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1页
    而除了那些国策之外,陈国为梁国资助粮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
    柳江平将信将疑地问道:“陶公,你当真有把握击退蜀军,收复河南吗?”
    陶北面如寒霜,掷地有声道:“收复河南关乎我大梁国运,不用柳公子说,我梁国上下都会竭尽所能!”
    柳江平见他语气坚定,似乎胸有成竹,不由放心了许多。
    陈国向梁国资助军费,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陶北许诺得到了这笔军费以后,梁国军队会立刻击退蜀军,收服河南!
    须知陈国的权贵们之所以惊慌失措,正是因为蜀军节节胜利,先取长沙,又取河南,眼瞅着马上都要打到江南来了,这能不慌吗?而陶北只有夺回了河南,才能继续跟蜀军势均力敌,才能让陈国继续维持目前的局面。所以陈国才愿意出钱让梁国收复他们的疆土。
    可陶北虽然做出了许诺,他实际上真有收复河南的把握吗?——柳江平不知,陶北固然有这个心,把握却实在谈不上。
    陶北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地承诺,一来是因为他必须得到陈国的资助,否则他就连今年都过不了;二来,对于收复河南这件事,他有许多文章可做。
    梁国那些庞大的、混乱的、非嫡系的军队,对他来说非但没有好处,还成为了随时会将他拖死的累赘。他早就想除掉这些军队,但如果简单粗暴地将几万人的大军遣散,那这些士卒们一定造反的。而如果要自己动手剿灭这些人,一来难以下手,二来仍然有逼反的可能。所以处理这些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死在战场上。
    之前陶北就三番四次想要调集这些军队去作战,但那些贪生怕死的军队总是以粮饷不足为由拒战。现在粮饷有了,又有了与陈国的盟约,这些军队再想拒战可就难了。为了领取粮饷,他们势必得向河南进发。
    陶北也知道这些军队虽然人数多,但战斗力并不强,对于他们能否击退蜀军。陶北没有信心。但没关系,无论最后谁胜谁负,对陶北来说都是好事。蜀军胜了,便是他借蜀军的手除掉了异己,同时对蜀军也造成了一定的消耗;若这些乌合之众击退了蜀军,帮他收复了河南,那就更好了,他们挽救了梁国的国运啊!
    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陶北当然不可能错过。
    两人达成了一致,天色也已经不早,余下的详细将由双方官员一起商定,于是陶北便命人将柳江平送回去休息了。
    ……
    ……
    暝色四合,夜风渐起。
    一更天,暮鼓敲响,城门关闭,城里的百姓回到住处,关上房门,开始宵禁;二更天,天色昏黑,除却城楼、宫墙等处有守军的火光照耀,其余地方皆已伸手不见五指;三更天,云雾散去,星河闪耀,万籁俱寂;四更天,玉轮西沉,天星黯淡;五更天,天际吐白,鸟雀始鸣,万物苏醒。
    一些房屋已打开了门窗,然而还未到解禁时分,城内的街道上仍然空无一人。
    城楼上站了一夜岗的守军们哈气连连,掐指算着还要多久才能换岗,忽然间,安静了一宿的平原上响起了马蹄声。
    守兵们被蹄声惊动,纷纷向城楼下望去。只见一人骑马逆着晨光而来,红光中一团黑色剪影,谁也看不清那是什么人。
    “什么人过来了?”
    “不知道……还没到解除宵禁的时候,先扣下他再说。”
    不多时,那单骑驰近,在城楼下勒停了马。
    “来者何人?!速速下马!”守城的士兵高声质问。他们生怕来者不善,弓兵们甚至架起了弓,随时准备放箭。
    城楼下的人不语,也不下马,只怔怔地望着高大的城门出神。
    负责守城的军官站在上方观察了片刻,见那人身上不像有武器,也不像来刺探情报的探子,于是下令道:“出城去把他扣下。”
    很快,城楼的偏门打开,一队持刀的士兵冲了出去,将那骑在马上的人团团围住。
    “你是何人?可有通牒?缘何半夜行路?还不速速下马!”一名士兵再次大声质问。
    直到凑近了众人才发现,骑在马上的是个消瘦的男子。他的脸颊和眼窝深深凹陷,仿佛逃难而来的灾民。可他身形挺拔,又似习武之人。更何况马乃稀罕之物,若是普通百姓,哪里弄得到这样的好马?
    面对士兵的质问,那男子只是缓缓环视四周,动了动嘴唇,似想说什么,却依然没有开口。
    双方僵持片刻,士兵们失去了耐心,正要上前强行将人拿下,忽然有一人不可思议地开口:“你是……上官……将军?”
    众人顿时愣住。
    这梁国除了上官贤之外,没有第二个上官将军。而上官贤在常驻河南前,也曾在邺都待过一段时间,主持过一些军中大事,因此颇有几个士兵见过他。只是方才有些人只觉得此人眼熟,却想不起他是谁,被人这一提醒,认出他的人才多了起来。
    众人顿时哗然!
    ——还真是上官贤!!他从前强壮魁梧,如今却骨瘦如柴,从前的精气神也似被人抽空了一般,这才导致人们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
    这下守城的士兵全都傻了。不是说上官贤已经被蜀军俘虏了吗?缘何又回来了?!而且他怎么变成了这幅样子?现在该怎么办??
    按说违反了宵禁,且又是已经投敌的将领,士兵们应该立刻把他抓起来才是。可上官贤声名犹在,士兵们犹犹豫豫,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将他拽下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