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92章节
    就突然想到这句话,很是不落忍。

    “可孩儿不会种地,也不会饲养牲口,朝廷要养保家卫国的将士,也不能减免徭役,就想到这个法子。让父皇见笑了。”

    刘彻眉头一挑,问道,“你是不是想劝朕止息干戈?”

    “啊?”刘据没明白,眨了眨眼睛,意识到他父皇刘彻说什么,不禁苦笑,“孩儿没有。四夷臣服不止是父皇的愿望,还是孩儿的愿望。”看刘彻一眼,见他没阻止,刘据继续说,“既然父皇提到了,孩儿希望敌不侵犯大汉,咱们也别侵犯敌人。比如西南一些小国。”

    刘彻看得清清楚楚,太子一开始没打算劝他息兵,顿时后悔多疑,“这是你写的?”

    “是的。”刘据见他父皇不想谈论军事,也不再劝,说多了反而适得其反,“父皇如果认为可行,孩儿现在就命人送往周围郡县。”

    刘彻又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到最后,“你没盖印?”

    “印?”太子不解,“只是一块食单,还需用印?”

    刘彻瞬间想收回方才夸他的话,这孩子怎么又傻了,“你不用印,各地郡尉可不信这是太子亲手所写。挂在衙门门口,不出一个时辰就会被人偷走。上面有你的印,没有士兵把手,也没人敢动这块木板。”

    “那……”太子摸摸身上,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一个私章,“这个可以吗?”

    刘彻定睛一看,“还是朕令人给你刻的?就用这个。”说着转身去案几上拿朱砂。机灵的闻笔忙令人把剩下九块也搬过来。刘彻看到十块木板上的字一模一样,饶是听刘据说过一遍,依然感到吃惊,“写很久吧?”

    “没用多久。”太子一边盖章一边说,“也就一个多时辰。”

    刘彻皱眉,道,“半天了,还没多久。”

    “半天是两个时辰。”太子嘿嘿笑笑,突然想起一件事,“父皇,二弟、三弟和四弟快到了吧?”

    刘彻楞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你说闳儿?”

    “是呀。”太子道,“孩儿算过日子,他们上个月中就该受到父皇手谕,月底启程也该到了。”

    刘彻想到上午收到的奏章,笑道,“已经到了,明日进宫。”

    “到了?”太子好奇,“何时到的?”

    刘彻:“晌午,现在在驿馆歇息。”

    太子刘据正想顺着刘彻的话说,不由自主地想到上个月和史瑶以及卫青讨论的事,长远来看皇子留在长安比就国要好,“父皇,他们都是孩儿的弟弟,父皇的儿子,既然来到长安,孩儿觉得应该让他们住在宫里。”

    五年前七岁的刘闳被封为齐王,六岁的刘旦被封为燕王,刘旦的胞弟四岁的刘胥被封为广陵王,当年就前往封地。那时三人年幼,走之前还住在宫里,这几年又没回来过,长安城nei自然没有他们的府邸。

    太子刘据心善,他这么说刘彻又以为他善心发作,看着刘据说,“住在宫里?”最后两个字咬的格外重,提醒刘据有些话考虑清楚再说。

    刘据:“孩儿听说二弟身体羸弱,住在宫里有个头痛脑热的宣太医也便宜。孩儿记得北宫那边好些宫殿一直空着,不如让二弟、三弟和四弟先住在北宫。离大郎、二郎和三郎的百日宴还有半个多月,总不能一直住在驿站。”

    “你真是这么想的?”刘彻最疼嫡长子刘据,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关心其他三个儿子,毕竟他只有四个儿子。

    刘据明白刘彻为何这样问,五年前就是刘彻撺掇王侯将相上疏请他封刘闳、刘旦和刘胥为王,绝了三个儿子争储的念头。哪怕三个皇子是刘彻的儿子,在大义和私情面前,刘彻毫不犹豫选择大义,把三个儿子打发的远远的。

    太子刘据道:“孩儿的太子是父皇封的,父皇心中的太子只有孩儿一个,孩儿又有何惧?”

    刘彻哑然失笑,又忍不住盯着太子打量,“自从当了父亲,你是真长大了。”

    “正是因为当了父亲,孩儿才知道孩儿舍不得以后二郎和三郎去封地。”太子笑道,“孩儿也就觉得父皇必然也舍不得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城的三个弟弟住在驿站。”

    刘彻挑挑眉,盯着太子说,“你这么劝朕,朕现在就命人打扫北宫,明日一早他们仨就能住进来。”

    “整个天下都是父皇的,父皇无需问孩儿。”太子以前或许还有些担心刘彻另立他人,自从三个孩子来过宣室,刘彻三天不见孙子就得问问三个孩子可好,有没有又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