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打过招呼,周培功说道:我方的探子有了新发现,吴三桂正在让人赶制龙冠龙袍,看来他是受不了军心散乱,想要挽回颓势,迫不及待的要称帝了!rdquo;
众将士义愤填膺:什么这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竟然有脸登基!rdquo;
这普天之下除了他手底下的那些兵,还有谁会奉他为皇上,我们的圣明君主正在北京安坐呢!相比之下,吴三桂连个乱世枭雄都算不上。rdquo;
图海气冲冲地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大将军,请拨给我五万精兵,我这就去剿灭了他,万万不能让他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rdquo;
周培公说道:请大家稍安勿躁,凭他手中的兵力和财力,剿灭吴三桂并非一日之事,不然我们也不至于耗上这几年了。让吴三桂登上帝位,我等确实愧对皇上,不过往好处想,这也算是有利有弊。rdquo;
图海说道:好处?让叛贼登基这能有什么好处,大将军你是什么意思?莫非也要养寇自重,那咱们和吴三桂又有什么分别。rdquo;
看得出来,图海虽然不赞同周培公,但是下意识的已经把大家当作一个整体,这些年来周培公掌管大军打了无数胜仗,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早就对他这个文人心服口服。
周培公说道:哎,图将军误会我了,我周培公怎么会做出那等让人不齿的事情来呢,我是说你们再好好想一想,我觉得吴三桂登基根本就是一招烂棋,而他自己又不自知,对我们来说,可又是一个机遇呀!rdquo;
在场的都是一些大老粗,带兵打仗在行,论起心计谋略就不如周培公看得长远了,所以一个个都是一头雾水。
康熙听了吴三桂要登基的事,眸光晦暗,不过他并没有发作。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但是他知道吴三桂要登基除了是大逆不道之外,更是垂死挣扎。
吴三桂的大军一直被围困,跟着他那些揭竿而反的亲信兵将们一开始自然是信心十足,以为自己跟着吴三桂造反,就是从龙之功,事成之后封侯拜相,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是想不到事实与之正好相反,他们不但看不到任何封侯拜相的希望,还抛家弃业成了人人不齿的反贼。
面对吴军越来越低落的气势,吴三桂为了激励气势也不得不称帝了,当然还有为了满足他做皇帝的愿望,
康熙文韬武略样样不缺,他当然看得出来吴三桂走出这一步后的一战至关重要,若是败了那将一败涂地,若是赢了,他就可以说自己受命于天就会令全军士气大振,这种做法也算得上是冲喜了。
康熙知道周培公之所以觉得是机遇,也是这个意思。
周培公问道:参军大人是什么想法?rdquo;
康熙说道:不怕他登基,就怕他什么动作也没有,这次的生死决战,必定要给他致命一击。rdquo;
周培公终于笑了,目光温柔的注视她,说道不愧是参军大人,果然是皇家风范,宽宏气度。rdquo;
康熙皱眉,他知道周培公这种表情是对着建宁释放的,正是因为如此,就更加反感,他笑得那么恶心是什么意思?
康熙挑起眉毛说道:周大将军是什么想法,不如解释给众人听听,好教大家心中都有个章程。rdquo;
周培公对众人说道:吴三桂已经是强弩之末,即然走出了这一步,那我们决战的时候就到了,这一次必定将叛乱彻底剿灭,拿着吴三桂的项上人头回京才能不负皇恩!rdquo;
康熙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周培公尚未注意到他的态度,这个时候有人来报:大将军,京城兵部的廷寄到了!rdquo;
周培公拆开放在竹筒中层层包裹的文书,其他人并未在意,双方之间的廷寄是常事,所以大家还在讨论如何制定战略计划,好能将叛军一网打尽。
康熙眼看着周培公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幽幽的开口道:信上写的是什么?rdquo;
周培公这时回过神来,他顿了一下说道:请各位将军先各司其职,我有事情要和图将军与参军大人商议。rdquo;
众将闻言纷纷出了帐子,把空间留给他们三人。
过了半晌,周培公仍然没有开口,康熙有十足的耐心,而且他当然知道那上面写的什么。
图海看出周培公有点反常,问道:大将军,兵部到底说了什么?rdquo;
周培公把信函递过去,终于有些撑不住了,坐到椅子上:你自己看吧。rdquo;
图海接过来一看那信,又是愤怒又是诧异道:他们要调你回去,怎么可以这样!眼看着咱们就要大功告成,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主将怎么能离开呢!兵部的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到底在想什么!rdquo;
周培公脸色苍白,但是已经接受了现实,说道:军中不会没有大将军,以后你就是大将军了。rdquo;
图海一向刚正不阿:现在的局面都是你带着我们打下来的,我不做这个大将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哪能说回就回,前线的第一手情况他们不知道,不能让兵部的那些人瞎指挥!我看,咱们再拖个十天八天,等打完这一仗,你带着吴三桂的首级回京,到时候谁能说你什么,平了吴三桂这可是不世之功啊!rdquo;
周培公有些艳羡的说道:可是他们现在要把这个不世之功给你。图海兄,你还没看出来,这不是兵部的调令啊!这是皇上借兵部的口说出来的。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