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34节研精覃思嫔拒宁反对派笑里藏刀
“研精覃思,嫔拒宁!”孙嫔对宁小赢笑地说。
“成语释义:精心研究,深入思考。成语出处唐孔颖达《尚书序》。姨姐决定了?”按宁小赢分析,孙嫔会被挤到一个死胡同。宁小赢给孙嫔出馊主意,雇人借迁都路途寻找时机地给胡善祥制造流产祸事,以暂缓孙嫔目前的一个困境。宁小赢解释成语笑地追问。
“是的!”胡善祥一怀有身孕,若生个儿子,孙嫔真只有一条截殉路,才能摆脱人殉制对孙嫔生命的束缚。但孙嫔上善若水的家教,和仁慈面善的品质,坚决地阻止着宁为孙嫔缓解一己私利,制造一场害人未必利孙的祸事。孙嫔想着,没再看宁小赢就果断地说。宁小赢原想随孙嫔来北京的,听姨姐拒绝的态度,就生气地拂袖而去。永乐十九(1421 )年国都正式由南京迁至北平,改名称为北京。这是在南京迁都前一天,姐俩在一起的事。孙嫔拒绝了宁小赢的计策,随朝臣们搬进了北京。朱瞻基给孙家一座豪宅。胡善祥见孙嫔也高兴地一口一个妹地叫,比原来和气多了。可让孙嫔心满意足的却是豪宅和住房。朱瞻基说话算数,孙嫔住房院比胡善祥不差,孙嫔暂时就满足了!
朱瞻基和孙嫔早饭后在皇宫大院闲聊,抬头看向门口“人殉祖制应截或是废除”的一横幅,绳牵挂在对过两棵树间。俩卫士站在门口,横幅却迎风不停地飘动。稀稀落落的人流,有的嬉笑而过,有的嗤之以鼻而去。
“你们没见横幅?”朱瞻基过去地问,
“啊,那归巡察管!”一卫士抬头地说,另一卫士附和。
“你们职责分得很清楚。我麻烦你俩,摘下送内阁府!说皇太孙让的。”孙嫔见朱瞻基要训斥二人,打圆场笑地说。
“嗻!”俩卫士应着解下横幅,一卫士拿着走了。
“标语追到了北京?”朱瞻基看着送标语人背影,自言自语地说。
“标语落款是截殉帮?”孙嫔看眼朱瞻基笑问。
“是的。”朱瞻基说。“你很反感?”孙嫔莞尔一笑地问。
“皇爷很反感,抓到截殉帮匪,定斩不饶!皇爷发起脾气,谁也拦不住。你知道朱橞?”朱瞻基说着问。
“朱橞?”孙嫔问。
“朱橞……”朱瞻基说起朱橞:(1379—142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朱元璋器重,1391年被册封为谷王。他统领上谷郡地,和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到宣府后边兴建谷王府(皇城),边搞戍边建设。他贯彻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治国方略,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做出了贡献。后自恃迎成祖进金川有功,骄横霸道,陷害忠良,于永乐15年被废为庶人。
“啊。”在宫外花园式一套大院宅,朱瞻基给孙嫔家人居住,在宫内单独一个庭院,给孙嫔和朱瞻基两人住。孙嫔在南京一日三复地说李皇妃家宅怎么好的事,到新都城终于给家人要一套院,自然很高兴。朱瞻基说朱橞事,是怕孙嫔有出轨行为,皇帝会六亲不认。孙嫔想着佯装疑惑地“啊”,以表示明了朱瞻基善意。
“嫔想问你,在南京就想问,一直没问。”孙嫔笑说。
“你说。”朱瞻基说。
“皇爷在南京,撕碎标语?”孙嫔在南京时,真想问着,七事八事打岔,孙嫔竟忘了。迁都城来北京,横幅以截殉帮名誉蹑影追风般而至,更赋予宣战性意味,竟大模大样地悬挂皇宫门口!这是变本加厉地与皇帝较劲。孙嫔很清楚,故意笑地问。
“我在李皇妃厅,当在场人蹇义、李小叶面,给皇爷的标语。皇爷揣了几天后的一天,还在那个厅。小太监吴明进去,手捂被药纱布包着的耳部位,拿本割耳案奏折给皇帝。皇帝一看奏折,“啪”地摔在地上,又掏出标语并撕得粉碎,也摔在地。皇爷生气地外走,与送茶水侍女答应撞个满怀。答应吓得叩头如捣蒜般求饶。蹇义也在场,迅速地捡起奏折看,是多城出的割耳案,几十名预招靓女被劫走了。送靓女官吏和吴明一样,被割去一只耳,意欲不让听皇帝招靓女进宫话,留下一只耳让听百姓呼声!武飏明领头自称靓女帮制造的割耳案。皇爷背后问过我,匪清楚皇朝动向?我怕皇爷生气,没敢说啥。”朱瞻基破颜一笑地说。
“皇爷主观臆断,产生的疑心或成见没有证据?”孙嫔问
“是的。”朱瞻基说。
“谁这大胆,敢与匪勾结?”截殉帮和靓女帮与皇朝较劲,都需要信息,可不知是谁提供。孙嫔想着笑问。
“不知!”朱瞻基说。
“救第四妾一案,你给姥送过信,姥与劫匪通信?”孙嫔还笑问。
“我不记得!”朱瞻基说。
“其它案件信息,谁传给劫匪?绝非一人!”孙嫔看向装糊涂的朱瞻基,不想使其不高兴,就没细追地说。
“咱说点别的!”朱瞻基笑说。
“你说吧,孙嫔在听!”孙嫔也笑说。
“在永乐元年……”朱瞻基说起迁都事,皇朝决定迁都北平,征调南北工匠数十万人,在北平建皇宫修城墙。时间持续多年,真是一次大行动!皇太祖定都南京时,是洪武元年(1368年)。皇爷学太祖做法:召集全国富豪、富户、文人墨云合雾集于北京。永乐十八年三殿(即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竣工,皇爷召漏刻博士胡奫,占卜算卦后,“明年某月某日午时,三殿将被火烧毁。”胡奫跪在地说。没想到,是按卦上说的,却惹皇帝大怒,胡奫被囚禁。迁都完毕后,皇帝没齿难忘占卜事,将胡奫带到北平。迁都后仅一个月,四月初八天下大雨,狱卒报午时已过并未起火。胡奫服毒而死。时间到午时三刻,三大殿果然燃起大火。皇帝不相信占卜,火却是出其不意。大火发生起因是雷击。胡奫未卜先知,当然不足为信。但皇朝迁都未久,确实发生了火灾,只能说是“天意”。皇帝为此苦思一番,按传统习惯要“修省求言”,就下诏命群臣“直陈阙失”。有官吏不识时务,乘机大讲“迁都北京非便之处”。有攻击朝政,引起风波,对抱着“祖制”不改的,眷恋江南不肯离去的……反对派有利。反对派纷纷上书弹劾。支持迁都者仰仗皇帝撑腰针锋相对。
“这场争辩怎结束?”朱瞻基眉开眼笑地问。
“反对派,笑里藏刀。你可听说!”孙嫔想起迁都途中事说。反对派是指反对孙嫔派,而不是反对迁都派,未答而故意笑地问。
“我没听说。但我知道‘笑里藏刀’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藏:隐藏,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你继续说迁都!”孙嫔笑说。
“当年议迁都,臣议已决,怎朝令夕改?李至刚等众臣,皆在朝堂直呼,‘皇帝圣明’。京都已迁至,众臣褒贬对峙!京师难道要回天转地?”
双方跪在五门外质辩。群臣外表和气,实质却观点针锋相对。
“回有何难?”有人说。
“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多人反击。
“火灾已显天意惩罚。谁料日后会有,年灾月厄?”反对派说。
“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能阻止?”夏原吉义正词严地问,全场一片沉静。夏大学士环视在场群臣,长吁口气地说:“谁也难阻。新都迁至,木已成舟,再弃舟而去,岂不成了笑柄?”
“皇朝历经20年,耗费人财物之巨,都城已初成型,火灾之危遁去?”有人问。
“皇朝被火灾吓回迁了?”有人戏笑说。众臣哄笑起来。
“迁都之初,臣之主张,时日更移,臣意未变。皇帝如有惩处,臣首当其责,与他人无关!”夏大学士郑重地说。皇爷解了怒气,也平息了双方的对峙。
“皇爷撕标语,胡姐不知?”孙嫔一转话题地问。
“杨士奇与她说过,你怎问此事?”朱瞻基问。
“我不应让侍卫,送标语给内阁。皇爷看到会生气!”孙嫔故意背后行为,夜间女扮男装偷出宫门,花银两雇人做那副横幅标语并挂宫门口。孙嫔干此事,心突突地直跳,还想不如等宁小赢来再干,是不满皇帝杀张营。张营竟管是反对派人,孙嫔愤恨草菅人命的皇帝。孙嫔想了解一下,胡善祥对此事观点,故意变相笑地说。
“皇爷生气,胡善祥也怕。你俩观点一样的。”朱瞻基说
“我们是你老婆,观点当然相差无几!”和胡观点相同,那是不可能的,孙嫔想着便笑地说。
“是的!”朱瞻基说,没提反对孙派人杨士奇。皇帝主张迁都。杨士奇支持皇帝会得罪反对派人,支持反对派人会得罪支持派人,就蔫在臣后不言语,谁也不会得罪。胡善祥对截殉标语态度,是真怕皇帝生气。孙嫔就是想让反对派人心不舒服。孙嫔突然想起一件事,队伍在迁都途经一县城,一少妇慌不择路地疯跑喊救命。穆五、邵六没拦住,少妇钻进了胡善祥马篷车。保镖拉出少妇,竟给胖揍一顿,马蓬车队仍前行。孙嫔没见少妇被拉去了哪,忽然想起此事地问:“我问你,咱经那县城。你见那少妇,被拉去了哪?”
“穆五说,她是逃殉妾。二人送她回家,家丁在追捕她。”朱瞻基说。
“胡姐怎不搭救?妾回去,就得陪葬!”孙嫔惊地问。
“少妇一进马篷车,吓你胡姐一跳,生气地让交还家丁!”朱瞻基说。
“胡善祥笑是外表,对妾心太狠!”孙嫔心打颤地说。
“胡善祥救妾不合适。杨士奇负责行途安全,正巧少妇惊胡驾。杨士奇一挥手,让保镖送妾回了家。”朱瞻基说。
“妾被送回,命可就没了!”孙嫔说。少妇惊胡驾吓掉肚里孩?反对派胡善祥和杨士奇不近人情,简直是笑里藏刀的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