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4页
    这越是乱世,官府管制便愈发困难。大量百姓死亡或逃户,官府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向多少人多少田地征税。吏治也愈发混乱,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狐假虎威,欺压百姓。
    加上时局艰险,处处费钱,官府往往只能根据花销来决定税收。今日要钱十万贯,便临时向百姓征收十万贯;明日要粮八万石,又向百姓强征八万石。能征到的百姓越来越少,被征的百姓负担也越来越重。最后钱粮没征够,战场上士气溃散,后方又起民变,只能全线溃败。
    而朱瑙的这本账上,不仅他治理多年的蜀地各州账目清晰,就连他这些年新得的各州府的账目也明明白白,可见朱瑙多么治理有方,用人得当。
    算账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有帐可算。拥有这样一本清晰的账目,使得朱瑙清清楚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不像从前的谢无疾以及这天下的多数诸侯,在这混乱的时局中,只能凭着经验与感觉揣测,胜败有时只能听天由命。
    而更难得的是,这本账不仅落在纸上,更记在朱瑙心中。昨晚朱瑙不与他详细分说,只因有些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明白罢了。
    谢无疾长叹一声,收回游走的神志,认认真真地端看起账本来。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如今广晋府已平定中原大部分土地,并将首府定在了邺都。
    黄昏时分,陶北忙完了军中的公务,行色匆匆地向南院走去。
    南院有一间进深三间的大宅,原是给府中多名门客幕僚居住的,前段时日已被陶北腾了出来,专供一名贵客居住。
    院中数名奴仆正在忙碌着。这贵客先前曾在庙中待过一段时日,十分喜欢庙里种的罗汉松和菩提树,而陶北待这贵客极为重视,非但安排了数名奴仆伺候他的起居,还专门从庙里移来了许多罗汉松与菩提树。这好好一间南院,被改造的如同大雄宝殿般。
    陶北来到屋前,屋子的门半掩着,他却没有直接推门进去,站在门外恭敬地敲了敲门。
    屋内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进来。”
    陶北这才推门进去。
    屋内有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盘坐于蒲团上。他的头发很短,如今刚刚及耳,看他打坐念经的模样,便知他曾做过和尚。
    陶北如今已经称霸中原的诸侯,见了那少年,竟还毕恭毕敬递上前行礼:“陶北参见公子。”
    他之所以对那少年如此客气,因为少年的名字叫朱新,据他自称乃是浔阳侯之子,因战乱缘故被迫逃难,流落至此。
    即使只是落魄王侯,但陶北既未称帝,名义上仍然遵奉朱氏王朝,故才有此礼数。
    少年讷讷地起身还了他一礼:“陶将军不必多礼。”
    陶北在少年对面跪坐,问道:“公子,不知先生现在何处?”
    少年指了指里间:“先生下午看书倦了,正在里面休息。”
    所谓的先生,是“朱新”家中一位忠诚的家臣,一路带着朱新逃难至此。为了掩藏身份,两人都曾当过和尚,并以师兄弟相称,以免被奸人和沿路的盗匪戕害。
    陶北的贵客,并不是这位出身皇族的少年,而是那位先生——张灵。
    这张灵二十五六岁,年纪虽轻,却极有能耐。约莫他自幼在王侯家为臣,耳濡目染,见识广博,口才更是极为出众。数月之前,张灵带着朱新投奔陶北,成为陶北的一名门客。
    初时陶北并不怎么重视张灵,只把他当作众多门客中可有可无的一人。然而张灵频频献策,逐渐引起了陶北的注意。
    数月前,正是张灵劝说陶北,说那刘平刚愎自用,为人小器,难成霸业,让陶北尽快取而代之。此话正中陶北下怀,连忙向他讨教对策。
    于是这张灵连进奇策,先是亲自出面说服了刘平诸多手下愿意背弃刘平尊奉陶北;又策划刺杀了刘平;还为陶北分析形势,让他下定决心快速除去了几位政敌,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可以说,陶北能够这么快取代刘平掌控中原,张灵当居首功!
    自那以后,陶北也将张灵奉为了座上宾,只要得空就要来找张灵长谈,听他为自己指点迷津。
    陶北恭敬地问道:“公子,不知先生何时歇下的?”
    “朱新”道:“有半个时辰了。要我去叫他起来么?”
    陶北忙道:“不不不,不敢打扰先生休息。我在此等候便是。”
    “朱新”问道:“陶将军找我师……先生有什么事吗?”
    陶北道:“近日听了些成都尹朱瑙和谢无疾的事,心中有惑,想请先生为我答疑。”
    “朱新”乖巧地“哦”了一声。他不过是闲得无聊随便问问,并不是真的关心这些事。
    陶北在屋中安静等候,小和尚则继续打起坐来。
    第240章 新帝
    约莫又等了半个时辰,屋内传来响动声,陶北忙打起精神。不片刻,一名年轻男子伸着懒腰从屋内走了出来,丝袍松松垮垮披在身上,连腰带也不系,很是洒脱不羁。
    陶北起身,神色谦恭:“先生醒了。”
    张灵理了理衣服,行了个礼:“对不住,让陶将军久等了。”
    陶北忙上前扶起他:“不久不久。是我打扰先生休息了。”
    张灵直起身子,指了指一旁的茶座,示意陶北入座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