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旭离开时,乾清宫内只有一位似乎要吃人的皇帝陛下,等跟着四位阁老再回来时,不但东宫的太子殿下在,就连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英国公,右都督大皇长哥儿也同样在。
好了……,正一品文武大员都到齐,再加上皇帝和皇帝继承人,此时聚在这里的八人便是能左右大魏朝命运的人了,看着上辈子仰望,这辈子至少现在还需要仰望的一群人,林方旭这个兼职的中书舍人,默默地缩在后面。
但现实再一次教会林方旭,重生的人没有资格低调。
建文帝见人都到齐,也不等他们行礼,便开口道:“东升,将这封奏折给大家念念。”
“……”
林方旭只得上前,接过那本厚厚的奏折,语气凝重肃穆地缓缓念道:“臣等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臣等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洪武十三年,百姓手中之良田锐减,然加饷、分摊不断,……
至今年,因谷雨不丰,亩产不足往年一半,所交赋税又占去十之三四,……,臣等不忍百姓冬日无所果腹,故联名上书,伏乞圣裁”
太子朱显宗听得额头青筋暴跳,朝廷赋税只要求三十税一,哪里来十之三四?谁给的他们胆子,敢这样肆意妄为,不顾百姓死活,陷朝廷于不义。
然而现在还轮不到他发火训人,他那盛怒的皇帝父亲,已经气得一下子站起来,将御案上的执笔、砚台、奏章都扫到了桌下,一巴掌拍在书案上,怒吼道:“谁来告诉朕!这是怎么回事!”
“孔阁老……,贵为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你知道朕的子民居然还在挨饿吗?董阁老呢?你董家祖籍就在江南吧……,你知道吗?”
“呵……,你们不但知道,还帮忙遮掩!朕自继位以来,恐辜负先帝心血,怕对不起千千万子民,几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今天才知道原来朕就是个耳聋眼瞎之辈!”
皇帝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做臣子的哪里还敢站着,包括朱显宗这位儿臣在内,都跪下请罪道:“圣上息怒,臣等有罪。”
都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刚入朝堂,平时只负责跑腿传话等小事,此时却要和阁老、都督等重臣一起跪在这里请罪,林方旭觉得自己有些冤。
建文帝似乎也清楚责权要分明,此时面无表情地看着臣子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那位问道:“孔阁老,身为首辅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毕竟是辅佐过先帝打江山的人,即使皇帝此时表情不善,他依然能冷静沉着道:“启禀圣上,江南等地自前朝衰帝起便有许多问题,直至今日,若真要细究,怕是没个两三天根本理不顺,且牵连甚广,若是都要
根除,怕是会动摇根基。”
建文帝此时已经慢慢冷静下来,细思他的话,也只能在心里无奈赞同,前朝腐败灭亡,土地兼并便是重要因由,若真能轻松根治也轮不到他朱家坐江山了。
虽然千难万难,但建文帝却不想任其放任下去,那样的话,大魏朝怕也熬不过四、五代人了,便又继续道:“既然你理不过来,说不清楚,那就叫上六部九卿,明日廷议!……,若在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朕就让五军都督府去理!”
文不预武事,武自然也不能参与文事,不让武将打仗,却让他们去治理庶务,怎么治?用弓箭刀枪吗?身为南方士族代表,进来后一直都没说话的董阁老虽然知道那是皇帝故意放的狠话,当不得真,但此时也有些脖子发凉。
每逢朝中有什么大事要做决定时,都由文渊阁阁老和六部九卿商议,皇帝主持,最后结果有诸位大人投票决定,皇帝能将其推翻,但皇帝一般都不会那样做,最多嫌弃考虑不足,让再议一次。
若林方旭只是翰林院修撰,廷议这种事,他是怎么都摸不到边的,但谁叫他还兼职中书舍人呢,皇帝御用跑腿,居然也有了资格,商谭、孔玠等四位司值郎也一样,阁老专用秘书,这种场合,自然也是要带着的。
然而现在却无人能觉得参与廷议幸运,得到消息的六部九卿都慌了起来,此时大半夜不睡,各自找到自己的基友商量串联起来,林方旭就是在这种时候,将满脸焦虑的商谭迎了进门。
第六十八章
自从四位阁老离开后, 四位秘书便清闲下来, 董坤、孔玠等人都围着商谭, 不停地追问他之前到底知不知道,商太傅为什么不告诉他?林方旭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商谭被几人烦不胜烦, 此时终于可以对林方旭问出同样的话:“东升, 你是不是提前就得到消息了?祖父告诉你的吗?”
林方旭好笑道:“呵……,你怎么想的?, 这种大事你觉得师公他们会冒着走漏消息的风险,特意千里迢迢地写信告诉我?我也是通政使大人找到我, 我才知道的。”
商谭倒也没有不相信他, 只是有些沮丧,闷闷道:“你说这么大的事, 祖父怎么就一点口风都不露,现在该怎么办好?这下江南的那些个世家怕是要恨死祖父了。”
林方旭也有所感,现在还不知道圣上是什么态度, 若圣上真的铁了心要查, 那就不是恨这么简单,到时候怕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了。
说起来, 董阁老一派其实现在就已经是恨不得吃人了,大家都是一个圈子, 一个阶级的人, 什么事情不能私下商量解决呢?你说都不说一声,就这么直接捅出来,怎么这么不按规矩办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