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2页
    朝中对于这一连串抄家的议论,终止于另一件大事的发生。
    比起这件事来,那些早已剩下空架子的世家被抄查,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第142章 请辞官职
    宣武五年十二月, 保宁侯商铎当朝请辞宰相之位。
    满朝哗然。
    自皇上登基以来,保宁侯府可谓“合家顶戴, 满门朱紫”。
    商铎本人更是公认的“甚为宣武帝倚重, 凡军国大事, 皆奉旨商度, 简任机密。”
    如今圣上亲政不过半年, 保宁侯居然要请辞?
    大朝之上禁不住一阵倒吸气的声音,然后无数眼光聚集在保宁侯身上。
    当然,保宁侯的三个儿子, 和亲家谢羽册, 也都接受了一轮轮朝臣们目光的洗礼。
    商铎对着御座上的皇上再施一礼:“臣旧疾复发,实无力任宰相一职,唯恐延误军国。”
    皇上缄默。
    就算这是他跟保宁侯提前商议好的,但在这大朝之上, 万人至巅。他望着请辞的舅舅,仍是感到一阵难以言说的孤单和疲倦。
    皇上的沉默,令众臣工惶恐不已。
    这会子连眼珠子也不敢乱转了,俱是躬身等皇上的旨意。
    终于皇上开口了:“保宁侯为相四年余, 日侍内值, 自朝至暮, 岁无虚日,间有待至一二鼓。”
    皇上声音中甚至流露出难以自持的一抹沉郁:“自简任机务,夙夜匪懈。正资倚任,器量纯全, 抒诚供职,乃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满朝文武再次悄悄的倒吸一口气:皇上才登基五年,亲政半载,如今这大臣中第一人的名号就先给了保宁侯,可见器重。
    商铎心中也颇为沉重,跪了道:“臣愧对皇上赞誉。”
    皇上轻轻摇了摇头:“朕体恤保宁侯旧疾复发,准起请辞宰相一职,加封其正一品太子太傅,加封侯爵为公爵。”
    满朝文武第三次倒吸冷气:这寒冬腊月的,被惊得吸好几口冷气,真是可怜大家伙,喝西北风都快喝饱了。
    震惊过后,朝堂之上皆是一片艳羡的眼神:皇上赏起自家舅舅来真的是大方至极!
    虽说退了宰相的实缺,但加封了正一品太子太傅的虚衔,表明保宁侯仍然可以行走于皇宫朝堂,置喙国事。
    当然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给保宁侯的爵位升级。
    本朝自太祖肇基,定鼎京城以来,列爵十等。且为避免尸位素餐,无有世袭罔替的爵位。
    必得子孙有德善勋劳者,量其等而锡之爵。
    也就是说,子孙可以袭爵,但每回都得被削一削,基本上五代后就变成了光头。
    譬如荣国公身后,贾赦不过袭了个一等将军,可见本朝爵位之珍贵。
    保宁侯这侯爵本就是不降而袭,已然是罕见的恩典,如今居然倒过来加了一级,实在是圣恩滔天!
    有记性好的大臣想起,当日商太后加封圣母皇太后时,皇上曾向先皇提过,封两位太后母家为国公,正如皇后母家一般。
    然先皇思及,楚太后母家乃伯爵府,向来无功,不宜跳级加封为国公。
    而商太后则是以妾妃之身进位太后,其母家也不宜压着母后皇太后加封,故而都拒绝了。
    然而五年后,皇上到底还是给了商家国公之位。
    商铎跪拜如仪:“臣叩谢圣恩。”
    至此,才有些脑瓜灵光的大臣,想起皇上近来曾赐予保宁侯府的太医,以及当年保宁侯被先皇一把剪子把手戳了个对穿,以至于三个月都得带着儿子代为写字之事。
    不,现在该叫保宁公了。
    诸人这才明白商铎今日的请辞,想来是君臣间的默契。
    随后不由有许多位高的朝臣,心中火热:这空悬的宰相之位,说不得他们可以争一争!
    然而不过片刻后,皇上一盆冷水就把大家伙泼了个透心凉。
    皇上直接撤掉了宰相之位,着六部尚书同为军机大臣,共议国事。
    相当于把宰相的权利一分六份,各归于六部。
    行了,那大家也别争了,都洗洗睡吧。
    保宁侯当朝领了圣旨,自然有灵醒要讨好的内监,悄悄把消息传给了在外侍候之人。
    消息传回保宁侯府时,商婵婵与黛玉正在江氏跟前说起年节之事。
    进了腊月,转眼就是新岁。
    这也是黛玉入门接手家务后,第一次筹备年节。
    听下人进来回了此事,江氏怔怔片刻,眼中禁不住一湿:“好了,从此后便得平安了。”
    这些年的风霜雨雪,荣耀富贵,拿血拿命奋力搏过,终于得了圆满的收梢。
    世事经历一遍,才知道,唯有家人和平安二字最重要。
    商婵婵笑劝道:“娘亲的诰命再升一等,可不是要喜极而泣了。”
    黛玉这里则细心递上一盏茶,江氏接在手里笑骂道:“都快出嫁的姑娘了,还这般口无遮拦,连你娘都敢打趣。”
    江氏呷了一口茶,搁下杯子,这才一手拉了女儿的手,一手拉了儿媳的手,嘱咐道:“有些事你们大约也知道。既然老爷是旧疾复发退了下来,待到了明年,我们夫妻少不得要久居江南养病。”
    “日后你们定要相互关照,彼此扶持。”
    黛玉和婵婵都点头应下。
    “娘亲跟爹爹又不是这几日就往江南去,何必现在就说这些话?”商婵婵见江氏若有所思,感慨颇多就继续开解了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