杰、王孝杰、张柬之、姚崇、宋璟,把武则天的意思一说,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对!一定要灭掉天竺!”王孝杰猛的站起身,大声吼道:“灭掉天竺,再与大食决战,大唐胜算大增。”

    “没错!”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和宋璟齐声附和。

    “宋璟,你就赶去吐蕃吧。”李旦道。

    “遵旨。”宋璟领旨后,略一收拾,直奔逻些。

    xxxxxxxx

    逻些,布达拉宫。

    李隆基召集张说、陈玄礼、杨思勖、薛直、苏凡、李宽、张小飞、裴孝恪,以及众将,还有格桑力措议事。

    格桑力措此人精明过人,对兵法很是精通,让李隆基大为赏识,这是一个可造之才。而且,此人忠义,对吐蕃很是忠心,投降后,对李隆基倒也忠诚,是以李隆基让他也参与此事。

    唐朝是一个开放性的王朝,没有民族岐见,只要有才能,都会被重用。比如说黑齿常之、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这些名将,都是异族,却在唐朝取高位。

    “一瞧你们的脸色,就知道你们很欢喜。没错,我也欢喜,灭掉吐蕃嘛,谁能不喜呢?”李隆基话锋一转,道:“灭掉吐蕃不算完,仅仅是开始,我们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主要有两件:一是治理吐蕃,二是灭天竺。”

    “灭天竺?”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大为惊讶。

    灭天竺这事儿,他们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由不得他们不惊讶。

    “没错,就是要灭天竺。”李隆基重重点头,肯定一句,道:“你们没听错。”

    “为何要灭天竺?”张小飞心直嘴快,率先问道。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这事押后再说,先说说如何治理吐蕃。”李隆基道:“打下吐蕃不算完事,只是开始,必须要治理好。若是不能治理好的话,打下来与没有打下来没甚差别。你们都说说,要如何治理吐蕃?”

    打下一个地方,就得治理好,要是不能治理好,与没有打下来有甚区别?还不如不打。

    打下来,不能治理,这是游牧民族的特点,比如匈奴、鲜卑、突厥,这些游牧民族,虽然艳慕中原,想要奴役中原,却是不能治理,只是把中原当作他们的仓库罢了。

    真正打下来又能治理的,应该要算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其集大成者。

    打下来又能治理得好,这是华夏的特点,我们的祖先每征服一地。就能治理好。是以。我们的疆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唐朝有信心治理好吐蕃,就得行动。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张说身上,静等他给出答案。

    张说策论天下第一,文武全才,这治理一事必然要落到他肩上。至于众将,要他们冲锋陷阵,自然是没有问题。要他们治理吐蕃。那就是为难他们了。

    “格桑力措,你是吐蕃人,你以为该当如何治理?”张说并没有出主意,问格桑力措。

    “这……我新降,不好说。”格桑力措想要避嫌。

    “你有甚想法,直接说就是了。大唐之所以强盛,就在于能让人畅所欲言,能择善而纳之。”李隆基鼓励格桑力措,道:“你是吐蕃最贫穷之人之一,能当上将军。所经历的非常人所能及,你的想法见解定有独到之处。”

    “太子如此厚爱。末将就说了。”格桑力措也是一个爽快人,见李隆基是真心诚意要他说话,也不推辞,道:“末将以为,要想治理吐蕃,只需做好两件事就成:一是奴隶,二是世袭。”

    吐蕃是奴隶社会,那些贵族就是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作威作福,不把奴隶当人。

    吐蕃的奴隶制延续到了现代,直到共和国成立这才废掉。

    若是唐朝能废掉奴隶制的话,就能得到吐蕃奴隶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唐朝得到吐蕃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

    吐蕃实行的是世袭制,官位可以世袭,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都是因为祖辈的福荫而成为高官,而不是他们有过人的才华。

    这些人把持了官位,除了作威作福外,没甚成就。

    这就使得那些有才华,而又地位低下的人不能上进,比如格桑力措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

    “好!说得好!”格桑力措这两点建议打在吐蕃的要害上了,要是唐朝做到的话,吐蕃会风平浪静,李隆基、张说齐声赞好。

    “光这样还不够,还得废掉分封,推行郡县制。”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凡胆敢阻挠郡县推行者,杀无赦。”

    吐蕃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问题,分封制也是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吐蕃的那些大臣,都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私军,拥有很多奴隶。

    要想吐蕃稳定,就得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只要此事一成功,那些贵族奴隶主就无法拥有力量,就不能兴风作浪。

    “太子英明。”张说非常赞成这点。

    “还要在吐蕃办学,大建学馆,选聪慧童子入学,学有所成,可以做官。”李隆基又道。

    要想吐蕃稳定,光废除奴隶、世袭、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还不够,还得办学,输出汉文明,让吐蕃人接受汉文明,学习汉文明,把他们同化掉。

    这一点,可是华夏的拿手好戏。

    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研究了中国历史后惊呼:中国一向善于同化征服者。

    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最后被同化了;两宋时期,契丹、女真、蒙古,还有后来的满清,都曾盛极一时,却最终被同化了。

    为何会有这种现象?

    那就是因为汉文明高度发达,远非这些少数民族所能比。

    只要在吐蕃推行汉文明,让吐蕃人成为汉文明的一份子,吐蕃之地就是稳如泰山。

    对于此点,文成公主进藏时就在做了,唐太宗不愧是牛闪闪的皇帝,趁着这一难得的良机,派出大量人手,带来汉文明,一举扭转了吐蕃深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局面。

    有了这良好的开端,要做这事儿,就容易多了。

    大方向确定了,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畅所欲言,最终敲定。然后决定,此事由张说牵头推行。

    张说文武全才,这等治理之事必然是落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