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 大义灭亲是皇帝 度外之人撞帝心
“请进!”杨荣陪杨士奇来见,孙贵妃想起皇帝话。杨荣做事果断,精通边防事务,曾多次扈从朱棣远征漠北,但生活作风比较奢侈。边疆将官常向他行贿。朱瞻基得知后,私下召见且问杨士奇对此事看法。杨士奇认为:对于边防事务,杨荣比自己精通,不要因小过怪罪于他。朱瞻基微笑反驳,你为他辩解,他常与我指责你短处。杨士奇立刻说:“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杨荣不久,得知此信,非常惭愧。俩人自此,便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杨荣之所以说起来松潘,知道得那样详细,对边关真是十分地熟悉。孙贵妃坐在厅椅上,边喝茶水边想此事。王振进来禀报,陈三来求见。皇帝安排陈三给何克、赵影皇妃当保镖主管。在孙贵妃和杨荣的建议下,皇帝亲征平息反贼汉王,于谦、陈三作为扈从,皇帝凯旋而归,随从也回了来。孙贵妃想着说。
“小的拜见贵妃,贵妃吉祥!”陈三进来施礼笑地说。
“平身。”孙贵妃说。
“谢贵妃,有人问一件事:先帝登基时,为何手捧追查密旨令?”陈三站起笑问。
“你有机会,问皇帝吧。”宣德元年大赦已过。二狗追查雇凶杀人案,和柳絮房产事,孙贵妃吃生育药,都得与皇帝说。陈三问此话,孙贵妃不解其意,没心情想其它事地说。
“小的来是,说平反贼过程?”陈三平静地笑问。
“本宫有此话,你说说。”皇帝带着于谦、陈三,背后对二人进行了考察。于谦调来想当御史。陈三被匪徒打劫去大半年,与匪罗黑虎有关系。罗黑虎和陈三,背后给截殉帮做事,孙贵妃不想声张,暂时压下此事不问陈三,以后有机会再说地说。
“小的感谢贵妃:一是让当主管,二是让去乐安。没您的建议,小的不可能去平反贼。”陈三感激地说。陈三、于谦,不知被皇帝考察的事。
“感谢的话,你不用说,说平息汉王过程!”孙贵妃说。
“皇帝是,大义灭亲!成语是指为维护正义,对犯罪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惩罚。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小的为详细些,背后了解的一并说……”陈三说着,
说起平息汉王事:宣宗得知朱高煦起兵造反事,在英国公张辅和御史李浚两次上奏后,仍不忍心派兵镇压,而派遣宦官侯泰赐书信给朱高煦。侯泰去了乐安,朱高煦部署重兵压阵,面南而坐会见侯泰。朱高煦见到侯泰大声地说“永乐年间皇上信谗言,削去我的护卫,把我发配到乐安。仁宗也仅用金银丝帛,引诱糊弄我……。
“汉王都说啥?招兵打造兵器,可有此事?”宣宗问回来后的侯泰。
“这……”回到京师,侯泰不敢如实说汉王话,唯唯诺诺的。当月,朱高煦派遣百户陈刚进京上书,书中把公侯大臣进行指责训斥。又写信给公侯大臣。
“汉王果真反了!”宣宗叹道。
“当年建文皇帝,派李景隆出征,讨伐成祖,失败的教训,不能不汲取!吾皇当御驾亲征,为上策呀!”大学士、内阁大臣杨荣谏言。
“我愿带兵2万,去抓获朱高煦,献给皇上。”皇帝便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打算派总指挥使、阳武侯薛禄,领兵前去讨伐汉王。张辅当时上奏说。
“爱卿诚然,有能力擒朱高煦。朕考虑刚即位,有三心二意臣民,若不亲征,不能安定天下。”皇帝一说,臣们赞成此意。于是,皇帝命令郑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京师,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前锋,皇帝亲率大军出兵乐安。陈三说着过程,故意一笑地问:“总跟皇帝绕的人,吴成挺受重用?”
“薛禄、吴成,在追捕倭匪、灭鼠疫中贡献大,理应被重用!”想起鼠疫事,孙贵妃笑说。
“小的继续说……”陈三说。
皇帝挂帅出兵乐安,平叛汉王大军到了杨村,你们认为朱高煦,会采取何计谋?宣宗问从臣。朱高煦先夺取济南,做为根据地。有的说。 他原不肯离南京,必然带兵南下,夺取南京。有的说。你们说的不对。济南离乐安虽近,但不容易攻取。朱高煦护卫军,大都来自乐安,必先顾家乡,而不肯直赴南京。朱高煦外强中干,凡事多猜疑,今天敢造反,欺朕年少刚登基,天下众心未归,朕不敢亲征!如知朕率军亲征,朱高煦必胆怯,敢出战吗?咱到乐安,必立即将其抓获。宣宗环视一眼身边的随从地说。不可不除,故曰大义灭亲!皇帝说的极是!于谦在一旁笑地助威。大军已快到乐安,朱高煦立即乱了方寸,开始胆怯起来。乐安城众官兵信心,也开始动摇,有从乐安逃出官兵,要投靠宣宗,并描述汉王慌乱的表现。宣宗重重地赏赐,叫他们回去告诉其他人,要识时务,不跟随朱高煦造反。在此同时,宣宗并派遣信使,劝朱高煦说“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五被。大军现已压境,你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可免你过失,恩惠礼遇如常。皇朝一开战,你被擒或绑献于朕,后悔晚矣!”大军前锋达乐安,朱高煦向大军下战书,约定明晨开战。宣宗接到前锋报告后,令大军蓐食兼行,于八月二十日达乐安,驻扎在城北并围了四门。朱高煦令军士守城,宣宗令发神机铳(类似大炮),想逼迫朱高煦投降。神机铳响声大如雷,杀伤力巨大,叛军立刻失去了斗志。皇朝诸将请求即刻攻城。宣宗不允许,再次把劝降书信用弓箭射入城内,朱高煦仍不理会。这时,城中跑出的将士说,想抓住朱高煦献给皇上。朱高煦惊恐万分,见无法与宣宗对抗,便趁夜晚天黑,秘密派人到皇帝行营。朱高煦愿今夜出城投降,但念及就要与妻儿诀别,打算明日交出城池,认罪归降。宣宗允许。当夜,朱高煦把通谋书信及兵器烧毁,销毁了谋反的所有证据。八月二十一日,天刚放亮,宣宗移驻城南。朱高煦准备出城认罪归降,王斌等极力劝阻“宁可战死,也不为人擒。”朱高煦见无法出城,便哄骗王斌等,又回到汉王府,然后偷从后门抄小道出城见帝。
“列出朱高煦罪行!”众大臣请求宣宗,将朱高煦处以正典刑,宣宗不同意,叫去并对于谦说。
“一是祸害皇室家族的和睦。朱高煦雇人纵火,烧古城孙贵妃姥家门市房,使孙贵妃的姥家人,对皇朝极度不满。二是陷害忠臣。朱高煦在永乐年间,争太子位不成,雇人害死忠臣解缙,以蔑视皇朝。三是陷害太子。朱高煦雇人‘制造惊马事件’,想治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和(当时皇孙嫔)孙贵妃于死地……”于谦事先与一些臣闲聊,了解了汉王的一些罪状,加上平时掌握的,就很利落地说着,拿出臣中控告朱高煦奏折,一一展示给朱高煦。
“臣罪该万死,万万死,惟听陛下处置。”朱高煦吓得面如土色,跪地叩头如捣蒜般地说。
陈三想着说。接着宣宗命朱高煦拟书信,又召集参与谋反亲属,其余党全部被擒。皇帝赦免了乐安城守军之罪,胁从者也一律不再追究,命阳武侯薛禄和兵部尚书张本镇抚乐安。宣宗把乐安州改名为“武定州”。平叛大军八月二十四日,押解朱高煦等班师回京。
“在皇帝面前,于谦露了脸?”孙贵妃笑问。
“是的。我以前不认识于谦。于谦说你给调来?”陈三笑着问。
“你被打劫,我们到相州,于谦是相州县丞……”孙贵妃回想着说。
“在都察院,于谦任御史?”陈三笑问。
“是的。皇帝刚任命的。皇帝带去你们平息汉王,是历练你们的才能,你要好好干,皇朝不会亏待你。”孙贵妃关切地说。
“贵妃的器重,小的定效忠于皇朝。”陈三笑说。
“你没事可回,照顾好吴秀红。”孙贵妃想着说。
“想说秘密事。”环视眼侍女,陈三小声说。
“你们先下去。”孙贵妃看眼侍女笑说。
“嗻!”侍女应着都出了去。
“皇帝看中,汉王府一位侍女,也被带进了京城!”陈三很是神秘而小声笑说。
“度外之人,撞帝心!成语解释: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出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孙贵妃想着此成语地叨咕。
“是的!”陈三明白成语意思地附和。
“皇妃那多,不够皇帝用么?”孙贵妃听说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刘尧举是明洪武期间人,为人有才华,但不信因果报应。为参加考试,他特雇船上京赴考,船主有一女,颇有姿色。刘尧举见即生染指心,利用乘其船的方便,时而借故调戏挑逗她,只是其父在船,苦无机会亲近。到了京城,刘尧举去参加考试。当第二场考完后,回到船中还早,适船主往市场做买卖,遂毫无顾忌,大胆的和船女做出苟且的行为。他肆意淫污船女的那一晚,家里他父母同时得一个梦,有一位神明告诉:“你的儿此次的考试,本可获中头名,不信因果报应之理,在赴考期中,竟不遵守礼义,淫犯了船女。上天已夺去他的功名。”他的父母既有此梦,知道冥冥中恶终必有报,内心替刘尧举不安。果然发榜后,主试官本有意取他为第一名,后以不合规式而被弃置,竟没有被录取。刘尧举落第回家,入门即被父母训责,更获悉此次考试之不能及第,是因他好色淫污船女之故,虽然深感后悔,但追悔已是莫及了。他后来竟因此落魄潦倒了终身。与孙贵妃争生男孩,又多了一女,孙贵妃不信因果报应,但心添了一个堵。孙贵妃对皇帝生出几多莫可奈何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