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琻哪知谢华早已误会大发了,兀自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没出声。
“对了,你有空也该私下里谢谢沈梒。”谢华忽然提醒道,“这次咱们俩虽然与皇上只是偶遇,但若真被外人知道了,估计也要被骂个半死。但沈梒从头到尾都没提过你我二人,想必也是为了维护你,你可要心存感激。”
谢琻哼笑着道:“你放心,我早就感谢过他了……”
————
被禁足的沈梒近一个月来过得十分悠闲。他并没有被外面的风言风语所影响,闭门谢客后,每日在家便穿件大袖素袍,蹬一双木屐,不是读书便是临字帖,倒也十分悠闲。
这日,他拿着本游记躺在院中的桂树下。四月的风吹在人面上不寒不暖,十分舒服,不一会儿沈梒便如陷入了一滩暖洋洋的春水之中,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也不知迷糊了多久,家中的老仆扛着个竹箱走了进来,一见沈梒躺在树下,便赶紧上去叫他:“大人,大人快起了。这风虽暖,但最容易着凉,您前两天已经感过一次风寒了。”
沈梒朦胧着眼醒了过来,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他从小在南方长大,本就不适应京城这忽冷忽热的天气,到了这种季节交换的时候便很容易生病。
他虽贪桂树下的阴凉和四月的徐风,却还是依言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指了指老仆扛进来的竹箱问道:“这是什么?”
“哦,又是谢大人送来的,说是拿给大人解闷儿的。”老仆有些好奇,抬手就想掀开竹箱盖子看一眼,“他这段时间隔三差五便送东西来,也不知道——”
然而还没等他的手碰到竹箱盖子,说时迟那时快,上一刻还懒在榻上的沈梒猛一个鲤鱼挺身,一跃下地,整个人如闪电般地扑了过来一掌“啪”地合上了竹箱。
老仆:“……”
他震惊地看着自己大人从静若处子到猛虎下山的瞬息转换,差点儿没回过神儿。
沈梒扑得太快,整个人岔了气儿,却还是故作镇定一手死死压着竹箱盖子,一边暗暗吸气一边状若无事地道:“没什么东西。你放在这里去忙吧,我自己收拾。”
“哦,好。”老仆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转身,满腹疑惑地走了。
沈梒一直盯着他,待听他走出了院子,又合上了门后,目光才慢慢转回了竹箱。
那竹箱静静地呆在地上。
半晌,沈梒珠玉般的耳廓渐渐沁上了一层薄薄的绯红。
桂风暧昧,院内无声,四方屋檐下只有沈梒一人。良久,他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抿着唇用一根手指轻轻掀开了竹箱的盖子。
沈梒垂着眼,静静地盯着箱子里面。他耳朵上的那抹绯红如被滴了水的朱墨一般,渐渐洇开,慢慢染上了他整个脸颊乃至脖颈。
半晌,一向高雅从容的荆州汀兰,已是满面烧红。
箱子里躺的是一垒书册。
这本没什么,然而躺着最上面的一本书封上却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龙阳逸史》。
这本书下面的几本,书名也依稀可见——《玉娇梨》,《游仙窟》,《隋阳艳史》……
四下里明明没有人,但沈梒却觉得有一万双眼睛在默默盯着自己的脊背。
其中有一双格外可恶。圆杏般的双目笑眯眯得,眼神又炙热又专注,此时仿佛是不怀好意地微微眯了起来,似乎格外欣赏他的窘迫。
那双眼睛的主人似乎尤其喜欢得寸进尺。竟弯下了腰,在他的耳边轻声道——
“我心悦你,已再难捱……”
“啪”!
沈梒狠狠甩上了竹箱盖子,羞恼得胸口猛烈起伏了一下,紧紧闭上了眼睛。
谢让之……真是荒唐!
第20章 白象
入夏后的时间似乎过得格外快,转眼便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的五月份。这时,京城传来了一件极大的喜事——
再过几天,朝贡的番邦便要抵京,这次他们将带来几只稀世的白色巨象作为祥瑞的象征进献给洪武帝。据说到时候这些白象会从朱雀街列队而过,一路来到东华门,随即辗转前去西苑。
白象入京的前五天,朱雀大街两侧酒楼的包间雅座便被预定一空,不难想象当天那万人空巷、摩肩接踵的盛景。这几日连番邦服饰都变得畅销起来,街上多了不少身披锦袍、头戴小帽的公子小姐。连禁军和顺天府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加紧了巡逻和守卫,静待几天后的盛景。
沈梒本无意凑这个热闹。他这日依旧是懒洋洋地起来,打算在院子里看书打发掉,这时老仆却忽然来报说有客到访。
“言大人?”沈梒来到前厅,看着那正吃茶的客人不禁有些意外,“倒是好久不见了。”
言仕松连忙起身行礼,笑道:“沈大人,前段时间因圣喻不好前来拜会……这段日子可好?”
沈梒点了点头,客套道:“谢大人挂怀,都好。大人您今日——”他还是没闹明白言仕松忽然上门究竟所为何事。
言仕松也不拐弯抹角,径直笑道:“是这样的。我在朱雀街旁的酒楼上包了间屋子,正好能看到巨象游街,这会儿是特地来邀请大人去观赏这百年难见的盛景的。”
沈梒一愣,随即便明白了过来。他与言仕松并不算熟稔,言仕松此次特地上门来请,只能是因为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