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州,瑁梁。
周胤绪掀开马车的窗帘,让瑁梁街道上的喧闹与繁华透进车里。因为是赴任,带的东西和人多,周胤绪便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乘马车,行进的速度就慢了些。
周胤绪到瑁梁的时候,已经临近七夕,街上的小贩已卖起了七夕的节物。
周胤绪放下窗帘,将视线转回车内,对着车里一金发蓝眼的小男孩温声道,“阿门,我买个磨喝乐给你玩儿,好不好啊?”
小男孩不太喜欢周胤绪喊他“阿门”,但他还是眨着碧蓝的眼睛,小声问道,“磨喝乐是什么?”
周胤绪笑了笑,伸手抱起阿门坐到自己腿上,掀开窗帘,指着小贩摊上一个穿着荷叶半臂衣裙的小泥偶解释道,“就是‘磨目侯罗迦’,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儿子,这东西在定襄可不准随意在街上卖呢。”
阿门摸了摸胸前的十字架,小心翼翼地摇了摇头。
周胤绪也不勉强,把阿门抱在胸前,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理着他的金发。
马车笃笃笃地走得很慢,周胤绪也不着急,似乎他不是来做官,而是来游玩的。
周胤绪先去了周惇给他在瑁梁置办好的宅子安顿下来,再拿着牒册和制授书去了瑁梁府衙。
周胤绪到瑁梁府衙时,府衙中只有零星几个衙役,以及一个负责给他办入职手续的小吏。
小吏对周胤绪的态度还挺热情,办手续的动作也很麻利,办完后,还笑眯眯地加了一句,“周大人,小的给您去‘公使库’里换套新桌椅摆上罢?”
周胤绪知道这是官场规矩之一,“椅子”和“位子”意义相近,因此新官往往不用上一任的旧桌椅。
但周胤绪却不急着换这把旧椅子,他扫视了一圈四周,道,“不忙。”他确定府官确实都不在后,才道,“今儿并非休沐日,为何两位大人都不在府衙中?”
小吏回答道,“范大人与宋大人都下乡去了,周大人若想见两位大人,且在这儿等等罢,小的给您端碗茶去。”
周胤绪见他就要起身,忙追问道,“下乡?下乡作什么?”
小吏道,“就为了征民夫的事儿。”
周胤绪一怔,“两位大人亲自下乡征民夫?”
小吏笑道,“那哪儿能啊?两位大人是下乡坐镇去了。”
周胤绪不解道,“为何要下乡坐镇?如何不能在府衙中办公?”
小吏叹了口气,道,“唉,周大人是定襄人,不知道我们西北这边的乡间民风彪悍,两位大人若不亲自下乡坐镇,恐怕入了冬,这民夫都还没征齐。”
周胤绪心下一惊,“琅州竟有乡民敢拒征徭役?”
小吏道,“周大人您刚来不知道,为了这征民夫的事儿啊,范大人与宋大人前前后后已经下了七八回乡了。”
周胤绪一听,就知道其中问题不小,他有些不安,“两位大人如此勤政爱民,我如何能置身事外?”
小吏以为周胤绪要立刻下乡去找范垂文和宋圣哲,忙阻拦道,“周大人莫急,两位大人知道您今儿要来,才吩咐小的留在府衙中侯着呢。”
周胤绪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道,“好罢,既这么说,你就先帮我把桌椅换了,再端碗茶来罢。”
小吏应了是,立刻帮周胤绪去换了桌椅,又泡了茶来。
周胤绪道谢后接过茶碗,刚掀开茶盖子,就“哟”了一声,“脑麝香茶?”
小吏道,“是啊,咱们这儿泡茶的法子和东边不太一样,周大人将就着喝罢。”
周胤绪抬头看了他一眼,“龙脑香产自西海婆律国与三佛齐,在定襄可贵得很呢。”他装模作样地盖上了茶碗,半真半假道,“这么名贵的茶,我可不敢喝。”
小吏笑道,“周大人但喝无妨,这是公使库中的茶。”
周胤绪道,“是么?”他又掀开盖子,吹了吹,感叹道,“瑁梁果然是西北首善之地。”他呷了一口,“莫非是乡民太过富裕,才不肯作民夫,须得范大人与宋大人亲自下乡督促吗?”
小吏道,“倒不是这样。”
周胤绪又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那是怎样?”
小吏不答,只笑嘻嘻道,“周大人可喜欢这脑麝香茶?”他压低了声音道,“周大人若喜欢,小的便去公使库支几盒来包了,给周大人回去细品。”
周胤绪扬了扬眉,又盖上了茶碗,搁在桌上,“既然这茶就在公使库中,我每天来泡一碗就是,何必多此一举?”他想了想,又道,“不过,我初来乍到,不熟悉西北风俗,有心婉拒,又怕,”他意有所指道,“驳了旁人的好意呢。”
小吏连忙点了点头,“小的明白。”他也想了一想,才道,“都怪小的思虑不周,周大人是定襄人,哪里喝得惯这香药制茶?”
周胤绪垂眼道,“我从定襄出来时,却没想到这一节,不知琅州买不买得到我在定襄喝惯的茶?”
小吏道,“是啊,不如小的给周大人包几盒定襄人常喝的茶带回去罢?”
周胤绪又端起桌上的茶碗,只是这回却没有掀开茶盖子,“那就麻烦你了。”
小吏道,“周大人客气了,以后您有话,尽管吩咐便是。”
周胤绪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碗边缘,“哦,我也,也没什么话。”他朝小吏笑道,“范大人与宋大人都忙着,想来你也不清闲,还特意留下招待我。”他又把茶碗放回桌上,“既如此,我就不扰你了,你去包茶罢,我拿了茶再走。”
小吏忙应了是,转身立刻去拿了包好的茶盒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周胤绪。
周胤绪拿起,道了谢,转身出了府衙,上了轿,往自己宅子去。
一起了轿,周胤绪就立刻打开了手中的包裹,包裹中是三只茶盒,头两只装满了脑麝香茶,而最后一只,装的是一沓地契与田契。
周胤绪翻了翻,轻笑了两声,又把东西按原样儿放好,把沉甸甸的包裹放在一边,掀开轿帘吩咐道,“去摊子上买个磨喝乐,再买一斤乞巧果子……唉,好不容易出了定襄,我可要好好享受一番这瑁梁风景。”
————————
————————
1“磨喝乐”是梵文a的音译,佛教特色,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唐宋时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
2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3公使库掌收支公使钱及公用银器什物的仓库。
4“脑麝香茶”的配方,出自陈元靓的《事林广记》“脑子随多少,用薄藤纸褁,置茶合上,密盖定。点供自然带脑香。其脑又可移别用。取麝香壳安罐底,自然香透尤妙。”
5龙脑香是非常名贵的一种香药,产地是东南亚的婆罗洲北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地区。
在西汉的时候已经传入中国,《史记·货殖列传》“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这里面的“果布”,就是马来语“kaur”,也就是龙脑香。
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生西海婆律国,婆律树中脂也,如白胶香状,味苦辛,微温,无毒,主内外障眼,去三虫,疗五痔,眀目镇心秘精。”
“婆律国”是baros的音译,这个地方是东南亚苏门答腊岛西岸海港。
“三佛齐”是梵文srivijaya的音译,也是苏门答腊这一块。
龙脑香在宋代是非常非常贵的,属于上层阶级用的奢侈品,《宋史》“熙宁元年三月,英州因雷震,一山梓树尽枯而为龙脑,价为之贱,至京师,一两才值钱一千四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