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3页
    建宁宠溺的笑笑:怎么会呢!对了,午膳时间要到了,我不知道你会来,所以没有提前做菜,你等会儿,我亲手做两个你爱吃的小菜吧。rdquo;
    太子最近又被皇上派了差,学习还不能落下,所以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连午膳都来不及好好吃,下午已经被排的满满了,连连摆手道:不用了,这个就很好。我吃的出来,这是姑姑亲手做的,下次您再给我做好吃的!rdquo;
    太子吃了几块建宁做的点心,又喝了一碗热羊奶,就匆匆走了。
    十三阿哥胤祥从头到尾就见平日里高冷的太子,进了皇姑母的寝宫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自在,他有些羡慕,胤祥的母妃是出生于蒙古贵族,不过去世的早,对于同样母后去世的太子,还有些同病相怜之感,不过看他在皇姑母这里自在的样子,就看得出来,这世间除了已经去世的皇后之外,还有人很爱他,所以在这里的太子一点都不像是平常在他们面前那个事事要求完美的储君。
    胤祥才六岁,就算宫里的孩子再早熟,这个年纪也不太会隐藏情绪,眼巴巴的看着建宁。
    上一世,她跟这位十三爷的接触颇多,而且受了他和福晋不少恩惠,对他很是敬重。面对小时候的他,建宁倒是不知道要如何相处了。
    建宁看他看过来的眼神儿,以为是也想吃桌子上的糕点,但是不好意思动手。于是轻轻地推过去说道:胤祥,你要吃吗?不过只能吃一块,马上就要用午膳了,你吃多了点心,就不能好好吃饭了。rdquo;
    胤祥难得乖巧地点点头,我知道的,姑姑,以前额娘也常常这么告诉我。rdquo;胤祥性格豪爽,大开大合,他若不是个倔强的,就不会和盛气凌人的老九他们对上了,刚刚在来的路上,他还极不情愿,被太子硬拉来的,这会儿,太子已经离开,他倒是不急着走了。
    他的称呼很自然的就被太子带成一样了,别的阿哥们见到建宁,都会尊称一声皇姑母。
    于是建宁让人给他也热了半碗羊奶,胤祥吃着点心,不由得满足的眯起眼,心想这点心真好吃,怪不得太子把它当饭了!又软又糯,还不是特别甜,却让人想一直吃停不下来。不过他还是遵守承诺,只吃了一块。
    建宁安排胤祥在这边用了午膳,知道他打过一架,消耗了不少体力,就让他好好的休息睡了个午觉。
    等他一觉醒来,发现已经落日西沉,只有余晖洒满了大地,楼阁殿宇到处都镀上余晖暖黄色的金光。
    胤祥跑到院子里,看到建宁正在庭院中作画,画的正是这夕阳中的西山楼阁,不知道哪来那么多鲜艳的油彩,就像是把现实中的景象装进了画布中一般,经过她的艺术处理,画面只会更美,而且远方的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斜万山的景象太过真实,让胤祥很有走出去看看的冲动。
    胤祥对着一幅画都看得呆住了,康熙走进来就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失笑:小十三你看什么呢,张开的嘴巴都能塞下鸡蛋了!rdquo;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rdquo;
    康熙大手一挥:嗯,免了。rdquo;他走到胤祥的位置,也看到了那幅夕阳下的画作,不由得一怔,说道:这是?rdquo;
    建宁说道:这是我和白晋学的西洋画法,他给了我很多油墨,才能画出这种效果。rdquo;
    康熙点了点头,感慨地说道:果然是西洋画法,之前他们送上过这类的画,不过都没有你的这幅这么好。rdquo;
    建宁笑道:皇帝哥哥是爱屋及乌了,和别的洋人的画作放在一起做对比,你当然觉得我画的好。rdquo;
    建宁将康熙引进室内,回头悄悄的向胤祥眨眨眼,胤祥十分聪明,不用她多说,就明白,应该趁现在赶快溜掉。不然一会儿皇阿玛问起来他怎么跑到了皇姑母这儿,而不是在上骑射课,他就解释不通了。
    建宁也清楚的知道,以康熙的脾气,就算胤祥是受了欺负的那一个,知道他逃学没上课,也会受到一顿训斥。
    从那天以后,小胤祥经常跑到建宁这里来,小孩子感受别人的情绪十分敏感,别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他们常常有十分精准的判断力,他知道建宁皇姑母很欢迎他来。要么在这里吃点点心,或是喝个下午茶,有时干脆陪建宁用完膳,有时还会带着跟他关系要好的四阿哥。
    这个儿子的小动作,康熙自然发现了,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在畅春园,皇上的地盘上,怎么可能有他不知道的事。有一次康熙还和建宁半开玩笑的说:胤祥这么喜欢你,你们两个又投缘,不如朕把胤祥过继给你吧?rdquo;
    建宁连忙推辞,说道:他是皇帝哥哥的爱子,怎能轻易过继出去,而且我又不需要人继承家业和爵位,要个过继的子嗣有何用呢,皇帝哥哥还是不要毁了他的大好前途吧。rdquo;
    作为十三皇子,和作为一位公主的儿子,差别还是很大的,建宁一来根本没想过过继一个孩子给她养老的想法,二来,真的不太想改变小十三的现状。
    由科场舞弊案开端,再加上已经查实的风闻言事的奏折,朝中上下落马了一大批官员,包括明珠党和索额图党的很多核心成员。明珠就是其中全势最大的一个。任谁也没有想到,风光无限,权力滔天的明相,说栽就栽了!天下众臣工对皇帝的天威更加惊惧,对随后而来的在全国取消纳捐做官这一项政策,不论愿意还是不愿意也都得全力支持。
    --