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不会去想什么未来的事情,什么七代八代,连一代两代都没有发展好,后面的小辈不断的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往上爬,最看重的还是眼前的利益。
天子一言九鼎,于摘星公主生辰这一天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告了公主皇太女的身份,为后来齐朝在第一任女帝开创的盛世拉开了序幕。
第122章 番外:芸娘中举
“生生生, 只会生丫头片子, 又有什么用!”
男人手里拿着家里擀面的棍子, 顶着一张狰狞的面孔,棍子破风砸了过来。
“阿爹,不要,不要打我娘!”
躺在床上的少女猛地醒过来, 后背出了大量的汗。
她看向自己的身边, 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小姑娘七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小肚子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小嘴微微张着,还有一点可疑的液体从口中流出来。
芸娘抓起妹妹脖子上系着的帕子,给她擦了擦睡梦中不自觉流出来的哈喇子,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娘亲李氏在太阳底下用棒子不断的捶打着家里两个闺女的衣服。
见芸娘出来,她抬了脸, 对女儿说:“屋子里蒸了发糕,我已经吃过了, 你去吃两块, 剩下的给小妹留的,好好念书,不要辜负了你的夫子。”
“嗯。”
芸娘掀开盖子, 里面躺着两块红色的发糕,上面还镶嵌着一块红枣,吃一口,甜滋滋的, 很快她的肚子就饱了。
芸娘是李氏的第二个女儿,她上头还有个姐姐,早在离开家之前,就被父亲嫁了出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就是别人家的姑娘了,他爹也管不着。
李氏是个十分勤劳能干的女子,性格温顺,心疼孩子,孝顺长辈,就是连着生了三个女儿,没有能够给老王家传香火。
芸娘的父亲王大庆和李氏的表妹勾搭上上了,因为对方生了个儿子,必须要是正妻,王大庆便把李氏休了,连着两个女儿也给赶了出去。
毕竟女儿是赔钱货,芸娘和小女儿还很小,长有长得瘦骨嶙峋的,养在家里还得多给饭吃。
李氏虽然是个性子温顺的,可是为母则刚,碰到这个事情,也没想着一哭二闹三上吊,知道遇人不淑,就利索的卷了以前藏的钱,带着两个女儿去投奔蜀地的娘家。
结果运气不好,娘家那边遭了灾,芸娘被亲娘脸上抹上大把的灰,装成个男孩子。
他们随着难民,一路磕磕碰碰的到了个县城,然后运气特别好。
当时卖米的商行开了个积善堂,给了她们一口饭吃。
积善堂又要年纪比较小的女孩子,芸娘那个时候差不多七八岁,李氏说要报恩,虽然舍不得,还是让芸娘进去。
结果积善堂的日子,比芸娘想的要好很多,东家特别慈善,教人的姑姑也很好。
给她们施粥,教她们做饭的姑姑,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带着漂亮的发簪,只看她第一眼,芸娘就羡慕得不得了。
再后来,东家说,要教导他们这些孩子识字念书。
“不仅是男孩,女孩子也一样要学,不过入了念书的地方,不准在我这个地方勾三搭四,谁要是想些有的没的,我就把谁撵出去。”
芸娘对念书没有多少感觉,念书不能吃饭,还要耽误干活,但是她回去和李氏一说,李氏却拍她:“念,一定要念!”
这年头,寒门子弟想要念书不容易,光是给先生交的钱,就要一大笔,更别说笔墨纸砚,都十分的昂贵。
现在一时间挣不到钱,可是未来读了书的人,就算是做丫鬟,都能做得高等一点。
至于李氏,她为了养活家里人,决定想办法去织室,她的女红好,做的刺绣以前都可以卖钱。
没错,谁都不会想到,大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第一位女状元和女御史,当初念书的小目标,其实只是想要念几个字,做个丫鬟而已。
芸娘虽然是个姑娘家,但是对文字却非常敏感,学习能力很强,在一众的学子当中,她是表现最好的,甚至比那些家里请过人教导,有点基础的男孩子还强。
积善堂给表现好的孩子是有奖励的,芸娘靠着学习,甚至还给家里拿了银子。
但是芸娘念书,也不是完全顺利的,她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是姑娘家,就会被其他人欺负。
虽然积善堂是阻止这些行为的,但是那是明面上,只要做的不过,积善堂的人是不会出手的,她们养这些孩子,又不是真的当自己的儿子女儿养。
只要学生告状,哪怕是小事,她们都一定会出手。
如果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向大人告状都不敢。谈什么为皇帝做事。
在这个世界,女孩子活着要比男孩要艰难的很多,她们的目标,是为了以后女孩子能够有更多的,平等的环境,走在前面的人,就一定是要性格更加坚韧,也吃得了更多的苦头。
不然风言风语羞辱了两句,回去抹不开面子自杀了,那大家付出去的努力就变成了白费。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温柔,先驱者可以没有拥有大力气,没有高贵的家世,但一定要坚韧,而不是面薄如纸,除了流眼泪,一点都不会。
芸娘因为成绩好,被人嫉妒,是吃了最多苦头的那一个。
她长得瘦瘦小小,因为营养不良,初潮没有来,没有发育,干瘪的豆芽菜,不好看,自然就被那些同龄人欺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