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靖吓得腾的站了起来,他终于明白郭药师是真的要造反了。
郭药师哈哈大笑道:“不错!这些宋人才是我们的大敌,来呀!将这个蔡靖抓起来,当做我送给金国大王的礼物。”
众人往上一闯,将蔡靖绑了起来。蔡靖破口大骂,拒不投降,结果被人家用破布将嘴堵住。
郭药师意气风发道:“来人,给我将蔡靖家人还有吕颐皓全部抓起来!”
常胜军的将领们大叫着冲了出去,将尾随而来打探消息的蔡松年抓住,接着冲进布政使衙门将吕颐皓也抓了起来。
接着郭药师派人出去和完颜宗望联系,献出了燕京城。郭药师一投降,他的手下旧将易州守将韩民毅也跟着献城投降。
六万金兵一下子冲过燕山防线,冲入了大宋的腹地和前来支援燕山的中山,真定,河间府的援军撞在一起。
东路军占领了燕山,西路军的完颜宗翰也就是大王子粘罕,也攻占朔州和代州直奔太原而去。
一直在太原和金兵谈判的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得到消息之后,二话不说就要逃跑。
知府张纯仁,紧抓着他不放,一定要童贯驻守太原。童贯气的破口大骂:“什么都让我这个宣抚使来做?那朝廷还要你们这些知府,和将帅干什么?”
童贯致意要跑,为了安抚一下张纯仁,还是留下一半儿的宣抚使军队,代替自己在这里驻守,然后自己飞快的跑回了开封。
郭药师和金军在燕山发生僵持,一时让金军不能南下,开封城中还是很高兴了一番。赵佶甚至想要封郭药师为燕王,让他完全掌控燕云十六州,成为自己的屏障。
可惜好事不长,十二月份突然传来郭药师投降,燕京失陷的消息。这一下吓得赵佶从龙椅上跌落下来,差点晕厥了过去。
众臣一阵慌乱,他们赶紧上前灌药急救,赵佶醒来之后二话不说让人准备纸笔,内侍呈上纸笔后,赵佶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说着赵佶禅位,自己就要逃跑去应天上香。
赵恒登基之后,立刻封主战派的欧阳珣为观文阁大学士,李刚为兵部尚书,主持开封的防卫。
欧阳珣一上台就启用主战派的梅执礼,李若水等人七人为阁臣,加上欧阳珣和李刚一共9名阁臣,共同主持开封的防务。
欧阳珣和李刚毕竟只是文臣,要想打仗少不了将军们的帮助,于是欧阳珣想到了高宠。
不过高宠现在只是7品的华阳军都指挥使,而且他的年纪有效不能服众,加上军中一直是童贯和高俅等人的自留地,根本就没有他们插手的余地,也让众人感到十分的为难。
这时欧阳珣想到了高公泰,他将高公泰请来商量对策。高公泰毕竟是勋贵,如果真的接受了欧阳珣的好意,只怕事情过后也会受到猜忌,所以他还是婉言谢绝了欧阳珣的好意,却再次推荐了自己的侄子高宠。
高宠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就向欧阳珣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建州知州,也就是刘子翼的父亲,原河北河东宣抚使参议官刘韐。
如果这个人欧阳珣他们还能够理解,另外一个却是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推荐第二人是巴州通判宗泽,这位65岁的老人。
这个宗泽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不过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授予主管应天府鸿庆寺的虚衔,遂退居家乡义乌邻县东阳,结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后被人诬告蔑视道教,宗泽被发配镇江“编管”。宗泽被编管期间,夫人陈氏病逝。
宣和四年赵佶举行祭祀大典,实行大赦,宗泽才重获自由。宗泽先掌监镇江酒税,二年后才调任巴州通判。
也就是说这个老家伙还坐过牢,他能有什么本事能抵抗金兵吗?
不过在欧阳珣琢磨不定的时候,九阁之一的陈过庭突然想起这个宗泽。
陈过庭在徽宗时以右司员外郎使辽,归请加强边备。宣和二年(1120),迁御史中丞。时方腊起义,他认为蔡京、王黼、朱勋皆不能辞咎,宜正典刑,被贬黄州安置。钦宗即位,复为御史中丞,为主战派大员,九阁臣之一。
宗泽在巴州的时候做了《古楠赋》、《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借景抒情,如泣如诉地表述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借汉末巴郡太守严颜隐喻自已,表达了愿做“断头将军”,决不做“投降将军”的决心。得到了陈过庭的认可。
陈过庭一拍脑门,开始推荐这个位宗泽,欧阳珣和李刚这才下定决心,将刘韐调入开封任开封四壁防御使。
宗泽也进入京城,暂时为宗正少卿。这个宗正少卿为从五品,协掌宗正寺事务。当时别有“大宗正司”管理皇族亲属,本寺为事务机构,职权较轻,故不专用宗姓。
燕山的丢失让真定,中山和河间的援兵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真定援军共5000人统领为董才,副统领刘翊。中山援军10000人,统领为兵马副总管王善,副统领韩世忠。河间援军5000人,统领为通判王彦,副统领总管刘壁。
得知了燕山失守的消息,他们几个再也不敢大意,赶紧合兵一处,商量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依着董才和王善的意见是,赶紧带兵撤回去,固守城池为妙。
刘翊和王彦听了却是一皱眉,这两个家伙贪生怕死,这就想跑,可是敌人都是骑兵,出了燕山就是一马平川,你们跑的了吗?
王彦是河间府的通判,地位和董才,王善差不多,他咳嗽一声道:“二位大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想安全的撤退是不可能了,只能将所有的军队都集中起来,然后和金人打一仗,消灭他们的先头部队,让他们有所畏惧,这样才能安全的脱身。
不然敌人一追上来,咱们一定会发生溃败,不说能不能抵挡住金兵的追杀,就是逃了回去,兵马尽失,城池也守不住啊!”
众人听了默默点头,韩世忠道:“我同意王大人的说法。我们马军愿意为前驱。”
他的话音未落,角落里站起一人,此人面目黝黑,就像半截的黑塔一样,他大嘴一咧道:“韩大人手下都是马军用来做先锋实在是浪费了。请大人在两侧游弋,我们义勇营愿意为先锋。”
众人一看都不认识他,董才看他是自己队伍中的人,问左右道:“他是什么人?”
刘翊笑道:“此人叫做牛皋牛伯远,是高宠手下的义勇头目,端的是一身好武艺。”
董才猛地想了起来,当初在燕风楼就是他阻拦了五岳寨的石铜,没有想到竟然是他跟着自己的来了。
“哼!一个小小地义勇也敢信口胡言,先锋者肩负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重任,而且还要首先和敌人接触。你一个义勇做先锋,岂不是让金人耻笑我们?给我下去。”
牛皋也不生气道:“好咧!小人无状,那还是请董大人做先锋吧!”
董才觉着自己上了这个家伙的当,这个混蛋愿意去送死,自己拦着他干什么。这混蛋看着长得五大三粗,身材魁梧,就是一个莽夫;其实精的跟鬼一样。
董才冷哼一声,没有说话,他才不会受激将法,来去做这个先锋送死呢?王彦眼睛呵呵一笑道:“我看这位牛伯远倒是一位雄赳赳的大汉,我看就以我手下刘壁为先锋,这个牛皋在他账下听令吧!。”
在三个首领中王彦最是知兵;王彦年轻时性格豪放,爱读兵书,后受父命赴京师,隶弓马子弟所,经宋徽宗亲试,授为清河尉。后入泾原军中,两次随种师道讨西夏,立有战功。
靖康年间,金兵围攻汴京。在河北战败而走的王彦看到机会,慨然弃家再次北上,讨贼报国,投在河北招抚使张所帐下,被破格提拔为都统制。当时岳飞在王彦麾下,任裨将。
王彦的军队在敌后连战连捷,金人十分惧怕王彦,悬赏购求其首。王彦为预防发生意外,夜里经常换地方睡觉。部下为他抗金的一片赤心所感动,都在面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忠于王彦、忠于宋廷。
八字军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傅选、孟德、焦文通等都来归附,队伍扩大到十几万人,金军屡次进行围剿都没有成功。
此事的王彦还是中山的通判,也是众人中不多的几个懂兵法的;一心想要为国尽忠。众人听了纷纷同意,然后任命刘壁做了先锋,带领着2000大军,还有牛皋的500义勇,率先北上找时机与金人决战。
金兵冲破了燕山的防线,一路势如破竹,冲进了中原大地,特别是金兀术率领的先锋大军一路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他们迅速的攻克了燕山的全部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