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西郊,沿着渭水河岸,崭新的工坊拔地而起。工坊与工坊之间,排列整齐,道路想通,远远望去,好像一座构造精密的军营。
工坊的最前沿,乃是内史划拨的宅院,宅院的大门,装饰一新,上悬一道崭新的花梨木牌匾,上书“皇家铸币坊”五个大大的篆字。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秦国的书法家程邈的真迹。
程邈本为陈仓小吏,负责管理粮仓,没有及时堵塞仓库中的老鼠洞,犯了《仓律》,下到狱中。
蒙毅升任廷尉,主管整个秦国的司法。蒙恬到廷尉府的时候,无意间瞥见程邈乞鞫的奏书,写得真叫一个漂亮,赏心悦目。
刚好蒙恬新建皇家铸币坊,需要征调大批人员。蒙恬大笔一挥,程邈就成了铸币坊的一员。
“程邈,五铢钱上的文字,你设计得怎么样了?”
铸币坊官署内,蒙恬坐在主位上,右边坐着乌怀,左边坐着准备戴罪立功的程邈。
“武威侯提出的天圆地方四个字,我一直在想,是用大篆,还是用小篆。”程邈跪坐在地,心里充满感激。到了铸币坊,蒙恬没有拿他当罪犯看待。
“周朝用的大篆,六国贵族都认识。秦国的小篆,今上推行于天下,按理来说,五铢钱上应当刻上小篆。”
秦半两钱太重,蒙恬决定直接采用后世流通最久的五铢钱标准。铸币坊内,乌怀、程邈等人,很快习惯了五铢钱的称呼。
“那刻上小篆不就行了吗?”乌怀笑道。
五铢钱的钱样,由蒙恬亲自设计,改变圆钱圆孔的传统,变成圆钱方孔,以符合天圆地方的传统哲学。
蒙恬已经征召叔孙通到铸币坊,研究古代典籍,为外圆内方的五铢钱寻找哲学上的依据。
“天圆地方”这四个字,不仅仅代表着四个字,更是代表五铢钱的铸造,符合华夏人的传统观念。
“可是在我看来,小篆还是有些复杂。”
程邈长期担任小吏,需要书写大量的公文。秦律要求,事事都要留下备券,以待查验。秦国的官员,每天都在和文牍打交道,工作一点都不轻松。
实践中,程邈加速书写公文的时候,讨巧之下,发明了一种更加简便的字体。只是这种字体,能不能得到咸阳的承认,程邈心里还没有底气。
“程邈,你心里有何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无论对错,我都不会怪罪。”
察觉程邈欲言又止的样子,蒙恬开口鼓励道。
“武威侯铸造五铢钱,通行天下。天下黔首使用五铢钱,每日面对五铢钱上的刻字,那么,这刻字得越简单越好。越简单,黔首就越容易识别。”
见蒙恬如此说,程邈再也没有顾虑。
“你是说,你想在五铢钱上刻上比小篆还要更简单、更容易识别的字体?”乌怀满脸止不住的诧异。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官员每日书写大量公文,秦国的文字不断简化。如今的秦国小篆,比起六国的文字来,不仅形态上更美,也更加容易识别。乌怀没有想到,一个小吏,竟然敢声称,还有比小篆更优秀的字体。
“这是我在抄写公文时偶然写就的。”
乌怀的反应这么大,程邈显得有些不自信。
“哈哈,程邈不用感到惶恐。”蒙恬摆手笑道,“我始终相信,越是简单实用的东西,越是能够长久流传。仓颉造字以来,先有甲骨文,后有金文,再有大篆,到小篆。文字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简化,变得更加实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代替小篆的字体,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秦国兼并天下后,在李斯的主导下,推行统一天下的各项制度。这些措施,一时间显得有些急切,但蒙恬不得不承认,秦国推行的制度,能够长久沿袭,获得“百代皆行秦代法”的成效,跟秦国制度的内在合理性脱不了关系。
以统一文字为例,秦国的小篆,比山东六国的文字辨识度高,书写容易。此后出现的隶书,书写更加简便,形态优美,符合人们的审美,写起来更加省力。
这样的文字,自然能得到人们的普遍使用。
蒙恬铸造的五铢钱,外圆内方,外观优美,用铜少,铸造简单,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契合人机舒适的原理,可以预见的是,外圆内方的五铢钱,比列国铸造的钱币,要更加优人一等。
“程邈,你发明了什么字体?写出来给大家瞧一瞧。”
蒙恬丝毫没有坚守秦小篆的自觉,反而对即将新出现的字体,隐隐有些期待。
“我这就写给武威侯查验。”
蒙恬的态度,不似乎作伪,程邈感到大为安心。
片刻过后,早有铸币坊的奴婢,端来笔墨,摆开一片方形的杨木板。
秦汉时的竹简,有的用竹子制成,有的则用木片制成。秦国的官员,平常书写打草稿,不会用串成的竹简,而是用厚厚的木板。
写完后,用削刀刮去,还能继续写,不至于太浪费。
生产力低下,逼得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节约一点。
程邈伸出右手,拿起毛笔,蘸上墨水。目光紧紧的盯着杨木板,全神贯注,手腕连连挥动,片刻之间,杨木板上出现了四个崭新的黑字。
这四个新字,字形宽扁,横画长,竖画短。显得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带有小篆的痕迹,却与小篆又大为不同。
仅仅看了一眼,蒙恬心里瞬间明白了。
后世的隶书,就是眼前的这个程邈发明的。
“天圆地方,这样写出来,果然别有一番风味。”蒙恬赞叹道。
“是啊,比起小篆,确实更加容易识别。”乌怀手里抱着杨木板,拿在眼前,细细的欣赏,越看越有味道。
程邈善于书法,小篆写得极为优美。以他的笔力,写出来的隶书,若是传到后世,历史地位还要在极大书法名帖之上。
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让程邈抄写古代典籍,然后埋藏起来,留给后人。
突然,蒙恬心里升起了这个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