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页
    现在秦国有粮在手,军队自然就兵强马壮了!
    你说气不气人?
    这可就太气人!
    好好的耗死秦国之计,怎么给他们执行成这样了?
    回去的路上,张良都不想理扶苏。
    扶苏也意识到自己在张良伤口上撒了把盐,一路上都没敢再吱声。
    还是张良先缓过来,下马时对扶苏说:“是我一时半会还接受不来。”
    这事本不是扶苏的错,那些傻事和坏事又不是扶苏逼着韩王干的,扶苏不过是想和他讨论一下还有没有遗漏的人才而已。他拿扶苏撒气,不过是仗着扶苏在他面前不讲究高低尊卑,只把他当朋友看。
    韩国没了这件事,他早晚得要接受的,要不然他不可能真正成为扶苏信重的人。像仿建韩王宫的事,要不是他主动问起,扶苏会体贴地避开他。
    这不是他要的。
    他总不能每次都要扶苏照顾他的想法。
    张良说道:“这样的人我了解得不多,给不了什么建议。”
    扶苏说道:“你不生我的气就好。”
    张良说道:“是我自己一时迈不过心里的坎,和你没关系。”比起让扶苏特意在他面前隐瞒和遮掩,他还是更希望扶苏像现在这样直来直去。
    两个人把话说开了,刚才那点芥蒂自然没了,张良自己不认得精通水利的人才,不过他知道有谁认识,在俘虏名册里翻找了一会,把人给扶苏找了出来。
    没过几天,扶苏又顺利入手几个搞水利工程的人才,把他们收编到少府衙门里去捣鼓全国水利工程计划去了。
    对于新加入秦国版图的颍川郡(韩国土地),扶苏也没有放松,在郡守敲定下来之后已经立刻叫直邸的人送新农具图纸过去,让他们在春耕之前至少得把新犁备好,确保今年的春耕顺利进行,务必要保证今年的土地耕种率,不能白白浪费了一年收成。
    扶苏这边忙得连轴转,王翦统领的大军也在短暂的休战后整装待发,开始新一轮的攻赵计划。
    第65章 回去
    秦国这次的主帅是王翦,和他打配合的是他儿子王贲,王离这个亲孙子虽不能得到第一手消息,却也不时能从家书里读出战局的紧张。
    只要李牧还在,赵国基本就固若金汤,不时还能反咬一口。可秦国这边兵卒一批批地派过去,每天都在烧钱,王翦作为攻赵总指挥挺发愁的,家书越写越少,基本是让人代笔报个平安。
    相比之下,嬴政对这一战倒是谜之自信。
    要说六国之中嬴政最想搞掉谁,那当然是赵国无疑,一想到自己在赵国过的那些日子,再想想曾经相依为命后来却反目成仇的太后,嬴政就觉得赵国根本不该再存在于世上。
    因此,王翦那边屡战不利,嬴政不仅没发飙,还亲切友好地派人去问王翦“人够不够,要不要多派点”“粮够不够,要不要多运点”,他的要求很简单:甭管什么人不人钱不钱的,你把赵国给我打下来就成了。
    王翦隐晦地回信表示,人和钱都够了,就是赵国的李牧还在,这仗不好打。
    嬴政收到这个消息,也没着急,只是暂停往前线输送更多人,静静等待转机。
    这个转机来得还挺快。
    早已携重金前往赵国王城的顿弱搭上郭开这条线了。
    郭开这人,一般人可能不认识,不过在赵国他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在如今的赵王继位时立下过拥立之功,赵王把他当老师,也把他当心腹要臣。
    他干过一桩大事:逼走廉颇。
    就是当初和蔺相如来了一出“将相和”的那个廉颇。
    赵王没继位之前,廉颇很看不上郭开这个小人,曾经当众斥骂过他。
    有这样的过节在前,郭开得势以后自然在赵王面前拼命排挤廉颇,逼得廉颇只能外逃自保。
    后来战事频起,赵王想起了这位老将,想派人去把他请回来,委婉地派人去看看廉颇身体如何。
    郭开知道后又收买对方使了点小动作,让人回禀赵王说:“老将军饭量倒是挺大,不过肠胃已经不太好,一会的功夫就去了三趟茅厕。”
    赵王一听,廉颇这是身体不行了啊,肯定打不了仗了,因此没再让人去召回廉颇。
    廉颇最终在楚国抑郁而终。
    这样一个人,一看就是实施离间计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最看重的是他自己、最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绝不会追求什么家国天下、名留青史。
    顿弱悄然派人接近郭开,在郭开耳边散布“李牧扬言打完这一仗,第一个就要求大王砍了你”这种话,又制造了几次惊险的“意外”,吓得郭开夜不能寐,渐渐对李牧有了忌惮。
    随着李牧的威名越来越盛、胜利的消息越来越多,郭开彻底陷入恐慌之中。
    没办法,李牧如今如日中天,连大王都要让他三分,大王最宠爱的小舅子都要被大王打发去向李牧赔礼道歉,区区一个臣子的头颅又算什么?
    郭开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这时候时机彻底成熟了。
    顿弱携重金与郭开秘密相见,怂恿郭开要么不干,要么干个大的。
    顿弱还站在郭开的角度替他抱屈:“你为大王修直道,百姓怨声载道,个个都恨你入骨,可大王要修,难道你还能不修不成?你为大王背了骂名,最后得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