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页
    萧皓轩会在使者府如何霸气侧漏?
    他和白忱又打算怎么收拾阮忌?
    萧皓轩终于松口撤掉避子汤,可夏晨欢却惊恐不安。
    他不能生下孩子。他是替身,真相大白的那天,那个孩子活的了吗?就算活下来了,也会像他一样从小因出身而痛苦。
    夏晨欢甚至第一次拒绝,对抗萧皓轩。
    接下来一章就要入V啦,希望喜欢亲们可以多多支持~~
    石头日更的同时争取加更。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一一会回复的~
    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文的动力~~
    爱你们呦~~】
    第20章 遇刺(4)
    萧皓轩走进使者府内殿的时候,满屋子的夏国官员和使臣,一个个气的面红耳赤,心急如焚。
    见到宣王的一瞬,他们再顾不上礼法规程,全都怒而视之,纷纷大声指责。
    “宣王殿下,您为什么让巡防营封锁夏国使者府?”
    “使者府代表的是夏国陛下和夏国国威,您没有权利私自封禁!”
    “您这是在公开藐视夏国陛下,置两国邦交于不顾!”
    萧皓轩面色凛冽,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周身自带煞气。愣是让一拥而上的使者不自觉地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男人走到主位坐下,冷眼扫视众人,大殿刹那变的安静。
    使者们都将信任的视线投向陶文汇。
    因夏晨欢替嫁之事,皇帝将陶文汇在朝官职升为二品侍中。在使者中官位最高,主管使者府事务。
    陶文汇脸色难看至极,不仅仅是因为萧皓轩不置一词便封禁使者府这种极度蔑视夏国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到底出了什么事,会让一向稳重的宣王如此蛮横。
    想到夏晨欢的假身份,陶文汇满手冒冷汗。
    可他面上不现分毫,跨步走出人群,一拱手,态度是使者应有的强硬。无论如何,不能自乱阵脚。
    “宣王殿下无缘无故封禁使者府,是对夏国朝廷的极不尊重,更有伤燕朝大国威严,实为人不齿!”
    这话说的极重,可萧皓轩却一笑置之,“无缘无故?宋铮,把人带上来。”
    “是!”宋铮立刻去殿外传话。
    萧皓轩看向疑惑的陶文汇,微勾嘴角,“陶大人误会了。今日城中有刺客行凶,本王是担忧各位使者的安全,这才让巡防营严加保护。”
    众人又惊又疑,相互交换眼神,刺客行凶?刺的是何人?就算如此,也不该封禁府衙啊。
    宋铮恰好领着侍卫将刺客的尸体抬进殿内。
    众人看到尸体的瞬间惊恐万状,目瞪口呆,失声大叫,“崔洋!”
    陶文汇满脸不可置信,血色飞快的从脸上褪去,指尖控制不了的打颤。
    萧皓轩并不管此刻他们心里多波涛汹涌,淡淡地说,“今夜元宵街市上,崔洋企图行刺宣王妃,事败后毒发自杀而亡。”
    行刺王妃?!“那王妃他……”
    “王妃受了些皮肉伤,已无大碍。”
    陶文汇松了口气,心又立刻吊起来。
    使者行刺是何等大罪,而且还是宣王妃!事情真如宣王所述吗?若是,崔洋为什么要这样做?若不是,宣王为何又要这样做?
    陶文汇浑身冰凉,却还是咬牙道,“崔洋身为夏国使者,为何要行刺夏国的皇子?现在崔洋已死,死无对证,怎能单凭宣王殿下一面之词就坐实夏国行刺之事。”
    萧皓轩一挑眉,嘲讽地笑笑,“夏国行刺?陶大人,我可没有这么说过。”
    陶文汇大惊失色。他刚才太慌乱,只顾着将事情撇清,却没想明白其中内幕,直接把崔洋与夏国挂钩了。
    皓轩语气变冷,“崔洋死前亲口说他厌恶夏国向大燕求和,觉得本王的王妃不知廉耻,死不足惜。”
    众使者统统倒吸一口冷气,相互交头接耳。一国使者做出此等错事,实在有损夏国尊严。
    陶文汇却是一怔,宣王现在是在把夏国摘出来吗?为什么?
    两国交好对大燕是有好处的,宣王应该不会做出破坏之事。那么就真的崔洋是行刺,目的是……
    他蹙紧眉头,按宣王的说法,刺杀只是崔洋个人行为。当然,崔家肯定也废了。可崔洋怎么会是这般鲁莽到没脑子的人?
    萧皓轩接着说,“既然王妃是夏国人,崔洋又是夏国使者,这件事本王不好插手。可说到底晨瑜是本王的王妃,也算是大燕之人。还望夏国陛下能彻查到底,给本王一个交代,也给大燕一个交代。”
    男人话锋一转,突然阴冷至极,难掩煞气,“还望陶大人明白,若当时伤到的是一旁的四皇子,大燕便不会这么轻易作罢了。”
    宣王分明话中有话,陶文汇呼吸一窒,突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崔洋欲行刺的根本是四皇子,他想要的是燕夏联盟破裂。联盟破裂最大的受益者是阮忌,崔阮两家怕是已经联合。
    那宣王这一出戏……
    陶文面色一凌,抚摆跪地,拱手行礼,面色庄严真挚,“多谢宣王殿下明察。我即刻便传书陛下,定彻查此事,不放过一个涉案中人。给王爷一个交代!”
    陶文汇是真心诚意的谢宣王,谢他聪慧清明,谢他为夏国着想。
    众人惊慌看着陶文汇。使者轻易不会下跪。可陶文汇不仅下跪,竟然还这样就接受了宣王所有的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