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日子太苦了,关键还不是穷不穷的,这都快饿死了,他必须在稞米收货前找到新的口粮。现在这种每天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就算他今年打算参加舂米,也没有那个力气。
粮食暂时是没有了,但是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不行的话就先去换些豆子当粮食,那可是很便宜的。
宣慕之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个故事: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用担心豆子卖不出去。豆子卖不出去的时候,他们可以拿回家,磨成豆浆卖;如果豆浆卖不出去,就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可以制成干的,当作豆腐干来卖;豆腐干也卖不出去的话,那就把豆腐腌起来,做成豆腐乳。卖豆子的人还有另一种选择:如果豆子卖不出去,就把豆子拿回家加水生成豆芽卖;如果豆芽卖不出去,就干脆让豆芽长大,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盆景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田地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就结出了许多新豆子。’
宣慕之对这个故事的出处有些疑问,毕竟犹太人吃不吃豆浆他不知道,但是豆腐可是中国发明的,更不要说豆腐干,豆腐乳,那更是他祖国的特产。
不过那都是旁枝末节,这故事本意是讲做人要乐观豁达,也要随机应变、懂得变通,更要面对困难寻找出路,永不放弃。
此时此刻,这个故事对宣慕之的启发很大,不光是故事里面的立意,还有故事本身。
这个世界豆子价格这么低廉,且明显没有出现任何关于豆子的加工方式。无非就是煮熟了吃,或者炒熟了吃,这两种都没有将豆子的美味发挥出来。
而对于他来说,豆子可以做豆腐、做豆腐脑、做豆腐乳……而现在最简单的就是——豆芽!
这个世界蔬菜品种虽然多,但是到底是岛屿世界,因为粮食不足,所以大部分能耕种的土地主要是种植各种粮食。这样一来,种植蔬菜的地方就非常少了,多是一些不能大面积耕种的小块土地。
豆芽、豆苗都是算是蔬菜,而且口感鲜嫩。只要价格比普通蔬菜便宜,一定会成为吃蔬菜觉得贵,吃野菜觉得掉身价的普通民众的首选菜肴。
说干就干,宣慕之叮嘱宣煊饿了就先自己吃饭,然后将装粮食的袋子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称出两斤左右的碎稞米装好,朝着刚才去的集市奔去。
此时已经是中午了,集市上的人少了很多,买东西的人大多采购完回家做饭,只有一些固定的摊位在。幸好,这些固定摊位里有很多都是卖豆子的。
这个地方豆子是最好种的,基本上撒上种浇上水就能长出来,而且涨势好产量高,所以这些摊位上的豆子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地摆着。
宣慕之寻找到之前看过的一家铺子,仔细地观看那些豆子。之前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现在既然要做豆芽,自然要用最合适的豆子来做。
他本钱有限,孤注一掷必须成功。
这个世界的豆子称呼很简单,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白豆、青豆……什么颜色就是什么豆,和地球上基本一致。
其中那种白豆宣慕之仔细看过,是豌豆。大概是豌豆干了之后因为颜色发白发黄,却又不像是黄豆那般黄,为了区分而起的名字。
宣慕之仔细观察豆子,摊主过来招呼了一声,“小兄弟,要买豆子么?买的多可以便宜一些。”
宣慕之抬头,一双大眼睛看着对方,“……能用稞米换么?”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这本小攻会出来的非常早,大家注意点哈哈哈哈啊
第3章 卖豆芽
这笔买卖自然是没做成的。
摊主在这里卖豆子也是为了赚钱,赚钱一部分要交税,一部分则要去购买粮食蔬菜。可再怎么样,也不会同意宣慕之用这些品相很差的碎稞米换的。
东家的稞米本来也就是一般的品种,再加上碾米的石磨很沉重老旧,所以碾出来的米碎米不少。
完整的好米东家都收走了,剩下的碎米他们几个农夫平均分一分。宣家兄弟得到的一百斤的稞米里,有二十斤左右都是碎的。碎的不太厉害的,还能换成别的粮食,家里最后这几斤都是很碎的了,看着实在不成样子。
宣慕之走了好几家摊子都没把碎米兑换出去,都已经快要绝望了,到了最后一家看起来很小也很偏的摊子,他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条件好的都不愿意和他换,这看着比他家也富裕不了多少的人能愿意么?
结果让宣慕之意外又欣喜。
这家摊主同意兑换,用对方的话来说,豆子好几天都没卖出去了,他也需要卖粮食。与其用钱去买,还不如用豆子去换,这就相当于卖出去了。
不过宣慕之带来的米太碎,摊主也不乐意用原本的兑换价格。原本一斤稞米可以换十斤豆子的,可这种碎米对方只愿意换给他五斤。
五斤就五斤,宣慕之果断将带来的两斤全部换成了豆子。两斤碎米换十斤豆子,宣慕之没有换单一的一种豆子。
虽然看起来样子一样,但是到底不是同一个世界,他必须多换几种,看看到底那一种更适合。
黄豆、绿豆、黑豆、白豆四种都和地球上的几乎一模一样,这些豆子也都是可以做豆芽的,宣慕之一样要了两斤。其他还有几种豆子,这些宣慕之就不太认识了,犹豫了一下又要了两斤红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