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二十二章(1)
    第二十二章落落许浮名
    乾坤落落许浮名,高阁凭虚思杳冥。
    分付江豚莫吹浪,风波眼底几曾平。
    金山绝顶此孤亭,昔日飞游摄太清。
    无限高怀逐明月,夜深吹笛洞龙惊。
    自从夏言当了首辅之后,更加独揽大权,他不但能揣测嘉靖的心理,所出政令样样符合嘉靖的旨意,而且口才极好,讲得一口洪亮的京腔,又能笼络住朝臣之心,写奏折谕旨、文章诗词一挥而就,所以嘉靖皇帝处理朝政越来越离不开夏言。
    得宠的夏言渐渐恃强凌弱起来,甚至连嘉靖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有时还敢顶撞几句。而顾鼎臣又是一介儒臣,心地善良正直,对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之徒疾恶如仇,对奸污小人、独夫民贼更是避而远之,他只想做些利国利民的实事,决不与夏言争名夺利。
    有一天,嘉靖皇帝起床晚了,耽误了上早朝。朝臣们左等右等没见皇上的踪影,夏言等得不耐烦了,带头拂袖而去,他的同党正欲追随夏言离去,被顾鼎臣制止了。
    等到嘉靖上朝发现首辅夏言缺席,司礼太监悄悄地报告皇上,夏言见陛下迟迟没有上朝,连个招呼也不打,就扬长而去。他的同党正要随行,被阁臣顾鼎臣制止了。
    嘉靖皇帝听了非常恼怒,心想大胆夏言意敢目无圣上,但是目前所有朝政事务还得仰仗他来处理,所以暂且隐忍不发。嘉靖从心底里敬佩三朝元老顾鼎臣忠心耿耿,老练持重,关键时刻能够压住阵脚,是个可以托付重任的老臣。
    嘉靖笃信道教,所以有道士皇帝的称号,而夏言却偏偏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道教教义和斋醮仪式一窍不通。每当嘉靖讨论道教相关话题时,夏言就打瞌睡;每次嘉靖要夏言撰写青词时,总是拖延交差,敷衍塞责。
    嘉靖为了使朝臣们也对道教感兴趣,每天上朝时,不戴皇帝金冠,而戴道士的香叶冠。他还专门制作了五顶香叶冠,亲自赐予五位有代表性的大臣,要他们头戴香叶冠上朝。
    夏言就是五位中的首位,指望这位内阁首辅能起个带头作用。但是夏言从来没有戴香叶冠上朝,嘉靖起初没有在意,只是耐心等待,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了半年也没有见夏言戴过香叶冠上朝。
    于是他忍不住责问夏言为什么不戴香叶冠上朝?夏言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朝廷大臣,不是道士,怎么能戴这种不伦不类的香叶冠上朝议事呢?”
    嘉靖听后气得浑身哆嗦,脸色煞白,愤怒地盯着夏言,一言不发。夏言振振有词地继续道:“臣斗胆劝诫皇上,作为一国之君就应该有天子的威仪,否则怎么君临天下?”
    忍无可忍的嘉靖皇帝终于发作了:“大胆夏言,竟敢目无圣上。还轮不到你来训导,滚出宫去。”
    夏言也不甘示弱,顶撞道:“要我离开朝廷,你必须亲自书面下诏才行!”说毕拂袖而去。
    嘉靖也是一时恼怒,并没有当即下诏罢免夏言的官职。他看到朝臣中严嵩不仅端端正正地戴上了香叶寇,而且还在上面罩了一层青纱,以示自己时刻不忘皇上的恩典。
    嘉靖感到十分欣慰,特地赞扬他忠心可嘉,为朝臣们做了表率示范作用,当场赏赐了许多宫廷珍宝,心里计划着今后就得暗暗地支持严嵩与夏言争斗,最终由严嵩取而代之。
    严嵩得嘉靖的宠信后就暗暗地培植同党,将自己的老乡赵文化、鄢懋卿、罗齐文等人荐举要职,还把长子严世蕃提升为少卿。
    嘉靖批阅奏折都用道家隐晦语句,如若朝臣揣测错误了,就会遭到嘉靖训斥。严嵩见到这些隐晦深奥的批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于是他就拿给儿子世蕃看。
    严世蕃总能十拿九稳地诠释清楚。原来奸诈的严世蕃暗暗地将嘉靖全部的批示收罗起来,放在一起仔细对比研究,找出其中的奥秘和规则,久而久之,他就能毫不费劲地诠释出嘉靖所有批示的含义,严世蕃因而奇货可居,严嵩已经离不开他了。
    但是严世蕃比他老子更加贪婪成性,把纳贿营私的勾当变成了公开的买卖,严氏父子狼狈为奸,为虎作伥,严家在京城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