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倒是不蠢,却是被带歪了,谁知道他愤懑之下,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
舒云不好派人盯着朱文正,但是,盯着点王氏却不成问题。
在外面,朱文正是崭露头角的统帅之才,但是,在府里面,王氏就是客居的寡嫂,虽说也是主人,但是,真要说起来,下面的下人对她的尊敬程度都未必比得上对几个得宠的小妾。这也是王氏怨愤的来源,虽说她在生活上头,舒云该给的都给了,但是,她在这里总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甚至很多时候,她觉得儿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氏只会越来越偏激。舒云又不是什么心理学家,想要开解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叫人暗中盯着了!
前线战事非常顺利,朱元璋打算趁热打铁,直接攻下陈友谅的大本营,要知道,陈友谅占据的地盘可都是好地方,无论是人口,资源都很是不错,还能够顺便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师来。
江南这边的战事,对于水师的依赖比较大,何况,之前舒云曾经说过,日后北伐,后勤什么的,最好还是采用漕运或者是海运,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多造船没有什么坏处。
朱元璋实际上是个思想比较开放,非常好学的人,历代帝王里头,从一个文盲到后面也能引经据典的,朱元璋算是头一个了!只要有道理,他从来不会刚愎自用。现在的情况比起那段历史上的情况,朱元璋的家底要厚实得多,一路走来,也顺利得多。
朱元璋也明白,舒云别看就是个女流,实际上论起见识心胸,其实要比许多嘴一张就指点江山,弄得自个是什么国士一样的文人强得多。朱元璋是实干主义者,从来不相信什么嘴皮子功夫,一切都得落实到行动上来。
私底下,朱元璋跟舒云言笑:秀秀,你若是男子,定然是我的萧何!rdquo;听这话就知道朱元璋对舒云的看重了。
舒云也是笑道:我不过是读的书比较多而已,若是天下女子都能读书识字,未必比男子差到哪里去!rdquo;
朱元璋对于舒云的这个想法虽说嘴上没有反驳,心里头却不这么想,朱元璋后院里头的小妾也有好几个了,哪个是不识字的睁眼瞎?不都是识文断字的吗?怎么她们一个个就是那样的性子呢?说白了,就算是都有同样的机会,大家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事情,还真是要看天生的气魄志气!
天意大概真的眷顾朱元璋,朱元璋那边势如破竹,陈友谅手下闻风而降,连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都被手下人绑了献降了!谁让陈友谅自个都没能将自个手底下的事情梳理干净了呢,尤其到了后期的时候,因为人心浮动,陈友谅很是杀了不少人,早就弄得下面军心动摇了。陈理虽说是陈友谅的儿子,但是目前为止也没多少功劳,也没什么能够服人的本事,大家如何能够相信,陈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主公,保障他们的利益?
一边是无望的未来,另一边是敌人的兵锋,那么,投降并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跟着陈友谅干是干,跟着朱元璋干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给人做手下,跟谁不一样呢?就算是朱元璋不重用他们了,总归还是能做个富家翁的,总比死了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等到投降之后,许多人就颇为庆幸了,朱元璋毕竟起家没几年,手底下还是比较缺人的,陈友谅的地盘也很大,朱元璋想要顺利吞下这些地盘,就得先安抚陈友谅乃至当初徐寿辉的旧部,因此,除了少部分陈友谅的死忠,其他人总算还落了个不错的结果,便是陈理,也被朱元璋封了一个荣誉性的爵位,赏赐了一些家产良田,虽说日后没什么前途可言,不过,如果老老实实的话,总算也能做个富家翁。
朱元璋刚刚攻下了武昌,北边就有消息传过来了,刘福通,小明王那边出了叛徒,红巾军分裂,张士诚派吕珍带兵攻打刘福通,刘福通已经撑不住了,他思来想去,最后给朱元璋送了一封求救信。
这简直就是瞌睡送来了枕头,朱元璋起家毕竟靠的是白莲教,红巾军,哪怕如今一直在努力去除白莲教和红巾军的影响力,但是,许多人还是信奉什么明王降世,而朱元璋之前为了低调,名义上还是尊奉小明王为主,攻打陈友谅,也是借了小明王的名义,毕竟,徐寿辉先是称帝,陈友谅又弑君自立,自个也做了皇帝,这可不就是小明王的敌人吗?如今刘福通那里支撑不住,回头小明王可就落到朱元璋手里了,到时候,自然能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怀着这样的打算,朱元璋压根来不及修整,几乎是马不停蹄就往安丰去了!
第25章 马皇后
朱元璋再次返回应天的时候,已经大为不同了!
刘福通死了,刘福通手底下的兵马也差不多被打散了,因为之前的那一场内乱,刘福通的死忠也差不多都战死了。至于小明王,老实说,这一位真不是什么多合格的领导者。如果说明王韩山童还算是比较有领袖魅力的话,那么,韩林儿就只能说是平庸了。刘福通将韩林儿拥护为小明王倒不是他对韩山童有多忠心耿耿,实际上也就是想要弄个过渡期间的傀儡而已。
韩林儿大多数时候都是极为识相的,然而,刘福通死了,韩林儿顿时就有些不安分起来。
原本朱元璋打算直接带韩林儿回应天,但是他却自作聪明,觉得应天是朱元璋的地盘,去了之后就是不由自主了,因此不愿意去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