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不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不知道,但是把“bei京保卫战”说成挽救了大明就完全是脸上贴金了。
只要看看当时的局势就知道,也先根本没有能力攻打大明的京城!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北宋的首都保卫战来对比!
北宋实行强干弱枝的制度,其军队分禁军和厢军,这其中禁军在京城,而厢军在地方,他们的主要责任不是作战,他们是杂役军,职责是“供百役”,如壮城军用于修筑城池,可以说战斗力很差,没什么用!
在北宋末年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西军,也就是在陕西和西夏常年打仗的几十万军队!
可惜这只军队一半损失在攻辽战役上了!
另一半“京城保卫战”跑来支援!正是靠着这只军队,北宋打赢了第一次“京城保卫战”!
当时他们面对的对手是灭亡了大辽的十几万金兵,那个时期金兵的战斗力不低于后来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
连弱宋都把都城守住了,更别是明朝了,这个时候明朝可是最鼎盛时期,全国兵力不下百万!
至于对手是也先,跑到京城的只有几万人,战斗力远远弱于当年金兵
而大明的兵力,首先是跑回来的十几万人,这些人虽然没有斗志,但是守城总是可以的!
第二就是来自全国的援军!
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除了京城的三大营,就是九边大军!
这个时候的九边大军除了大同镇有一些损伤,但其余各镇兵力未损,再加上山东、河南等地的军队,大明聚集几十万大军小意思!
另外蒙古大军长于野战,对攻城根本不擅长,呆在京城下不动的话,被明军合围是肯定的。
那个时候的明军可不怕和蒙古人野战,不像崇祯时期,面对八旗军队,明军除了守城竟然没有敢野战的!
这么说吧,也先没想到能俘虏皇帝,他就是来占便宜的,既然抓了皇帝肯定要来京城转转,要好处,至于把京城打下来根本没考虑!
因为打下来也守不住!
至于打下首都明朝就亡了,那你实在是想多了!
汉朝甘泉宫都被匈奴烧了,美国打加拿大结果被英军反扑连白宫都被烧了最后不都没事!
只要九边在,辽东在,连粮食都需要江南支持的首都其实作用没有多大!
面对于谦的严词拒绝,也先也不在意,直接把军队分散打草谷,京城周围这么富,那些庄园防御力可比不上京城,趁着各地援军还没来,能抢多少抢多少!
晚了被明军一合围,想跑也跑不掉了!
对于明英宗这位俘虏,也先也是礼遇有加,因为他知道根本灭不了大明,这和北宋的两位皇帝遭受的耻辱完全不一样!
至于于谦,他也知道京城保卫战肯定胜利,在监视也先军队的同时,对军权进行了致命的改革!
因为他的志向就是“以文统武”!
于谦在原来的“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中挑选了十万的精壮士兵,分五营团操,并把它叫做“团营法”。
随后有吧团营的士兵数量增加到十五万人,分编为十营!
每营一万五千人,每一营任命一个都督,每营的都督下面设置三个督指挥,每个督指挥统领五千人,督指挥下面又设五个把总,各统领一千人,把总之下又设指挥两人,各统领五百人,指挥之下又设管队官两人,各统领五十人。
严格起来说这样的改革没什么不好,他让明朝的军队系统得到了全新的改变,让各级分工明确,等级严格,不至于在将帅传达命令时出现错乱,在交战时,每个部门跟着自己的头目就行。
但是于谦竟然自己直接担任大都督,开始了明朝文人领军的传统!
同时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军中的位置,直接把五军都督府抛开!由兵部管军队的考核升迁!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因为培训方法不同,将门一灭就会失了传承!
而文人,后面排队等着做官的有成千上万,别说土木堡之变死的几十人,就是死了几百人,后面文人只会说谢天谢地,终于死了,位置空出来了。
把五军都督府,搞成一个空架子,于谦还不罢休,他又创立了臭名昭著的巡抚领兵制度,并成为国家的所谓“祖制”!
也就是说把地方上打仗,怎么打仗的权利都交给了巡抚,总兵反而没权了!
如果用21世纪比喻的话,就是打仗由高官,省高官负责指挥,军区司令员只有听命令的权利!
可以说从根本上杜绝了武将上进的道路!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人们不再关心武备,几十年后,连武官自己都嫌自身及不上那些朝上读书人出身的大臣,一个三品的指挥使,见了七品的翰林编修,居然都是大气不敢出!
因为领兵的文官都是考科举出来的,而明朝考的是八股文,全靠死记硬背,很多明代文官别说军事能力了,他们甚至连行政能力都不足,以至于底层吏治被胥吏把持!
这种人治理地方被人架空到还好说,带兵打仗纯粹的找死。
当然这种弊端一开始没有显现出来!
因为除了边关有些战事,内地还是很平静的,也就是对付一些造反的农民,根本不用巡抚出马下面就搞定了!
即使是祸乱东南的倭寇,因为没有形成规模危害不是很大,最后在戚继光等武将主持下也剿灭了!
加上兵权在文官手里大家也放心不用担心造反什么的!
于是大明平稳中度过了一百多年!
但是等到满清崛起开始祸乱东北的时候这种政策的弊端彻底显露出来了!
大明是一败再败,连辽阳这样的大城都失去了,可谓丢尽了颜面!
文官和武将最大的不同,就是笔杆子在他们手里,我们打不了胜仗但可以吹!
当然了败仗是不能吹,大家还要脸,但是小胜可以变成大胜!
一场斩首上百,在以前的朝代连记载都不记载的小规模战斗在文人的笔下竟然成了大捷!
矮个子里拔将军,于是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这三位有一定军事才能的文官被吹成了明末有名的抗清名将!
以至于金大师在《袁崇焕评传》中,都提到了他们,说明末天子的命运不坏,作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当中竟然呈现了三个军事专家,是最有能力援救明代命运的三个人!
惋惜的是,这三人中明代天子罢斥了一个,杀掉了别的两个。
可是你只要研究一下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三人经历的战斗,就会发现这三位名将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最大的功绩就是稳定了辽东的局势,让岌岌可危局势稳定下来!
期间最出名的就是吹上天的宁锦大捷,斩首二百的战斗说白了就是守城!
如果这点功绩也算名将的话,那中国上下五千年名将实在是太多了!
坑杀敌兵上百万的人屠白起、灭五国的王翦,一战歼灭东胡十万骑兵的李牧,追杀匈奴数千里斩首数万的霍去病、决战中歼灭数万匈奴主力的卫青!
七战七捷击败秦军主力的项羽,摆下十面埋伏的韩信,力挽狂澜的岳飞,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的李靖等等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连坚守襄阳六年最后投降的吕文焕能力也比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强多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都是科举出身,熟悉的是四书五经,擅长的是治国安民稳定局势,至于军事方面的能力,抱歉,按部就班的守城他们还可以!
但一旦进攻,那瞬息万变的战场根本不是书呆子能掌控的!
至于被文人推崇的诸葛亮,指挥的时候扇着扇子,显得很文雅!
但是别忘了人家读的可不是八股文,诸葛亮从小学的是兵法,用后世的话来说,诸葛亮是从国防大学指挥系毕业的,这样的人严格起来说是儒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