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檀拿出一张卡片念起来:“第一个是叫宁轩的男明星,粉丝很多,我想他应该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二个是景藤集团里一名员工,希望集团领导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员工哦;第三个……”
大多数网友听到第一个名字的时候,头皮就炸了。
网上才公布出宁轩的自杀信息,现在就就冒出这样一个人,这个事件立刻蒙上一层令人捉摸不透神秘面纱。
视频之后,是一篇科普“抑郁症”的文章。
许多看过视频的人顺着读下去。
文章开头,以杯子作类比。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用较为坚固的材质做的杯子,例如不易碎的树脂或塑料,哪怕摔在地上,也不会轻易碎裂,且能自我修复。但有些人天生就是用最脆弱易碎的玻璃做的杯子,轻轻一碰就会碎裂。
这样的人无法消解任何负面情绪,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自杀才是最不需要成本的解脱方式。
他们需要治疗,需要其他人的爱与关注。
而这个世界上有另一部分人,借着“抑郁症”这样大家认识不足的病症作为逃避现实的利器,让公众以为得“抑郁症”是因为病患经受不起打击,是懦夫。
这个世界需要改变。”
抑郁症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但据相关数据表明,再过几年或许会跃居第二名。
我国对抑郁症的防治还处于识别率极低的水平,哪怕市级大医院的识别率也只达到20%,而其中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抑郁症的发病以及自杀行为已向低龄人群蔓延。
文章根据真实的故事和数据向大众表明,在微博或者朋友圈公开发表过有自杀倾向的人,有一半都会真正付诸行动,生的本能让他们向社会发出最后一声呼救,但陌生人甚至是至亲之人的嘲讽谩骂成为压死那些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任何一个借病症之名破坏公众信任的人,都是杀死真正病人的刽子手。上帝会惩罚你。”
这个视频一出来,立刻受到警方的高度重视。
但是那几名死者家中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方檀是杀人凶手。
律师声称:“犯罪嫌疑人方檀患有自罪妄想症,他将近期发生的一些自杀案件毫无逻辑地联系起来,认为自己罪大恶极,希望受到惩罚,一系列行为都是精神疾病发作的表现。”
没有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实施过凶杀行为,根据疑罪从无原则,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只能作出不起诉决定。
-
虽经手过这个案件的警察仍存有疑虑,但除了让方檀接受治疗,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他长时间拘留。
方檀从警察局走出来,门口早已聚集了受害者家属和闻风来看热闹的人。
“你这个挨千刀的!你还我儿子!”一个妇人冲上来,揪着方檀的衣服拳打脚踢。
方檀没有反抗,举起双手:“我有罪,你让他们把我关进去好了。”
“你还我儿子!换我儿子!”妇人满脸泪水,无力地跌坐在地上。
方檀从妇人旁边走过,脸上没有半点歉疚与后悔。
没走两步,他又被另一个健壮的中年男人拦下。
“你就不怕半夜鬼敲门吗?!”男人揪着方檀的领子,两只眼睛布满血丝。
“你的女儿是自杀,跟我有什么关系?”方檀一脸无辜。
中年男人吼道:“我女儿根本就没有抑郁症,是你,是你伪造了自杀现场!”
“叔叔,你电视剧看多了吧,我有那么厉害的话,当什么心理医生呢?”方檀叹气,“我承认我有精神疾病,现在只能回去递交辞呈了。”
“我杀了你!”中年男人在方檀脸上打了一拳,将他按在地上掐住脖子。
没等他动手,便有几个人上来拉住他。
方檀看了那个发疯的男人一眼,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擦掉嘴角血迹,漠然地上车离开。
事情反转再反转,已经不单单是娱乐圈某明星自杀的单一事件了,关注这件事的人群也是成倍扩大。
-
陆纤两只眼睛紧紧盯住屏幕,在一个节点迅速按下空格键。
方檀的视频里,有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可以通过光线照射,看到白衬衫底下模糊的影子。
陆纤将视频截图放大,不断调整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确认那个男人和自己在同样的位置,有一个同样小圆点。
向来不惧冷的人倏然抱住自己的胳膊,打了个寒颤。
自己这样的人究竟算什么呢?
陆纤不知多少次问自己这个问题。
-
“博士,过去几天姜笙言对我非常热情,一定是因为我表现很好。”景宥得意地炫耀。
陆纤:“我是你唯一的朋友,对吧?”
景宥犹豫一阵,十分勉强地点点头。
陆纤:“朋友之间,好东西要互相分享。”
景宥隐隐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头。
陆纤:“我觉得姜笙言不错,很适合和我发展一段感情。”
景宥直勾勾盯着陆纤,试图用眼神让对方感受到羞愧。
陆纤撇撇嘴:“你以为我会有负罪感吗?”
景宥眼睛又瞪大了点,无声的“谴责”似乎更加强烈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