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2章:年度订阅
    刚开始,京城的百姓们对报纸这种新奇物件,心里都有些怀疑、犹豫,想先观望一番再做决定,有的人见到大声吆喝贩售的报童甚至会直接躲开,生怕这是厂卫新招的眼线。

    只有寥寥数人敢于上去“吃螃蟹”,这些人也是《京师日报》的第一批顾客和读者,而且就后来事情的发展而言,顾客并不一定是读者,读者也并不一定是顾客。

    开始买报纸的自然是识文断字的人,买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能获得不少近些天的信息,尤其是上面印着圣旨,花十文钱就能买来,那真是太超值了。

    西向城门紧闭,不得轻易进出,大家对此都是忧心忡忡,害怕祸从天降,等到大难临头再想出路便为时晚矣,所以市井上流传着各种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不过由于版本过多,不少都自相矛盾,几乎都不足为信。这让士绅商贾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头烂额,担心自己成为太子的下一批猎物。

    只要还有门路的家伙,都会花数百乃至上千两银子从官吏的朋友那里来打探风声,不管消息真伪,买的就是一个自我安慰,不然都会夜不能寐。

    打探过程中被诓骗了的土豪也为数不少,可当下局势如此瞬息万变,不花钱买消息便相当于坐以待毙,在家里等死了,没人会再吝惜钱财。

    等到中午时分,由于第一批读者早已讨论完毕,在各自的土豪圈子里有了不小的反响,《京师日报》便开始产生口碑效应,街头的报纸直接卖到脱销。

    首批上市的有五千份报纸,针对的目标受众是中上收入人群,每户买一份的话,数量已经不少了。

    可是问题就在于,头版印的是圣旨,在目标受众被流言打动,意识到圣旨的好处之后,几乎每家都会买十份,二十分,乃至五十份,甚至一百份。

    更有甚者声称此报便是针对百姓可用的“丹书铁券”,传到某太子耳朵里非震惊到石化,不可。

    十文钱一份的“丹书铁券”……

    这特么就算是批发价也没这么低啊?

    胆敢降低皇家护身符的价格,你们到底还要不要脸了???

    一些迫切希望保住全家性命的土豪,直接给几两银子,让家丁把报童所携带报纸悉数买下。

    每个报童根据个人的身材体力差异,也就能携带五十至一百份报纸,列装了一个装有白开水的竹筒水壶和两块烧饼。

    背后背着雨衣和斗笠,中午就在街头解决午饭,卖光了才会回到印刷厂领报纸,如果天色已晚就可以直接下班休息了。

    但第一天发生的事情,就远远出乎了卖方的意料,到中午的时候,五千份报纸已经被哄抢完毕。

    “甚么时候印好啊?”

    “是啊!给个准话啊!”

    “家主还在翘首期盼呢!”

    “谁家不是啊?”

    “这都半个时辰了……”

    数百名家丁聚集在报馆门前此起彼伏地发着牢骚,如果不是大家只是嘴上嘟囔一番,附近负责维护秩序的锦衣卫就要当场将其拿下了。

    报馆虽然不是官方衙门,只是名义在通政司注册了,实际是自负盈亏的私人媒体,不过由于创办者是永安公主与驸马爷,所以厂卫都会严加保护。

    根据之前的夫妻分工,永安公主在自家府邸里负责数钱记账,驸马巩永固则要常驻报馆,来运营和指导日常工作。

    眼下报馆只有一名主编和四名编辑,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负责圣旨和政令的,有负责奇闻轶事的,有负责科技解读的。

    主编便是湖广巡抚方孔炤的儿子方以智,今天二十有八,与巩永固算是笔墨朋友,此番赴京赶考,便被驸马爷拉来做了主编。

    由于家父就是巡抚,所以方以智对官场的黑暗是非常清楚的,但有父亲作为榜样,他还是立志打算步入仕途,以安一方百姓。

    但巩永固也有自己的一番说辞,今年殿试不同往年,若是他不懂其中奥妙,难免会名落孙山,不如在报馆盘踞一年,等掌握了相关门道,明年殿试必定会一鸣惊人。

    方以智年少时随父亲游历多地,又饱读海内书籍,自认为有些才学,但架不住驸马爷的一再劝说,而且巩永固对其还透露了一个绝密消息。

    翰林院与国子监的某些人勾结在一起,妄图在今年殿试上徇私舞弊,所以他最好不要参加,否则不但不能金榜题名,反而会连累到令尊。

    方以智思前想后,最终只得忍痛割爱,打算先在京城暂居一年,看看今年殿试的题目再说,不过在报馆当主编也是一个不错的差事。

    驸马爷一次性支付给他六百两的年薪,而且管吃管住,就住在自家府邸,主要是害怕做到半道撂挑子,忽然不干了,那他还得重新找人。

    对于这份新工作,方以智也没有让重金聘请他的好友失望,每份文章都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进行审核,连太子引子仙界的标点符号都是从头来学。

    方以智也对报纸这种新鲜事物抱以极大的热忱,内容包罗万象,渠道通达万珉,从此之后,贪官污吏在不敢巧立名目,确系为一款普惠百姓之佳品。

    太子监国之后发布和实施的诸多举措,方以智是十分赞同的,与他实现筹谋好的部分愿景算是不谋而合,所以在报馆做主编不光有成就感,还隐约显现出一丝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成立科学院,招收相关人员的事情,由于涉及诸多西方科技,他也是非常感兴趣,经过太子的许诺,今后可以对其特批,进行调职,在科学院为其找一个合适的差事。

    通过与驸马爷多次的沟通,以及晚上夜深人静的沉思,方以智发现自己似乎更适合编辑或科研工作,要么以正视听,要么福祉百姓,对于乌烟瘴气的官场倒是不那么上心了。

    “静一静!此地乃是报馆,不是印刷之地!”

    一个门卫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只得出言安抚众人。

    “我等非要执意叨扰,只是奉家主之命前来买报,不然实在无法交差啊!”

    “是啊!是啊!”

    “皆是如此!”

    门卫的一席话不但没起作用,反而激发起了众人的埋怨。

    他们不敢闹事,也不想闹事,可买不到报纸的话,回去还要被主人一顿痛骂。

    大家的主人们都在翘首期盼十文钱一份的“丹书铁券”呢!

    趁着这个百年不遇的天赐良机,好拼命囤积……

    巩永固与方以智都听见了外面的嘈杂声,驸马爷一看报头便知道了问题所在。

    报纸有名称、时间、日期、版数、主办方、创办人、主编,甚至连标点符号的解释都有了,报馆的位置也刊登在上面了,唯独没有印刷厂所在地,这就让买报的人都涌向了报馆。

    但这里并不能印出成品报纸,大家就堵在门口到天黑也是无济于事的,巩永固便吩咐门卫将印刷厂的位置告诉大家,让他们去印刷厂等候。

    即便如此,也要优先报童,不会让印刷厂自行贩售,根据某太子的最高指示,每个环节必须各司其职才行。

    报童是报馆的人力资源也是流通渠道,即便有的酒楼茶馆关门歇业了,只要报童还在,就不会出现没有销售点或者重建销售网络的问题。

    如果出现瓢泼大雨不能在街头贩售的天气,报童还可以跟着送报纸的马车,充当搬运工,向各个固定网点运送报纸。

    这些半大孩子今后除了卖报,还可以卖些烟草和其他商品,将他们部署在京城大街小巷,便是一张不错的情报网,运作成本非常低廉。

    “从现在开始,接受各家之年度订阅!”

    从里面出来一位编辑和一位账房先生,身边跟着两位伙计,当众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敢问何为年度……订阅?”

    好消息把家丁们弄得一头雾水,完全听不出好处,都是面面相觑。

    “便是在此向报馆缴纳一年的报纸费用,不论风霜雨雪,报馆均会派人送报上门,无须排队等候,也无须担心报纸卖光买不到!”

    巩永固本来没打算直接上套索,不过见到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便想起了某太子的计策,似乎可以试上一试。

    “此事还须小人禀报与家主!”

    一份十文钱倒是不多,可天天都买的话,全年下来便是三四两银子,决计不少了,若是银子继续贬值,上五两也说不定。

    来的大部分都是家丁,根本就没有拍板的权力,都要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主人,等到同意之后才能回来订阅。

    “让开!让开!某来订阅~!”

    人群里面当然也有说了算的小土豪,兜里有钱,便气势甚大,出于炫富的心态,走起路来好像跟螃蟹一样。

    “敢问这位仁兄,一份报纸若是定一年,是何费用?”

    先得问清楚价码,然后对照兜里的银子,再想如何下订。

    “乃是三两六钱银子!”

    对于同意成为年度订阅的忠实客户,就可以享受零抹去的待遇了,报馆还会自行承担银子贬值的耗费。

    “那就订五份好了,来,给这位先生二十两银子,是由报馆每日都送报上门吧?”

    花钱是次要的,土豪最看中的是送报上门这个服务。

    既然花同样的钱,与其派家仆出门去买,莫不如等着人家送上门来。

    这多方便啊,还省去了买不到的烦恼,天天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大事,多舒坦啊。

    “您说的正是,这是找您的二两银子,此为凭据,还须您签字按手印,以便核对!”

    凭据一式三份,报馆留一份,驸马爷的府邸存一份,客户自持一份。

    “……好!”

    由于报馆是驸马爷所创,诚信度非同凡响,这只土豪便毫不犹豫了。

    “您可遣家丁前去印刷厂领取今日五份报纸,或在府上静候报童送报上门!”

    这位编辑特意开具了一份凭据,可以专门用来领取今日订阅的报纸。

    土豪要是太懒,就将凭据交给报童,让报童送报上门就行了。

    这种事,报童是最愿意干的,因为不用吆喝就能落袋五文钱。

    “甚善~!多谢~!”

    土豪顿时秒懂了,报纸说是卖完了,其实根本就还有一部分在惜售。

    这些报纸就是给订阅的顾客准备的,只要交钱订阅,立刻就能领取报纸。

    不过生意嘛,都能理解,各行各家多多少少都有这种事,司空见惯。

    有了第一只“螃蟹”登场亮相,人从里余下的“螃蟹们”便按耐不住了。

    纷纷上去主动掏钱,今天都这番模样了,明天能不能买到都是回事了。

    此事一处,不出半个小时,报馆门前便排起了一字长龙,全都是闻风而来的各种土豪的家丁们。

    他们各自的主人则在轿子或者马车里侯着,等拍到自己了,家丁在禀报,正主再前去签字按手印。

    对于年度订阅顾客,可以每天都能领取现货,但是却不能继续囤积廉价的“丹书铁券了”。

    由于印刷厂产能有限,加班加点,一天一夜撑死也就能一万份,还要给留下一部分零售给普通百姓,所以每家土豪最多只能订阅十份报纸。

    说是每家而不是每位,是因为有的客户企图采取用多位家人排队的方式来增加囤积量,结果被其他客户当场识破。

    还想多买的话,就只能让家丁们早上在街头守候报童,或者在茶馆或酒楼等着。

    有不服规矩的土豪还想炸刺,没等正式发作,便被身边的一群土豪给喷死了。

    报纸都让你买去了,大家还买个屁,收拾的便是你这样有眼无珠的憨货。

    对于狂喷,报馆的门卫与锦衣卫都是不管的,只要别当众围殴就行。

    当着差爷的面,土豪们是不敢讨论朝廷政令的,于是油炸蝗虫与《奇葩镜花缘》就成了他们讨论的主要话题。

    说到吃,众人都是不差钱的主,一个个便立刻变得跃跃欲试起来。

    关于蝈蝈、蛐蛐还是蝗虫在炸过之后更美味,众说纷纭,土豪们都合计回家去挨个品尝一番。

    外形倒是狰狞丑陋,不过真要是像报纸上所说的那样美味,自然不能错过。

    至于那个打赌的郝健,大家认为有了诸多前提条件,花光一万两银子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只要第二期报纸送来,自己必须第一时间看到。

    以后白天就再也不会无所事事了,看完报纸就出去找好友讨论一番,这日子倒是过得有滋有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