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人,难招的是管理人员。林老实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求高中及以上文化,同时品行要好,但面试了好几个人都没找到合适的。
后来王县长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这是一个六十年代的老中专生,本来在政府上班,但因为妻子意外怀孕,偷偷生了二胎,被开除了公职。他本来是准备去更发达的沿海闯荡的,又放心不下妻子和两个孩子,所以王县长一推荐他,他就过来了。
这个人姓唐,名文,是个三十多岁的瘦高个男人。林老实跟他聊了一会儿,发现唐文是个很有想法,很有干劲的人。其实辞职下海,是他早就想过的事了,生二胎成了最直接的□□。
他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第二个女孩,生二胎也不是为了追生儿子。通常不少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把女儿送给乡下的亲戚养,以保住公职,但他没有。因为他是个孤儿,从小一个人孤零零的长大,对血脉亲情看得很重,所以哪怕丢掉铁饭碗,他也要养自己的孩子。
林老实跟他聊过之后,发现唐文确实很有见地,也有干劲,且在县里面的各个单位都有熟人,以后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也很方便,当即拍板定了他。
工人,管理人员敲定了,接下来是仓库管理员,销售送货员等等。为了解约成本,林老实不等人招齐就开工,先把饲料生产出来,至于缺人,哪里缺,他就去哪里顶上,同时慢慢招人。
刚开始状况百出,工人们连机器都不会操作,还要林老实手把手地教,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机器,中间闹出了不少笑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一切总算步上了正轨。鱼饲料厂生产出的第一批饲料,林老实先拿来养工厂旁边的试验基地的鱼。
他挑了二十条半斤左右的鱼,分别放在两个小池子里,一边用工厂里新生产出来的鱼饲料,一边用以前的老办法喂养。
十天以后将这些鱼捞起来称重,喂鱼饲料的鱼明显比普通喂养的鱼长得快,而且活蹦乱跳的。说明目前这批鱼饲料没有问题,林老实放心了,跟广播电台那边联系好,请他们帮忙打广告。
除夕刚过,大家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走亲访友,拜年贺喜时,广播电台播出了一则信息“喂了大安鱼饲料,只需半年就可以捕捞,缩短一半的时间,一年可以养两次鱼。要想富,请到县城西侧省道旁找大安鱼饲料”。
这条广播反复播放,早上,中午,下午,晚上,一天要播放好几次。播音员又是本地的一个戏剧演员,说话带着一种特殊的腔调,给人极深的印象,不少孩子觉得好玩都跟着学他的腔调和台词。
几天下来,全县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大安鱼饲料了。而且不少人都会背这两句简洁的广告词了。
因为是平时播报新闻和咨询的广播宣传的,有政府的公信力做保证,养鱼户们对此深信不疑,元宵还没到,就有不少养鱼户找到饲料厂咨询购买鱼饲料的事。
鱼饲料毕竟要花钱买,刚开始不少人舍不得,只有一些大胆的敢买,其余的人都在观望。
但等到了六月底的时候,这批喂养饲料的鱼竟然长大上市后,观望的养鱼户们终于坐不住了,一个个筹措好钱,赶紧去大安鱼饲料厂,却发现有人比他们来得更早。
大安鱼饲料厂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全是来购买鱼饲料的养鱼户,鱼饲料热销,供不应求。
面对这种所料未及的火热情况,林老实当机立断,把所有养鱼户都请进了工厂里,然后拿来收据和笔,让他们预定,留下地址,约定好大致的日期把鱼饲料给他们送到家里去。
不放心的养鱼户也可以登记一下,等回头鱼饲料充裕了,会写信通知他们。
因为有政府宣传,大安鱼饲料的工厂又这么大这么漂亮,养鱼户们唯恐抢不到饲料,大多都给了定金下了单。
接了这么多单子,为了早日把鱼饲料送到养鱼户手里,林老实一边招人一边让工人们多加班,给他们算加班工资。他自己更是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催生产,整理订单,将同一片区域的订单登记在一处,集中配送鱼饲料。
同时购买卡车也被列入了他的计划中。林老实利用养鱼户的定金,又贷了一笔款,购买了一辆载重四吨的卡车,把大勇招来做司机,开车往乡下送饲料。
他这种主动将饲料送上门的方式,免去了不少养鱼户的烦恼,尤其是一些小鱼塘的养鱼户。因为他们买不起车子,用村里的拖拉机也要给油钱,自己不会开还得请师傅,非常麻烦。现在完全不用操心这个问题了。
短短半个月,大安鱼饲料就在大安县扬了名。饲料厂也开始正式盈利,林母和林建义高悬的心终于放下,王县长也非常高兴,还在全县开展的经济会议上,公开表扬了林老实,肯定了他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何春丽从广播中听到这番话,心里就跟打翻了调料瓶一样,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林老实的日子蒸蒸日上,他们服装厂的效益却江河日下。最初,抢个先,他们打开了市场,占了先机,但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跟风者,见他们赚了钱,这两年,县里,市里,隔壁县市都开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服装厂。
不用自己设计的服装厂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跟风抄袭,随便一个裁缝都会。而且开这种服装厂或者小作坊成本也低,只要弄几台缝纫机,招几个裁缝就能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