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页
    里面的人很警觉地没了回应,江祈想,他大概是被恶作剧的人假装救助者欺骗过。也许这场校园霸凌比他想得要严重得多。
    “我的借你也行,但是我上午上过体育课,衣服上都是汗。你不介意的话,我就去拿我的体育服。”
    “不介意……”里面的人声音细若蚊蝇。
    江祈没去上课,跑去储物柜拿了自己的体育服,闻了闻,有一股汗臭味,他还特地去学校的小超市买了带香味的信息素阻隔剂,往衣服上喷了喷。
    他回到实验楼的洗手间,被欺负的小男生还是不肯打开隔间的门,直到江祈把他的体育服从隔间上方的空隙里扔了进去。
    “谢谢你,江祈。”他哽着嗓子说,“从来没有人帮过我。”
    他换上了江祈的体育服,打开了隔间。
    江祈看到一个白白软软,个子矮小,栗色头发的男孩子瑟缩着从隔间里走了出来。
    不久后就分化成了alpha的江祈在初三这一年个子猛得蹿了很多,他的体育服在男孩子身上松松垮垮,本就是宽松款的上衣几乎要掉到他的膝盖。
    男生垂着眼向江祈道谢了一遍又一遍,他的头发湿漉漉地耷拉着,纤长的睫毛上也挂着水珠。
    江祈再往隔间里瞥了一眼,看到地上是一件很短的湿透了的白色连衣裙,和一顶乱糟糟的长假发。他这才发现水槽里的水龙头接了软管,一直延伸到他的脚下。
    江祈生气了,嘴唇都在哆嗦。作为责任心超强的学生会长,江祈不能容忍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校园霸凌事件。
    “你是几班的?欺负你的人都有谁?”江祈问。
    “今天的事已经很谢谢你了。”漂亮的男孩子眨着圆圆的眼睛,“你别管啦,不然你也会被欺负的,所以大家都不会帮我,我只能自己扛着。”
    江祈笑了笑,这个学校里还没有人能欺负得了他:“你们班主任不知道这件事?”
    男孩子的眼睛再次垂了下去:“我不想给家里添麻烦。”他的声音轻得像是一片羽毛,“我已经是个麻烦了。”
    “你叫什么名字?”江祈不打算再多问,学生会长的职务还未正式辞去,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能查出很多事。
    “曹云。”被欺负成这个惨样,漂亮的男生却向江祈露出了很温暖的笑容,“谢谢你啊江祈,你的衣服我洗完后明天中午挂在这个洗手间的窗户上,这样他们就不会知道是你借给我衣服了。”
    江祈偶然碰见这场校园霸凌时,已经是初三下学期,再过一个半月,他就要毕业去临市的精英学校读高中。他决定在毕业前,为自己的档案再添上漂亮的一笔。
    他原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校园霸凌,在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后,江祈才知道事情远远不是他想的那样。
    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排挤,但被欺负的人从不反抗,导致欺凌逐步升级,范围越扩越大。
    江祈发现的时候,集体欺凌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场欺凌几乎持续了一年半,却没有一个老师知道这件事,这是属于整个初二年级学生共同的秘密。
    初二年级甚至还有一个匿名QQ群,每天都在群里发布欺凌曹云的照片。
    集体性欺凌并不是江祈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事。他在毕业前将调查报告递交给了教导主任,时间有限,他自觉并没有完全还原出所有的事件真相,但素材已经足够充分。他相信学校会给出最妥善的处理结果。
    虽然,最后学校的处理方法,他也并不是很清楚。
    那时候他快要毕业,要搬回H市,要准备在精英学校里大施拳脚,有很多的事要忙。
    高一开学后,他曾给初中的教导主任打过电话询问,得到了“那个学生转学了”的回答。他也问过,那些欺凌过曹云的人学校是怎么处理的?却得到了教导主任含糊的敷衍。
    也是,能怎么样呢?都是些未成年人,再者,法不责众。
    江祈想,如果那时能再给他一点时间,他也许能调查出事件的源头。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这件事最终也成为了江祈为数不多的遗憾。
    江祈总是很忙,随着时间推移,那个说着“谢谢你江祈,从来没有人帮过我”和“我把你的衣服挂在窗户上,没有人会知道是你借给我衣服”的漂亮男孩子的脸,也渐渐地消失在江祈装满了各种事务的脑海里。
    手机里纪云穿着裙子的照片和江祈记忆深处男孩穿着连衣裙仓皇躲进厕所隔间的画面重叠在了一起,为什么自己没有早点想起来?
    纪云后颈的那块仿肤创口贴一旦翘起卷边,就再也压不回去。江祈干涩着喉咙,企图做出最后的挽回。
    “纪云,再次见到你时我很高兴,初中那件事似乎对你没有产生影响。”
    江祈所说的“初中那件事”,加速了纪云的个人信息映射,这几天模模糊糊的影子在纪云脑海里相继变得立体清晰起来。
    毕竟是平行世界的自己,果然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多了江祈这个变数,引起事件分岔,导致原本相同人生的纪云生成了不同的性格。
    在没有江祈的那个世界,混身湿透的纪云在厕所的隔间想了一下午,终于想通就算是不想给唐蓉添麻烦,忍耐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后来,他隐忍一个月,录下一个U盘的被欺凌音频,又混进Q群截了无数素材,对自己的名字做了模糊处理后,他写了一篇极具文学感染力的半虚构小说,投给了所有叫得上名头的当地媒体和教育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