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掉进深海里,是什么感觉吗?”
影片的最后,深深对医生这么说道,同时也是她在阿海死之前,对阿海说的那句话:“窒息,冰冷,痛苦----”
她眼神渐渐有些沉了,沉到极致,透露出孩童般天真的恶。
“----直到最后,到最深的海底,逃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梦见家里多了两只小金毛,我去哪都把它们揣兜里,阿九也一直跟在我身后,醒来好久都还记得那种毛茸茸的触感。我天天都是做乱七八糟的梦,好久没做这样的美梦,幸福o( ̄▽ ̄)o
今天是2018年最后一天,许个愿,希望新年攒齐一个月的小红花,顺便完结!
ps:前面177章写错了,欧洲三大没有提名之说,只要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男女主角自动获得角逐影帝影后的资格。已修改,不用专门回头看。
第180章 舔狗
“我后来遇见很多的人, 他们都很像你,说话的口吻, 还有眼睛和鼻子……”
由夏洺亲自操刀创作并演唱的片尾曲随着医生推着深深在海边渐行渐远而慢慢响起, 西帘回神,重新看向大银幕, 这才反应过来,首轮放映结束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深深的身影逐渐淡去,她身后的海面也跟着淡去。片终字幕伴随着《埋葬》的旋律静静滚动, 很快, 厅内有人从影片剧情中脱离出来, 开始鼓掌。
先是只零星的两三个人, 掌声稀稀拉拉的。紧接着掌声蔓延了整个放映厅,放眼望去, 几乎所有观众都在鼓掌。
----很多时候, 很多场合, 不论国籍, 不分语言,鼓掌是最能表达出认可与赞赏的一种举动。
这个时候, 杨婧从座位上起身, 带西帘和卫时迁去到银幕前,向厅内观众鞠躬致谢。
前来观看电影的要么是寻常影迷,要么是电影人媒体人。见《深海》的导演和两位主演居然都在这里,他们更加用力地鼓掌, 也有人站起身,想上前合影留念。
等掌声平息,众人陆续离场。
距离下一轮放映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但还是有人停下来问杨婧,为什么深深会杀害阿海,明明深深想逃的话,只要再次跳海就够了,阿海那么爱她,相信他绝不会放任那群毒贩继续追杀她。
“你有注意到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在片名之后出现的一行字幕吗?”杨婧答道,“那行字幕就是答案。”
听到杨婧的回答,有多少观众打算再看一遍《深海》不提,总之以小见大,等《深海》正式上映,高票房和好口碑想必都跑不了。
而普通观众都能给出全体鼓掌的反应,更不用提杨女士等人,泪点低的还看哭了。
“好虐啊!”杨女士找出纸巾擦眼泪,然后问杨婧,“阿海最后是真的死了吗?”
杨婧点头。
当然死了。
不然卫时迁的压惊红包是哪儿来的。
杨女士又问:“那深深呢?等深深病好了,她还会回那个大房子吗?”
杨婧答:“这个就要看你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了。”
于是本来就打算二刷的杨女士更加坚定了自己二刷的心思。
好在由于先见之明,杨女士不用像别人一样去急吼吼地排队买票。她一边慢悠悠地准备二刷《深海》,一边继续安利她的朋友来柏林,同时还不忘联系西帘外公,让外公也发动一下他的人际圈,给《深海》进行更好的造势。
反正自家资源,不用白不用。
杨婧听了直笑,连说:“姐,你可真是我亲姐,我替我们发行方谢谢您了。”
杨女士十分随意地摆手:“自家人,客气什么。”
留杨女士等人在berlale past进行二刷,西帘和卫时迁跟着杨婧再呆了半天,就转战柏林电影节其他几处放映地点,如ha der berler festspiele和friedrichstadt-past等,还去了有现场访谈的hua hebbel a ufer 1,来回跑了四天,才得闲看一看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其他作品。
观影的同时,西帘也没忘记看《深海》的影评。
普通人的影评,基本就是好看、演得好、二刷预订等,即便写得稍微长了点,也是夸得天花乱坠,完全的舔狗。真正的影评人则要花费一整个晚上,或者是更久的时间,来对影片的主题、剧情、细节等进行深度分析。
在《深海》首映之前,西帘有整整三年的时间没和大银幕打交道,因此近年起来的影评人她不太认识,也没怎么关注。
她关注的都是以前和杨婧合作的那部犯罪片时认识的。
简单翻了下,这些比较老资格的影评人里有来柏林电影节看了《深海》,也写了影评的。她点开其中最熟悉的一位----逢年过节时会互发红包,还会趁机聊上一会儿的那种熟悉----写的影评,想看看熟人眼中的《深海》是什么样的。
这篇影评的题目非常文艺,叫做“你眼中有深渊,我心里有深海----不剧透浅析《深海》”。
开篇也很文艺,写开幕那个场景很有意境,色彩的完美搭配让人只看一眼就能记住;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懵懂青涩却自然得水到渠成,连他这种看惯风尘的老男人都能看得会心一笑。
紧接着,画风突变,文艺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连尽可能显得平静的字句都掩盖不住的激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