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688章 白起破雍
    宋军大举进攻秦地,分成两路大军,一路由山阳君匡章率领,攻击函谷关;一路由武安君白起率领,深入敌后,袭扰秦国的腹地。
    白起所率的军队还好说,在秦地连战连捷,攻必克,战必胜,无往不利。但是函谷关这边就惨了,和前几次合纵伐秦的战事一般,任凭宋军用上了最先进的霹雳炮,都无法撼动函谷关!
    无奈之下,宋王偃只好另图它法。
    函谷关,因处于险要之地,西居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深险如函而得名,乃大秦第一坚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在原来的历史上六国5次攻秦,2次攻入函谷关,两次失败,一次未交手。可为什么六国每次都走函谷关呢?
    战国时期,秦国凭借着地形的优势,在很长时间的弱势下保持着自己的本土不受到攻击。而其他山东六国在和秦国打仗时候,很少能够攻入到秦国的本土地区,而为了去灭秦,当时的六国也是费尽了脑筋。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山东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秦国每次都能准确去判断出主力的地点,那就是函谷关。虽然有细作的禀报,但是函谷关前出现六队对秦国来说似乎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那为什么山东六国就不往其他地方走呢?
    其实除了函谷关,在其他地方倒是也能突破,比如说从定阳到安邑这一线前面的黄河渡口,这个渡口最大的受益者便是魏国。
    在当年魏武卒横行天下的时候曾经凭借此处打败过秦国,但是黄河在这一段能渡河的地段还比较少。秦军在这里进行防守的压力也不是很大,只要击敌于半渡了,在黄河里的魏军根本无法抵挡。
    第二条路是走武关进入咸阳的东南面,这里倒是一个好去处,也没有河流阻隔。
    这一段其实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楚国,后来的刘邦进入咸阳便是走的武关。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但刘邦进咸阳最大的优势在于当时的秦军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剩下的部队集结在函谷关防守项羽的大军。武关地区防守薄弱,所以刘邦才能跑到项羽的前面,而如果函谷关没有军事压力的话,秦军主力调集武关,凭险据守,第一线不需要太多人便能拦截这里的大军。
    还有第三条路,就是从巴蜀之地进入秦地的南面。
    秦军都在防备东线,不可能去对南面防守太多。其实这里最大的受益者恰恰还是楚国,因为当时在这里的巴国和蜀国实力远远不能和秦军抗衡,而楚国也积极去探索者西南。
    其实即使楚国能从巴蜀绕过来,也是劳师远征。因为巴蜀的道路十分险峻,不适合大规模军队行进,大部队出击需要在出巴蜀之后进行很长时间的休整和集结才能战斗。
    而且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借着巴蜀请秦国平乱的机会,秦拿下了巴蜀,断绝了楚国可能的计划。后来还凭借此秦国把楚国探索云贵的军队堵死,一部分楚队只能滞留云南无法返回。
    所以这三条路虽然都能绕开函谷,但是不太适合作为突击力量。只能是小规模的助攻或者多点开花的时候作为突击地域。
    但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从秦国的北境南下,当时赵国占据了河套地区,秦国的北面直接暴露在赵国的攻击矛头之下。加上当时赵国的骑兵很强,如果从九原南下,秦国似乎无可阻挡。
    但是这个计划需要强有力的将领才能很好的执行,否则远距离无后勤的奔袭很可能会被反杀。而且秦国在看到这里的危险后,便把长城延伸到了河套地区,人为堵死了这个最大的威胁。
    于是,那些成规模的六队,想要一战灭秦,只好老老实实的去打函谷关吧。
    而在攻秦前,宋王偃早已同群臣拟定了完善的军事计划,除了攻击函谷关,和通过武关进击秦地,宋王偃还有一路攻秦的军队,就是从九原南下,攻伐秦国!
    公元前298年七月初,秘密赶到九原郡的宋军,在子启的的统率之下,悍然进攻秦国的上郡!
    很快,猝不及防的秦军被打得大败,西阳、平周、皮氏等十几座城池纷纷陷落。子启又带兵渡过生水河,克高奴、定阳、雕阴等城池。
    秦王嬴稷闻讯,大惊失色之下,连忙调集重兵进驻洛水,但为时已晚!
    子启使用金蝉脱壳之计,率大军继续南下。
    此时,嬴稷认为宋人的目的是咸阳,故而命令司马错率秦军,马不停蹄地赶往咸阳,保卫都城咸阳。
    司马错本不欲回援咸阳,想直接断了宋军的后路的,但是一想到这样一来,咸阳便岌岌可危,他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率军奔赴咸阳了。
    当年秦孝公和商鞅选择咸阳作为秦国的新的都城的时候,为了彰显大国的气度,并没有修建什么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咸阳的城防工事很一般,甚至连一般的中等城邑都有所不如。
    一旦这十余万的宋军攻伐咸阳,以现在目前的守备力量,根本无法抵挡。
    秦军回援咸阳。
    但是让司马错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石门山和甘泉山两山之间的一片空旷的地带,突然杀出了十几万的宋军!
    “杀啊!”喊杀声,战鼓声和兵器交击之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国画卷。
    子启乘战车从一侧杀出,率领精锐的陷阵营,长驱直入,杀入了秦军的中军大纛的位置。
    “司马错将军,别来无恙否?”
    “你是……公子启?”
    秦军是十分悍勇的,但是其兵力不超过十万人,而且精锐的秦军并不在此,这些只是秦国在这个濒临灭绝的紧要关头,紧急征召的士卒而已。
    说到底,这就是一群刚拿起武器不久的农夫、刑徒,压根儿就没什么战斗力。
    碍于秦法的严苛,这些秦军将士还能勉强抵挡得住一时半会的,可是在半个时辰后,便线崩溃!
    子启率兵,败秦军于石门山,俘虏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歼敌五万。
    取得石门山大捷之后,子启并没有立即休整军队,而是与赶来的生力军会合在一起,成军二十万,十日之内,攻破云阳、栎阳、泾阳等地,与匆匆集结起来的秦军对峙于泾水!
    与此同时,白起的军队跳出了秦军的包围圈后,渡过渭水,暗渡陈仓,攻克了秦国的旧都雍城。
    雍城是秦国在春秋时代的都城。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即位以后定都于此,至秦献公二年即公元前383年迁都至秦国东部地近河西的栎阳,共历长达294年,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城市。
    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十九位国君的苦心经营,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为国都,雍城筑起了规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
    献公东迁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但作为故都,列祖列宗的陵寝及秦人宗庙仍在此地,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举行。
    打下了雍城,白起又干了一件让秦人极度愤慨的事情,就是焚毁了秦国的宗庙,将自秦德公以来,秦国十九位国君的灵位统统烧毁,整个秦宫都付之一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