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章 宏
    超级科技强国 作者:捕鱼者

    第四百章 宏

    对于德国人,准确地说是希特勒提出的这几大要求和条件,张蜀生是持欢迎态度的。欧阳明说完后,茅云先就将几份谈判情况复印件发给众人。

    张蜀生倒是早就看过了,他对于希特勒的决心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对于三个条件,他是这样看的。

    第一个自中亚向欧洲方向展开进攻,打通中德陆上通道,这是一个战略转折点,如果这一步目标达成,德国人才能在中国的支持下真正地发起对苏联的全面总攻。

    此时的苏联远比张蜀生记忆中的那个时代弱,大部分国土沦丧在中德两国手中,剩下的不是被炸成一团稀烂,就是北方酷寒冷穷地区,真正可以说在残垣狗喘,如果没有美国人从北冰洋方向源源不断的补给和支援,从飞机大炮到枪支弹药,甚至到直接调派兵力扼守苏联北方的列宁格勒以东地区,阻止德国人从北方突破苏联防线,从而形成迂回大包围。

    目前苏德战场的形势很简单,德国人集中重兵在正面战场和苏联人鏖战,而在南方则被苏联人死死挡住,离中国占据的中亚还有千余公里的距离,以北列宁格勒战场则由增援的美军和美军航空队协助苏军防御,德军同样难以快速突破。

    打了几年下来,苏德之间打成这样的局面是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一无所得,反而控制了整个欧洲,得到了大半个非洲和整个泛中东地区,可以说,德意志的纳粹版图前所未有的大,比中国的现有版图都大,只是后者是真正的纳为国土,前者称为势力范围。

    “德国人第一个请求,我们可以答应他们,只要他们能遵循承诺先行发起对印度和阿富汗的进攻,我们同样会出兵攻打这两个地方。而且,一旦印度大战场落下帷幕,我们要半个印度和阿富汗,这是底线,德国人要寻求帮忙就必须拿出一点诚意来。

    他们喊着进攻印度已经不是几个月的事情了,为什么迟迟不进攻?难道不是想看我们和盟军打得更热闹一些,呵呵。”

    对于第一个要求,张蜀生是愿意有条件接受的。

    至于德国人放缓进攻印度的原因,他是再清楚不过,因为中国在中亚问题上就是一模一样的做法,而且还比德国人早。

    对德国人的解释是,新占领区不稳定,新建行省需要巩固,大移民政策拖累军事计划等等一大堆借口。看起来还非常有道理,毕竟德国人攻克了一片地区,大多是扶植傀儡政权或者纳粹政权,而中国则不同,来了就不会走,自然是要麻烦一些。

    于是,中国在中亚虽然四处出击,但主力却迟迟不进攻乌克兰腹地,打通和德国人的陆上通道,一旦这里打通,中国的援助物资就能通过宝成线——兰新线——新霍线这一大段铁路快速运抵中亚,然后通过乌克兰送到德国人手中。

    这还是其次,关键是一旦陆上通道打开,苏联人就失去了南方门户,最终将会很快陷入死地。

    张蜀生迟迟不让进攻中亚腹地的原因,虽然有远东问题尚未解决的因素在里面,但真正的原因则是为了让德国和苏联打的更惨烈一些。

    而希特勒愤怒之下也下令放缓进攻印度的节奏,隔岸观火,看中国和盟军打的激烈。然而,希特勒原本以为以印度的盟军力量,最差也能覆灭中国人新生的东南亚行省,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百万盟军和百万中[**]队居然在东南亚的丛林中鏖战了一年之久,而盟军始终被压制着难以决定xing突破,更别说战略早期时制定的进攻中国西南高科技经济工业区的计划了,现在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希特勒把进攻印度,腹部打击盟军的计划作为了交换条件之一。

    “委员长说得对,目前我们在东南亚战场上的损失虽然不大,但如果久拖不决,对我们的国力和长远计划来讲还是会有相当拖累的。”周国来作为政务院总理,掌管全国的政务,是最有发言权的。

    其余数人也发表了一下看法,基本都是同意,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也不需要再斤斤计较那一点算计了,德国人该吃的亏,苏联人该受的罪,中国该拿到的土地都差不多到手了。

    张蜀生见众人没有反对的意见,暗叹一声,却是说起了一些自己心中的想法,“同志们,战争不可能永远打下去,二战更不可能永远持续下,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坐壁观火。交战国双方如今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众多国家中除了美国人远离欧亚大陆,还没有被战火波及外,其他国家大多已经尽了全力,濒临崩溃。

    而反观我们,放远一点,更多更广阔的苏联领土,中亚领土以及半个印度,半个中东都可以是我们下一个夺取的目标。放近一些,远东战争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彻底结束,到时候i本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我们对二战的态度需要有一个变化了。”

    微微一顿,他继续说道,“所以,在得到足够利益交换的前提下,进攻中亚腹地,打通中德陆上通道,覆灭苏联,进攻i本本土,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必须做的。

    中苏之间和中i之间的情况一模一样,都是不死不休的仇,中国要想在二战结束后获得一个平静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以雷霆手段消灭这两个国家。”

    这是张蜀生第一次最清晰无比地显露自己心中对于二战的战略安排,在以往的大小会议甚至是这样的小型高层会谈中,他都没有如此清晰地表达过自己的决定。

    “委员长,按照您的想法,一旦二战结束,我们至少可以维持一个非常恢弘的局面,远可以抵达乌克兰和中东,近可以囊括半个印度和整个i本,这,这几乎意味着整个亚洲只剩下我们中国了……”

    众人有些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象到张蜀生的决心居然如此大,六亿中国人居然要统治整个亚洲,甚至是比亚洲更大的地方。

    细细一想,众人发现,中国目前的版图已经非常大了,南方,东南亚有70%的领土在中国手中,那是东南亚行省。整个南海海域,只有印尼还在鬼子手里,连菲律宾都成为了以岛为本的汉中省的一部分。再往北,台湾在中国手中,远东马上就要全部落入中国手中,甚至是大半个苏联。

    从地图上来看,这是一个恢弘到让人窒息的局面。

    “不错,这就是我们的二战版图!”

    张蜀生走到大地图前,拿起笔墨最粗的那支笔,在偌大的地图上拉了一个巨大的圆圈,比原来的中国雄鸡版图大了足有两倍。这其中,苏联人贡献最大,提供了近乎一个多雄鸡的疆域给中国。

    占领这样庞大的疆域,除了强大到让亚洲的人们无法反抗外,六亿多中国人,归顺中华的东南亚人民,被分化和驯服的原菲律宾人和苏联人也是一部分,总共加起来,整个二战打到现在,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原来的两倍多,整个统治疆域下的人口由6亿增加到了七亿。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和反抗,只是他们都被雷霆手段消灭了,张蜀生想要推动历史车轮加速向前,一些挡车的螳螂蝼蚁就注定要被消灭掉。

    “三十年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的版图会有这么巨大。中华完全可以称为中华大帝国!!”

    蔡锷和蒋百里二人毕竟不是西南的土著官员,半路加入西南,如今看到中华走到了这一步,实在是唏嘘感慨。

    眼前这位委员长,仿佛和二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依然是和蔼,笑意常在,给人一种学者型元首的感觉。没想到,整个中华随着他从东川梨树坪发家,三十年过去了,居然一步步走到了如今这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我认为蔡部长说的有道理,前段时间我看到报纸上有一篇社论很有意思,评论者认为,中国即便不快速推行帝制,也可以改名,共和国已经不再合适如今的中华称谓,改名为中华帝国或许更能激发人们心中的帝国雄心。”

    宣传部韦三才适时插嘴道。

    “嗯,这篇报道我也看了,说的有一些道理,帝制恢复与否我们可以暂且不讨论,改国号的事情可以论证一下,共和国这个称谓确实不如帝国让人感觉大气和自豪。”

    张蜀生笑着说道,他是很赞同改为中华帝国的,建国之初没有实行这个称谓,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中国的国力远不如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不如如今复杂。

    “太好了,政务院会联合各部门进行论证的,如果能赶上明年的国庆就太好了。”这时就连平i里老成持重的政务院总理周国来都忍不住拊掌笑道。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后,张蜀生最后说道,“德国人提出的物资援助可以答应他们,毕竟现成的中东石油和储备黄金我们都是有大用途的。即便我们以后能够占领中东,能够抢回来黄金,也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疆域的扩充,国力的继续增强,大量的能源,稀有金属,黄金是我们亟需的。

    德国人的采购,正好可以让我们将库存和现有的劣质装备淘汰下来,给他们用,他们却能以此压倒苏联人,抗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颠覆纳粹政权的yin谋。

    技术就不要给了,没有装备可以来买嘛,反正他们不是要出人帮忙修铁路嘛,以后也是很方便运输的。

    至于我们答应提供交易的武器装备清单,就要看德国人最终的底牌了。”

    第四百章 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