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要我们用上所有资源来宣扬赞美这个种彦峰?”高、王两位衙内听了王国舅的话后都是诧异莫名。
“不错!”王国舅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此人文武双全,正面我们确实很难斗得过他,使阴招下绊子到也容易,但却恐被其他的王公贵族耻笑,说我们连一个将门子弟都对付不了,另外西北那位老种也不是好惹的,那可是连童贯都敢忤逆的猛人,老种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了,若是出点事他还不得跟我们拼命!”
“既然这小子在正面和暗地里都不好对付,我们干脆采取迂回策略,不妨把他高高的捧起,京城能人异士有都是,到时候自会有不服气的会去挑战他,他再厉害也会马有失蹄吧,而且出了事也怨不到我们的头上,我这招万无一失的计划就叫——捧杀!”
“如此一来林冲便也用不上了!”高衙内没得到表现机会,心里不觉有些泄气,至于王国舅的计划他根本没功夫细想,京城四少里另外三人都比自己聪明,动脑子的事情从不用自己操心。
“早晚用得上,我们给他造势也需要时间,前几日是不会有人挑战他的,你先派几个功夫差不多的教头去会会那种彦峰,就算不能伤他也可消消他的锐气,哪怕让他连胜几场后掉以轻心也好,届时再让这林教头出场,不愁不能一击命中!”王国舅阴险笑了笑,“拳脚无眼,被弄瞎了弄残了也是他自己倒霉!”。
“国舅爷高明!”王黼的侄子王菓赢拍手叫好道:“武的方面就靠高兄弟了,至于这文的方便不如就由我来安排!”
“如此正好!”王国舅知道这王菓赢虽然和他那个姑父王黼一样,都是肚子里没货的主,但王黼手下却有一批装点门面的酸文人,凭王菓赢的能耐借来十几二十个酸儒也不是难事,就算不能打败种彦峰也能挫挫他的锐气,大宋最不缺的就是文人,只要开了个好头,以后找种彦峰比试的肯定多到拦不住!
就在京城四少与赵元奴各自忙碌的时候,还有一波人也暗自集结起来,那就是以何栗为首的太学士子,何栗听了弟弟的解释后对种彦峰更是无比钦佩,何况这件事还可以说是因为自己弟弟所起,若没有弟弟带路,种彦峰哪会入学第一天就去琼楼消遣,当然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何栗实在不希望像种彦峰这么有才华的人只因得罪了几个恶少就影响举业。
在三苏横空出世之前,蜀中文人在全国士子中的影响还很有限,然而今时今日蜀中士子就算不能执天下之牛耳也相差不远,何栗由于其人品和才学早就被太学士子一致推崇,由他牵头不说一呼百应却也相差不远。
何栗连也就拜访了几位好友,其中就包括南方士子的领军人物潘良贵,从潘良贵缕缕拒绝蔡京的橄榄枝便能看出他对蔡家的态度,如今听说有士子不畏强权竟然狠狠地羞辱了蔡行等恶少一番,潘良贵对此当然也十分佩服,再联系种彦峰当街见义勇为的壮举以及惊为天人的诗情与妙笔,潘良贵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何栗的请求。
其他各地的太学生首领也基本都是这个态度,大家早就对京城四少厌恶透顶,或者说大家早就对蔡京、王黼、高俅等人厌恶透顶,能和这些人作对乃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何况主角还是监生,就算帮也得帮自己的同学不是!
这次学生运动的方向和其他两路人马不谋而合,把种彦峰的名气捧起来,并且将他和京城四少的过节传出去,这样一来那四位恶少再想害人也得掂量下太学生的情绪,一个太学生可能什么也不是,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呢?在大比之年和太学生作对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活动中还有一位叫陈东的太学生,如果种彦峰见了此人恐怕会激动地索要签名,这位大名鼎鼎的陈少阳乃是未来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志向高远的民族英雄,是历史上诛杀蔡京、童贯、王浦等宣和六贼的主要功臣!
………………
睡到自然醒的种彦峰并不知道昨天夜里还发生了这么多事,更不知道竟有三拨人马为他操劳忙碌了大半宿,即便此刻这些人都还在不有余力的为他奔波着,种大少更不会想到他这样的一个外来户,才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已经成为了汴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种彦峰昨日来国子监的时候除了何宇便没和任何太学生有过交流,最高等的学府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要干的事都有自己的目标,毕竟这些太学生和国子生都是骄傲的,但今天却完全变了样,一路走来朝自己点头示意的、笑脸相迎的、甚至热情打招呼问候的都不计其数,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是种大少认识的!
面对别人的热情问候当然也要礼貌的回敬,等进了静和斋在自己位置坐好的时候,种大少觉得自己这张脸都笑的有些麻木了,赶紧使劲揉搓了下僵硬的面皮,搞好了一切有休息了片刻,便见那老学谕也施施然的走进学斋了。
每日伊始的项目仍然是晨读,复习基础知识对过目不忘的种彦峰来说完全等于浪费时间,连打了好几回哈欠才熬到晨读完毕,老学究开始讲解经义了,依然是无比烦闷,因为种彦峰脑中有着许多结合了后世新颖观点的阐述,有更标准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这课自然是让种彦峰感到百无聊赖。
前几项结束后会有一小段休息时间,有了早上的经验,天不怕地不怕的种大少竟然不敢出学斋大门了,生怕再碰到几波打招呼的暴风雨,好在老学谕也坐在讲案后面未动,有这老头在门口坐镇,即便有想和种彦峰“套近乎”的也不敢贸然进来。
接下来便是当堂作业时间,大比之年课程中基础知识的比重相对要少很多,策论这些大项的锻炼往往会成为主流,可惜古代还没有模拟考试这一说法,以至于很多平日里学的很溜的士子,到了考场就立即抓瞎,有些甚至还没开考便先尿了裤子,这并不是笑话,历届考生中穿着骚哄哄裤子却还咬牙坚持的都大有人在,当然也有坚持不了弃权的……
今天老学谕布置的是策,务实策简单来说就是论述实务的对策,在种大少看来不如叫务实策,古代科考一面提倡让人务实,一面却又偏偏喜欢那种花团锦簇歌功颂德的文章,尤其摊上一位如宋徽宗这样的皇帝,实务策光靠针砭时弊是写不好的!
就大宋的弊端而言,绝不只是三冗两积这么简单,若光论述这些谁能比得过两世为人的种彦峰,但考试真要是把这些都写全写实了,其结果恐怕就不只是考试出局这么简单了,一旦惹恼了官方,给你弄个永不入用也不是没可能的,宋仁宗算是少有的仁慈开明之主了吧,他对柳永又如何?硬是让柳三变白白蹉跎了一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