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全送给天草四郎的书,正是历史上太平天国颁布过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修改版,去除了包含太平天国的内容。这两本书是z文繁体的,这个时代中华文化影响很大,日本有很多懂得汉语的人。
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在前期很是能鼓动人心,但是因为不切实际,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或者由于其他主现条件决定了无法实行,太平天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能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纲领,但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战争引向最终胜利。
不过这都无所谓,王越还是将这些精神食粮送给了日本的“太平天国”领袖,毕竟这是两百年后的东西,很先进的好不?
而且太平天国的纲领与义军的主张非常接近,义军更加容易接受。
“非常感谢秀全君的无私帮助!”天草四郎再次鞠躬致谢。
“天草君不必气,本人由衷地盼望有一天主的光芒可以完全照耀日本,一扫黑暗!”
谷秀全做庄重之色道:“天草君,你就是上帝转世来拯救日本人民的,你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你是全日本的希望!努力吧!你一定能推翻幕府的黑暗统治,建立一个全新的日本,最终成为新一代的天皇!”
“天皇?”天草四郎傻眼了,天皇虽然是虚君,但是在日本人心里的地位是难以替代的。
谷秀全也学着日本人的做派向天草四郎郑重地鞠躬道:“加油吧,天草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这个时代的日本天皇在民众眼中的地位,远没有明治之后那么大。日本天皇之所以千年传承,是因为日本是神教国家。天草四郎领导的起义信奉的是天主教义,是与日本神教完全不同的,那么天皇不该换换人吗?
一六三八年,一月一日。
日本原城城中心搭设高台,天草四郎宣布更名为天草时贞,自称是上帝转世的化身,是为大德至圣天王,简称“天王”。
又封手下将领安陪经三为东王,田川洪旭为南王,土井利雄为西王,平秋胜为北王。
天草时贞将义军改名为“天军”,正式提出要通过圣战,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天策军提供的武器已经全部发下,“天军”由军事调查局专员陈应宗协助整编,再通过一些列的造神运动,义军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些拿着锄头的农民军,迅速成为一支有信仰的装备精良的军队。
由于板仓重昌的失败,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震怒,改令老中松平信纲为总大将,抽调各处军马赶赴镇压起义。
一月十日,松平信纲率领的黑田、锅岛、立花、细川、水野、有马等诸侯联军十一万三千人到达原城。
松平信纲首先发动试探性进攻,就阵亡了两千多人,却一无所获。义军有城墙可以依仗,有先进的三七式步枪和火炮在手,仅阵亡八十六人,因此士气大振。
之后松平信纲竟然逼迫从长崎征调而来的荷兰商船提供炮火支援,荷兰商船“巴达维亚号”无奈之下向原城发动了炮击。原城内的义军随即猛烈还击,新嫩的炮手们依靠三七式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将“巴达维亚号”重创而走。
松平信纲这才发现义军的火力不弱,于是下令围城,期待城内弹尽粮绝时再一举攻破。期间幕府军尝试挖坑道破城无效后,又把天草时贞的母亲、姐姐等抓来当人质来瓦解义军军心,也没有奏效。围城反而给了义军熟悉新式武器的时间。
二月二十八日,松平信纲下令发动总攻,义军与幕府军围绕着原城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
一万多义军嘴里念着神的教诲,与十倍于己的幕府军奋勇搏杀。这场攻防战连续打了三天,虽然幕府军队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但是面对依城而守,武装起来的义军竟然伤亡惨重,三天的时间就阵亡三万多人,义军仅阵亡两千五百多人。
面对辉煌的战果,义军越战越勇。三月三日,东王安陪经三率领本部杀出城外,兜击幕府联军后路,火烧联军粮草,幕府联军开始慌乱。
眼看形势不妙,小仓藩将领小笠原忠真首先率领本部退却,熊本藩将领细川忠利紧随其后,熊本藩是此次联军的主力,他们的退却犹如多米诺骨牌,幕府联军终于雪崩。
义军见势全军出击,幕府联军一路丢盔卸甲,大败而走。
以阵亡三千八多人的代价,击败了十一万幕府联军,斩敌四万多人,义军一时间声威大震,各地百姓纷纷来投,义军很快发展到八万人。
三月二十二日,义军包围了熊本城,熊本城是九州大城,而熊本藩也是九州的强藩,所以熊本城的守卫力量非常强大。
惨烈的熊本城攻防战打了半个月,义军由于缺乏训练,终于以伤亡一万五千人的代价攻破了熊本城。
由于伤亡太大,“天王”天草时贞下令屠城,把所有不信天主教的城民全部杀死。屠城的目的就是要抢夺财物,筹集军费用于购买军火,另一个目的就是震慑幕府。
联军大败,熊本城被屠,消息传到整个东瀛,整个东瀛上下无不震动,幕府大惊!
德川家光一面再次组织联军,一面通过长崎的商人向西洋人发出求助,希望能够买到更多的大炮和军火。
义军崛起,熊本城被屠,九洲岛大乱。三月二十六日,又一条消息震惊幕府,平户藩藩主松浦九信以一名自家武士在肥前藩佐贺走失为由,突然出兵肥前藩,占领佐贺城,平户藩实现了初步的扩张。
肥前藩在本时空不算大藩,但是比小小的平户藩实力不知强了多少倍,竟然被平户藩一击即溃,毫无还手之力,领地也被吞并,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