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9页
    王献之开口告诉谢尚:“虽然与我有关,但是并非我本意。”
    谢尚抬眼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只好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谢尚听完,心里疑惑:“为何要为难殷深源?”
    殷浩出京救会稽王,王献之不帮忙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阻拦殷浩?难道就因为殷浩是他的政敌?
    王献之告诉谢尚:“因为他不适合庙堂。”
    谢尚摇头,不认同地言道:“适不适合,并非你说了算。”
    王献之的眼神逐渐冷漠,他语气冷淡地说道:“会稽王想要利用殷深源来制衡桓符子。必定要先夺走桓符子手中的兵权。想要光明正大的夺走桓符子手中的兵权,唯有依靠北伐。届时,殷深源为将,必定会率军北伐。如今的晋国,并不富强。战事只会消耗晋国的国力。一旦国力衰弱到一定程度,晋国危矣!我反对北伐,主张先治内,强国富民。”
    历史上,殷浩北伐失败。一场失败的战事劳民伤财,消耗国力,会加速东晋走向衰亡。王献之绝对不会让殷浩遵循历史发展,北伐赵国。
    王献之已经想通了。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他要尽力改变悲剧,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些!
    王献之打算用十年的时间强国富民,其后再考虑战事,一统江山!反正他有一生的时间可以拿去奋斗!
    谢尚第一次听王献之发表政见,他目光深邃莫测地凝视着王献之。
    许久,谢尚幽幽地叹了口气。他起身向王献之作揖:“尚愚钝,不知卿用心良苦,误会了卿,请卿勿怪!”
    王献之笑起来,脸上的冰霜融化了,他放轻声音,柔声回应道:“足下何必多礼。”
    见王献之没有生气,谢尚的心情轻松起来。他笑着言道:“今夕尚与顾公有约,七郎可要来看斗舞?届时,七郎奏乐,我与顾公斗舞!把酒言欢!”
    “甚好!”王献之笑着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褚裒:欺负褚裒也就罢了,为何连褚裒之女也欺负!汝等无耻!
    阿三:闭嘴!
    褚裒:……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墨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沂源 18瓶;vv、唐宋世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8章 天下唾骂
    谢尚再次确定, 王献之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虽然王献之没有回答他, 为什么要针对褚太后。但是谢尚猜测,王献之此举必定也是为了晋国, 为了天下苍生。
    王献之一个稚子, 能以天下苍生为先。谢尚又岂能拖后腿?
    谢尚离开卫将军府后,再次返回宫中劝褚太后。
    褚太后委屈地哭着, 她向谢尚诉苦:“舅父, 岂能任由琅琊王氏猖狂?如今阿耶不在, 若是连你也不护着我, 那还有何人会护着我?”
    谢尚叹息,告诉褚太后:“太后今日所言, 百官皆听入耳中。大势所趋, 如今已无法改变……”
    褚太后更委屈了,她告诉谢尚:“舅父,陛下年幼,诸事不知晓。若是让陛下听政, 遭小人蒙蔽, 江山危矣!”
    谢尚沉默半晌,他开口言道:“还有一方法,可扭转局势。”
    褚太后擦了擦眼泪, 她精神起来, 立马问道:“舅父请说!”
    谢尚缓缓言道:“封荀灌娘为‘巾帼将军’。”
    谢尚此时才反应过来,王献之今日在朝堂上说那些话的用意。王献之要逼太后下旨,封荀灌为将军!
    封一妇人为将军, 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必定会遭多方反对。
    如今王献之将火力往褚太后身上引,借由褚太后之手,让褚太后顶住群臣的压力,封赏荀灌为将军。这一招,不得不说真是高明!
    褚太后愕然,不解地问道:“她与我何干?”
    谢尚语气无奈地言道:“荀灌娘与太后皆为妇人。太后听政,于社稷有功。荀灌娘昔年救下一城人,亦有功。她若是能入朝参政,太后自然能继续听政。”
    褚太后仔细思索,似乎明白了这两件事的关联。她擦干眼泪,点头言道:“我知晓了。这就下旨,封荀灌娘为将军。”
    谢尚告诉褚太后:“加封号。”
    褚太后点头,这才明白这件事政治意义重大!
    归家的路上谢尚一直在沉思。不禁怀疑自己也被王献之算计在内了。
    谢尚打算等晚上斗舞的时候,问问王献之。
    没想到,晚上王献之派人传来消息,他被王肃之关在府上看书,不得出门。
    谢尚不信,他怀疑王献之在故意躲他!
    听说王献之不能来,顾和有些失望。
    “七郎不能来,真是扫兴。”
    谢尚美眸流转,淡淡一笑,开口言道:“他不来,你我可去寻他。”
    顾和犹豫:“方才王家仆人不是说七郎今夕在看书吗?”
    谢尚挑眉:“你相信?”
    顾和想到王献之那个小脑袋那么机灵,立马说道:“走!去王家!”
    王献之此时正在宗祠与王彪之议论大事。
    最新消息,燕王慕容儁遣使邀请凉王一同伐赵!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燕国有野心,三年内必定与晋国脱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