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位爱卿们,在如此多事之秋,朝廷面对的问题日渐弥坚,更需大家同舟共济,共渡时艰,尽可能地削减不必要的财政开支,从即日起,皇家和皇室宗亲就率先做一个表率,除了一些紧要之事,各宫的花销统统减半,皇室宗亲的禄米也统统减半,以便大明暂渡难关。”
此言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一片哗然,更多的还是错愕。
不过,仅仅是失神了那么一瞬间,很快就有人反应了过来,做出了回应,其他人也跟着附和,纷纷躬身行礼,以表达心中的敬意。
“启禀皇上,微臣愿意与朝廷共渡时艰,自愿将俸禄减半....”
“皇上,微臣也愿意将薪俸减半....”
“微臣也愿意....”
......
看到如此情形,百官自愿削减薪俸,崇祯绝不会单纯地以为,这些人都是绝对的忠臣,是真心的,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体恤朝廷的艰难。
否则,要是每个官员都那么好,都是忠臣,大明也不会衰败,直至最后亡国了。
之所以如此,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过是被裹挟了,并不是自愿而为。
当然,也不能否认一点,其中也有心甘情愿之人,真的是忠臣。
群臣的附和之音,宛若山呼海啸一般,声势极为浩大,却又蕴含着某种律动,一浪跟着一浪,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怅然之情,那种几乎于压抑的澎湃之意,有着莫名的激动与悸动。
轻轻点头,崇祯露出满意之色,待到恢复安静之时,又抛出了惊人之语,使得百官再次错愕之时,也浮现出了刚刚的难以相信之色,更有甚者,还有人揉了揉眼睛,掏了掏耳朵,确认自己不会听错了吧?
“各位爱卿,你们的好意,朕心领了,薪俸减半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朕不会答应的。”
崇祯施施然来了这么一句,不等百官反应过来,紧接着,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进而又说道:“而且,关于你们的俸禄,不仅不会减半,朕还会予以提升,进行翻倍。毕竟,你们的那一大家子,都靠着朝廷的俸禄养活。如果接受你们的自愿削减俸禄,不等同于也要接受你们日后的贪污腐败行为。”
就在这时,最先反应过来的几名官员就要说些什么,却被崇祯摆手阻止了,后面的话语更是让那些武将一阵感动。
“禄米减半的事情,不仅是皇室宗亲,还有那些勋贵。当然,凡是出身于武将,凭着军功获得爵位的勋贵,却不在禄米减半的范围之内。”
“毕竟,这些人都是用命换来的军功,那些赏赐与禄米,都是他们应得的,当之无愧。否则,若是同样如此,日后谁还会愿意保家卫国,为大明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
寥寥几句话,顿时激起了那些武将的血性,唤醒了属于他们的骄傲,以及沉埋着的记忆,不再那么自卑,从未像今天这般,以自己身为武将为荣。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武将成为了文官的附属,以军功获得军功,不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形成了一种氛围,反而以武职封爵为耻!
令这些武官心中憋屈与郁闷的不仅如此,还是在于封爵标准的变化,由原先的军功赐爵,变成了现在的武官难封,再大的功劳,也罕有获得爵位者。
当然,这些都是撇开那些世袭的爵位不论的,皇家子嗣的封王,也不在此列。
此刻,听到崇祯的这番话,他们沉寂的心,再次躁动了起来,满血复活,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与肯定,也是朝廷开始重武的征兆,他们的内心怎么可能不高兴?怎么可能不兴奋?
一时间,随着崇祯的话音落下,广场上再次变得无比寂静起来,针落地的声音几乎都可以听到,气氛甚至有一些诡异。
像周道登这样的老狐狸,不同于其他官员,想得更深、更远,结合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们当即就反应了过来,皇上今天这番做法的真实意图。
这是在为对皇室宗亲动手做准备!
给百官的加薪,对于武将的肯定与认可,就是在收买人心,从而将那些皇室宗亲孤立起来,减少对皇室宗亲动手时的阻力。
毕竟,这些官员增加的薪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从那些皇室宗亲剥离而来,他们也是受益者,不可能会反对皇上,从福王与唐王的被削藩,就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看清楚时局的周道登这些老狐狸来讲,还是非常认同和赞赏崇祯的这种做法,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仅仅是皇室宗亲的禄米一项,就占据了大半的朝廷财政支出。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拖欠许多皇室宗亲禄米的基础之上。否则,仅仅是养活那上百万的皇室宗亲,也能彻底拖垮朝廷,无钱可用于他处。
想到这些,明白过来的精明官员,愈发佩服崇祯老辣的手段,风轻云淡之间,在文武百官的拥护之下,就那么硬生生地将皇室宗亲的禄米砍掉一半。
这不是阴谋,根本就是赤裸裸的阳谋,让那些皇室宗亲无处申诉!
然而,随着皇室宗亲禄米的庞大财政支出得到缓解,又生出新的难题,禄米减半的那些皇室宗亲,还有那些好久没有拿到禄米的宗亲,如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或者落草为寇吧?
毕竟,每个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何况,还一个个大活人?
周道登等人的心里刚冒出这个疑惑,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接下来的话语,使得他们的眼前一亮,不易察觉之间,彼此对视一眼,脸上的佩服之意愈发地明显。
“还有,从即日起,凡是自动放弃爵位的皇室宗亲,愿意成为普通老百姓,将不再受以前的政令约束,可以走出封地,可以游走天下,可以四处经商,更可以参加科举,入仕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